企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
《企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目 录 1 总则.1 1.1 编制目的.1 1.2 编制依据.1 1.3 适用范围.2 1.4 应急预案体系.2 1.5 工作原则.2 2 危险性分析.3 2.1 公司概况.3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及危险源辨识.3 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4 3 组织机构与职责.9 3.1 应急管理委员会及工作机构 .9 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工作机构.9 3.3 各职能部门应急职责.10 3.4 专家组.12 4 预防与预警.12 4.2 预警分级.13 4.3 预警程序.13 4.4 预警行动.14 4.5 预警解除.1
2、4 5 应急响应.14 5.1 信息报告与处置.14 5.2 分级响应机制.15 5.3 先期处置.15 5.4 响应启动.16 5.5 响应行动.16 5.5.1 公司内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行动.16 5.5.2 公司外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行动.18 5.5 应急结束.18 6 信息发布.18 7 后期处置.19 7.1 善后处理及生产恢复.19 7.2 保险理赔.19 7.3 事件调查.19 7.4 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19 8 保障措施.20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20 8.2 应急队伍保障.20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0 8.4 经费保障.21 9 宣传、培训和演练.2
3、1 9.1 公共信息交流.21 9.2 培训.21 9.3 演练.21 10 奖励与责任追究.22 10.1 奖励.22 10.2 责任追究.22 11 附则.22 11.1 预案管理与更新.22 11.2 预案解释.23 11.3 预案备案.23 11.4 预案实施时间.23 12 附件.23 1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公司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有效预防、正确应对、及时控制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本
4、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和实际情况制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 69 号 2007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 17 号 2004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9 号 2009 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 52 号 2011 年) (5)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 理委员会令第 31 号) (6)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
5、适用于公司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 和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子(分)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 编制和应急处置工作。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是公司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之一,是总体应急预 案的支持性文件。遵循“应对措施基本一致,同一类型事件合并 设置”的精神,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程度、事件分级、应急 机构及职责、预防预警、应急响应、信息报告、后期处置、应急保 障、培训和演练等事项制定出的规定。 1.5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及时控制。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 知识,提高员工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争取早 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
6、的预防 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下,成立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负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组织、指 挥、协调与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 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子(分)公司要在 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机构要形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 突发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
7、紧密衔接,做到 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 危险性分析 2.1 公司概况 公司是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CGGC)控股上 市公司,股票(葛洲坝:600068)先后入选沪深 300 指数、上市公 司治理指数、上市央企 50 指数、中证中央企业综合指数、中证中 央企业 100 指数和上证 180 指数等指数样本股。 国务院国资委核定公司的三大主业是:建筑工程及相关工程 技术研究勘察设计及服务、水电投资建设与经营、房地产开发经 营。围绕三大主业,公司形成建筑、投资、房地产、水泥、民爆、 机械制造、金融、环保和旅游九大业务板块,成为集建筑施工和 投资运营为一
8、体,多板块紧密相连、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公司。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及危险源辨识 2.2.1 事件分类 (1)内部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 及其他突发因素等。 (2)外部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原因疾病、新发传染性疾病、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 反应,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 2.2.2 危险源辨识 (1)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 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2)重大传染病疫情。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 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 发病率水平。 (
9、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 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 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4)新发传染性疾病。 (5)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 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从高 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I 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IV 级)四级。 2.3.1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 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相关 联的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 2 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 趋势。 (2)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且相关
10、联的疫情波及 2 个 以上省份,并呈扩散趋势;发生由高致病性禽流感(新亚型)病毒 株引发的疫情,出现明确的人间持续传播,且呈扩散趋势。 5 (3)出现危害严重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波及 2 个以上省 份,并呈扩散趋势。 (4)我国既往未发现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 呈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并造成人 员感染,且出现人员死亡或呈扩散趋势。 (6)有证据证明存在严重健康危害的污染食品,流入多个省 份或 2 个以上境外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对 2 个以上省份或 境外国家和地区(港、澳、台)造成特别严重健康
11、损害后果的;或 经专家委员会评估,认为事故危害特别严重的。 (7)一起食物中毒 100 人以上并出现 2 人以上死亡,或出现 10 人以上死亡的。 (8)一起急性职业中毒 50 人以上,或出现 5 人以上死下的。 (9)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危害严重的国际 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出现输入性病例,并呈扩散趋势, 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 (10)其他危害特别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3.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 1 个县(市、区)范围内发生,1 个平均 潜伏期内发生 5 例以上,或相关联的疫情波及 2 个以上的县(市、 区)。 6 (2)腺鼠
12、疫在 1 个市(地)范围内发生,1 个平均潜伏期内发 病 20 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 2 个以上市(地)。 (3)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相关联的疫情波及 2 个以 上市(地),并呈扩散趋势。发生由高致病性禽流感(新亚型)病毒 株引发的疫情,并出现聚集性病例。 (4)霍乱在 1 个市(地)范围内流行,1 周内发病 30 例以上; 或相关联的疫情波及 2 个以上市(地),并呈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病数量明显增加,疫情波及 2 个以 上市(地),1 个月内发病水平超过前 5 年同期平均水平 3 倍以上, 出现危重病例或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6)我国既往未发现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
13、发生或传入,尚 未造成扩散;或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危害严重 的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出现输入性病例;或我国发 现已消灭的天花和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或出现脊髓灰质炎 疫苗株循环病例。 (7)出现危害严重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波及到 2 个以上 市(地),并呈扩散趋势。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或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 病因子等丢失事件,并造成人员感染的。 (9)群体性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出现危害严重的不良反应, 一起事件病例数在 100 人以上,或出现人员死亡。 (10)对 1 个省(区、市)内 2 个以上市(地)造成危害的重大 7 食品安全事故;或我国出现新污染
14、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造成严 重健康危害后果,并有扩散趋势。 (11)一起食物中毒 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并出现死亡的,或 出现 5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的。 (12)一起急性职业中毒 30 人以上、50 人以下,或出现 3 人 以上、5 人以下死亡的。 (13)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 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4)其他危害严重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3.3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1)肺鼠疫、肺炭疽病例在 1 个县(市、区)范围内发生 ,1 周 内发病 1 例以上、4 例以下。 (2)腺鼠疫在 l 个县(市、区)范围内发生,1 周内发病 10
15、 例 以上、19 例以下;或流行范围波及 2 个以上县(市、区)。 (3)霍乱在 1 个县(市、区)范围内发生,1 周内发病 10 例以 上、29 例以下;或相关联的疫情波及 2 个以上县(市、区)。 (4)出现聚集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 (5)出现高致病性新流感(新亚型)病例。 (6)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数量明显增加,疫情波及 2 个以上 县(市、区),1 个月内发病水平达到前 5 年同期水平 2 倍以上。 (7)出现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 (8)有证据证明存在或可能存在健康危害的污染食品,并涉 8 及 2 个以上县(市、区),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 (9)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
16、在 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 或出现 3 人以上、5 人以下死亡的。 (10)一起急性职业中毒 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或出现 1 人 以上、3 人以下死亡的。 (11)在 1 个县(市、区)范围内发现危害较严重的群体性不 明原因疾病。 (12)群体性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出现危害较重的不良反 应,一起事件病例数在 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或出现群体心因 性反应。 (13)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3.4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 级) (1)腺鼠疫在 1 个县(市、区)范围内发生,1 个平均潜伏期内 发病 1 例以上、9 例以下。 (2)霍乱在 1 个县(市、区)范围内
17、发生,1 周内发病 I 例以上、 9 例以下;或出现境内感染的死亡病例。 (3)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高致病性新流感(新亚型) 病例。 (4)有证据证明存在或可能存在健康危害的污染食品,已造 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 (5)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 10 人以上、50 人以下,或 出现 1 人以上、3 人以下死亡的。 9 (6)一起急性职业中毒 3 人以上、10 人以下的。 (7)群体性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出现危害较重的不良反应, 一起事件病例数 10 人以上、49 人以下。 (8)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对于法定报告传染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疫情,可参照传播 途径、发病水平类似的乙、丙类
18、传染病分级标准进行定级。 3 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应急管理委员会及工作机构 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是应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全面领 导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应急管理办 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环保部。 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工作机构 根据应急管理委员会批准,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立公 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及办公室。 3.2.1 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 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是公司处置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的领导机构,指挥长由公司分管领导担任,成员有关 单位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指挥部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件 2)。 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突发 公共 卫生事件 应急 预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