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__展现课堂魅力.ppt
《构建高效课堂__展现课堂魅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高效课堂__展现课堂魅力.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横水镇第一中学横水镇第一中学 宋红梅宋红梅一、高效课堂内涵一、高效课堂内涵1 1.“.“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的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得高效发展。 2.2.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认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
2、热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3.3.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1 1)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 学生是学生是100%100%参与,还是小于参与,还是小于100% 100% 。(2 2)看学生参与的质量。)看学生参与的质量。 学生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学生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3、 (3 3)看学生的预习笔记。)看学生的预习笔记。 检查学生检查学生“预习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策。 (4 4)看老师。)看老师。 老师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依据模式备课、老师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上课; 老师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老师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 老师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老师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 老师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是否注重学习老师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方法,关注学生
4、学习过程。4. “4.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展展”。5.“5.“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最终衡量的标的最终衡量的标准就是准就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 二二“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模式下各阶段教各阶段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课前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前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中学习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中学习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后巩固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后巩固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前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前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一、学习小组的构建一、学习小组的构建1 1、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全面
5、了解学生,、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全面了解学生,完成全景式评价。完成全景式评价。教师对学生如何实施全景式评价?教师对学生如何实施全景式评价?要实施全景式评价:(要实施全景式评价:(1)通过学生学习背景分析来对全体学)通过学生学习背景分析来对全体学生做全方位的评价。(生做全方位的评价。(2)要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构成、特点、)要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构成、特点、风气、智能结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以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风气、智能结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以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所持的态度。(的教学所持的态度。(3)要了解学生的)要了解学生的“人脉人脉”。(。(4)要全)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差异、个体差
6、异。(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差异、个体差异。(5)要在使用过程)要在使用过程中做好保密工作。中做好保密工作。2、学科老师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学科特、学科老师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学科特长、班级学生人数,合理搭配,长、班级学生人数,合理搭配, 一般一般6人人一组,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各科一般推一组,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各科一般推选选1-2名名学术助理学术助理。3、组内推选、组内推选小组长小组长、学科长学科长(照顾学科(照顾学科特长,负责本组该学科学习的组织),特长,负责本组该学科学习的组织),记记录员录员轮流担任;轮流担任;4、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采用激发愿景、角、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采用激发愿景、角色机制、评
7、价机制、问题生成、问题训练色机制、评价机制、问题生成、问题训练等策略培养小组不断成长。等策略培养小组不断成长。二、教师备课行动策略二、教师备课行动策略1.备课新思维和新理念:围绕一个核心,树立备课新思维和新理念:围绕一个核心,树立五大意识,建构五大理念,遵循五大原则,五大意识,建构五大理念,遵循五大原则,落实五大行动落实五大行动 一个核心思维:先学后导一个核心思维:先学后导 树立五大意识:树立五大意识: 明确角色意识;树立问题明确角色意识;树立问题意识;确立服务意识;意识;确立服务意识; 确立对话意识;确立确立对话意识;确立发展意识。发展意识。 构建五大理念:备课生活化;知识问题化;构建五大理
8、念:备课生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训练课堂化;过程体验化。问题能力化;训练课堂化;过程体验化。遵循五大原则:遵循五大原则:师生共备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尊重和师生共备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尊重和满足原则;学习与研究原则;效益与质量原满足原则;学习与研究原则;效益与质量原则。则。 落实五大行动:落实五大行动: 备学生备学生 备课程备课程 备情境备情境 备自己备自己 备备设计设计2.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设计(1)“导学案导学案”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 导学案侧重对学生课前预习、文本阅读的导学案侧重对学生课前预习、文本阅读的考察,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考察,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
9、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前小组内检查评价,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前小组内检查评价,教师复查。导学案具有铺垫性、探究性、教师复查。导学案具有铺垫性、探究性、前瞻性、开放性四个特点前瞻性、开放性四个特点 。(2)“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理念的设计理念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提高课堂教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效益。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能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结构化预习,也能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结构化预习,也就是通过学生对导学案的完成能基本
10、掌握本就是通过学生对导学案的完成能基本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节课的内容。(3)“导学案导学案”的流程的流程标题标题学习目标(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学习目标(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三维三维”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重难点预测重难点预测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学习本节课应回顾的旧知,(学习本节课应回顾的旧知,体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体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预习自学、合作探究等环节(预习自学、合作探究等环节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方法)学习流程学习流程 (即本节课学生需要阅读文本后,解(即本节课学生需要阅读文本后,解决的知识)决的知识)课堂评价及反思
11、课堂评价及反思 (学生通过自学后,进行的自我(学生通过自学后,进行的自我评价和生成的问题)评价和生成的问题)教师寄语教师寄语 (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名言警句为主)(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名言警句为主)当堂训练当堂训练 (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效果进(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效果进行检测,了解本节课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存行检测,了解本节课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的问题)中考链接或拓展延伸中考链接或拓展延伸 (搜集往年中考题进行训练,(搜集往年中考题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九年级数你能证明它们吗你能证明它们吗(一)(一
12、)导学案班级:_姓名:_组名_【学习目标】1.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重难点预测】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及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知识链接】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有哪些?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公理是:3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推论是:预习自学预习自学【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4页的内容,画出重点知识,规范完成导学案内容,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在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导学案内容;数学学科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1.证明上面的推论。作图: 证明:已知:求证:2.等腰三角性质的证明。作图: 证明
13、:已知:求证:3.思考除过用课本上的方法作辅助证明外,还可以怎样证。4.在图13中,线段A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得到什么结论? 【课堂评价与反思】评价:反思:【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今天你展示了吗?【当堂训练】【当堂训练】1.如图(1),点F、C在线段BE上,且1=2,BC=EF,若要使ABCDEF,则还需补充一个条件 。2.如图(2),CD平分ACB,AED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若ACE=80,则CAE= .3.如图(3),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1=2;BE=CF;ACNABM;
14、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中考链接】【中考链接】1.(2012义乌市)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并加以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 ) (不添加辅助线)3 3、集体备课、集体备课(1)集研组长在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根据各任)集研组长在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根据各任课教师特长分配备课任务,并提出备课要求。课教师特长分配备课任务,并提出备课要求。(2)任课教师根据所分任务,依据课程标准,认真钻研)任课教师根据所分任务,依据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搜集资料,撰写备课提纲。教材,搜集资料
15、,撰写备课提纲。 (3)主备教师于集体备课前要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主备教师于集体备课前要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写出主讲提纲参,写出主讲提纲。(4)主备教师要树立高度责任心,书写要认真、清晰,)主备教师要树立高度责任心,书写要认真、清晰,格式要规范,主备教案写出后,要交给集研组长审阅格式要规范,主备教案写出后,要交给集研组长审阅。(5 5)各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后,要结合各班学情,让导学案)各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后,要结合各班学情,让导学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认真复备。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认真复备。 三、导学案设计时存在的问题三、导学案设计时存在的问题1.设计内容错位:导
16、学案不是教案和习题设计内容错位:导学案不是教案和习题集集要发挥学案导学功能要发挥学案导学功能问题一:把导学案内容等同于教案内容,栏问题一:把导学案内容等同于教案内容,栏目设计混乱。目设计混乱。问题二:把导学案等同于练习册,使用时机问题二:把导学案等同于练习册,使用时机把握不好把握不好。 2.设计目标不清:学习目标不是教学目标,设计目标不清:学习目标不是教学目标,要从学生的视角加以规范要从学生的视角加以规范问题一:目标前后不一。问题一:目标前后不一。问题二:目标要素缺乏规范。问题二:目标要素缺乏规范。3.设计形式单一:学案习题不是课本知识点设计形式单一:学案习题不是课本知识点的简单挪位,需要二次
17、创造的简单挪位,需要二次创造问题一:把教材内容简单编制成一个个习题。问题一:把教材内容简单编制成一个个习题。问题二:学案形式的设计上存在着趋同现象。问题二:学案形式的设计上存在着趋同现象。四、导学案设计遵循的原则及改进的策略四、导学案设计遵循的原则及改进的策略1 1、好的导学案设计要遵循主体性原则,采用学生参、好的导学案设计要遵循主体性原则,采用学生参与的策略与的策略2 2 、好的导学案设计要遵循指导性原则,采用灵活补、好的导学案设计要遵循指导性原则,采用灵活补白的策略白的策略例如,预习自学时【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例如,预习自学时【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42-4页的内容,
18、画页的内容,画出重点知识,规范完成导学案内容,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出重点知识,规范完成导学案内容,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在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在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导学案内容;数学学科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讨论交流导学案内容;数学学科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3 3、好的导、好的导学案设计要遵循问题性原则,采用集体设学案设计要遵循问题性原则,采用集体设计的策略计的策略五、五、“导学案导学案”使用中的存在的问题使用中的存在的问题(1)、)、“导学案导学案”整理不及时有丢失现象整理
19、不及时有丢失现象(2)、课前预习无法落实)、课前预习无法落实六、六、“导学案导学案”实施的有效策略实施的有效策略1、对学生使用、对学生使用“导学案导学案”进行指导进行指导对文本要读足遍数对文本要读足遍数。课本上要勾画批注课本上要勾画批注。认真完成认真完成“导学案导学案”。积极主动生成问题。积极主动生成问题。2、对教师使用、对教师使用“导学案导学案”的要求的要求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使用导学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导学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导学案要做到使用导学案要做到“四精四必四精四必”课中学习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中学习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一、一、“高效课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 高效 课堂 _ 展现 魅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