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项目路面工程沥青表处封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
《公路改建项目路面工程沥青表处封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改建项目路面工程沥青表处封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路改建项目路面工程沥青表处封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1、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落实原材料、机械设备、基层的准备、试喷方案、试铺段的施工及总结等。(1)、原材料的选择和抽检,封层的原材料包括乳化沥青和集料,监理组应对乳化沥青检验残留物含量及残留物针入度、延度(5度)、软化点,频率为每车一次;集料应采用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颗粒组成的人工轧制的米砂,宜为石灰岩,应注意小于0.6mm的粉料含量不超过5%。(2)、落实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主要设备有智能撒布车、撒水车、森林灭火器、压路机、集料撒布车等;主要检测仪器有沥青针入度仪、延度仪、软化点仪、标准筛、路
2、面渗水仪等,所有仪器应完好,经过标定,确保试验结果准确。(3)、基层的准备。首先应将水稳基层进行人工清扫,将表面的浮灰清除,松散的可局部挖除修补;将表面的泥土、砂浆、混凝土等杂物凿除、扫净,再用灭火器吹净,确保表面的清洁度;最后用水枪冲洗,将集料间的杂物、松散集料冲净,然后按照要求进行裂缝处理;在处理好裂缝的基础上测量放样,控制撒布宽度按设计要求。(4)、确定试铺方案,准备好原材料、基层工作面、设备后,应由工程人员结合规范、总体施工方案等编写试铺方案,对有关的技术准备、人员组织、分工、质保体系、安全体系,设备配备,试铺的段落等,形成书面材料,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经总监审批后方可进行试铺。(5
3、)、及时进行试铺总结,根据试铺情况,及时试验检测;由项目部会同监理处、业主代表集中讨论,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提出整改意见,连同试铺结果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上报总监批准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如试铺不合格,则重新进行)。2、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理在施工沥青表处封层时,应注意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150以上,乳化沥青应加温至不低于80度。控制好撒布量,传统型的撒布车在起步、终止时应控制好沥青撒布量。监理人员验收好断面的基础上,现场检测沥青撒布量(通过固定面积的铁盘的前后称重计算得到)、集料撒布量(通过所用集料的总量与撒布面积计算得到)。监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基层表面的各种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撒布
4、量,如果基层表面比表面积增大,则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撒布的沥青厚度均匀一致。撒布沥青后,应及时撒布集料,集料应用撒布车紧跟撒布,采用倒退法,即车子从铺好的集料上行驶过去,既不粘轮,又可以有助于碾压。碾压宜采用胶轮压实,避免因基层不平整而引起的压不到位的现象。表处封层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检测,渗水试验应按频率要求1处/1000,每处2点,试铺段还应做刹车试验。外观检查时可用硬物括开封层,以观察黏结是否牢固,并做好相关记录。3、交通管制应对检测合格的表处封层路段及时封闭交通进行管制、养生,监理组要求项目部采用设置标志、标牌或拉系有彩旗的钢丝绳等方法,防止车辆损坏或抛洒滴漏污染。待养生7天后,可在其
5、上施工水泥混凝土面层。4、有关资料的收集在施工表处封层的监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监理手段,对工程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理的手段包括召开技术交底会、现场指导、监理通用函、监理指令等。现场的检测记录等资料均应收集整理,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根据工程报验单所进行的质评资料是反映客观质量的记录文件,应认真收集,不得造假。第三节、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监理控制要点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内容()、审批原材料开工前承包人应在所选定的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自检试验。检查原材料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将试验结果和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一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监理工程逐一审查,必要时进行抽
6、检试验认证合格后,予以批准使用。(2)、审批混合料配合比承包人在开工前,应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以确定满足抗折或抗压强度要求的混合料的理论配合比,报总监办中心试验室审批。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报检的配合比,经审核并通过试拌认证合格后,批准理论配合比并反馈给承包人在工程施工中使用。(3)、审查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及调试情况在开工前承包人应自行检查为本工程施工所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与配套设备的数量与运行质量,并将检查、调试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承包人报检的设备清单及质量自检结果,根据施工规范对混凝土路面施工精度的要求进行逐一检查:a、混凝土混合料拌和设备;b、
7、小型机具摊铺与振实设备;c、其他工序的配套机械设备;监理工程师根据选定的施工方法及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合格后,予以批准。对不能满足施工精度要求或功能不全的机具,应禁止使用。(4)、模板、传力杆、拉杆制作质量检查混凝土路面浇筑前,应对模板、传力杆、拉杆的加工制作质量进行逐一检查。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模板的高度、每块模板顶面平整度、沿长度方向的顺直度以及传力杆、胀缝板、拉杆的制作质量是否超过了规定的允许偏差。对加工精度不合格的模板、传力杆、拉杆均不得在施工中使用。(5)、施工放样数据审核模板安装之前,应复测、审核施工放样数据,看其是否准确无误。(6)、试验板块的浇筑对施工难度较大,缺乏施工
8、经验的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宜事先浇筑一块或几块试验板块。根据试验目的,从中总结经验,采集施工数据,规范施工操作,核查机具、人员的组织安排情况,为正式开工做好准备。(7)、批准开工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准备工作就绪,确实具备开条件,可批准开工。2、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内容()、模板安装的检查a、模板应由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钢模或其他材料制成,尚应符合路面平、纵、横设计的要求。并配有合适的装置,便于装拆,并保证模板连接牢固可靠,支立稳固,使在浇注混凝土时能经受捣实和饰面设备的冲击和振动而不位移。b、用于施工缝的模板,应根据传力杆或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钻孔。模板接头处应有牢固拼缝装配装置,拼装简单、拆卸方便、模
9、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厚度相同,偏差2mm。c、立模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各项质量要求和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d、模板的接头和模板与基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并按图纸的坡度和位置要求进行安设。任何时候其偏离正确标高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3mm,其沉陷量在9m长度上不超过3mm。e、模板应彻底清扫干净,并在每次浇注混凝土之前,应对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表面涂以隔离剂。f、混凝土拌和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2)、钢筋的设置a、横向缩缝及胀缝设置传力杆时,应与中线及
10、路面表面平行,其偏差不应大于5mm,传力杆应采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支承装置,在铺筑路面之前装设好。b、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再加上5cm,应涂上两层沥青乳液或一层沥青,胀缝处的传力杆尚应在涂沥青的一端加一个预制的盖套,内留36mm的空隙,填以纱头或泡沫塑料。c、拉杆不应露头。拉杆端应切正,横断面积上不应变形,装设拉杆时,不应使其穿过已摊铺好的混凝土顶面,拉杆应在混凝土摊铺之前就装设好,或者用一台拉杆震动器把它装人接缝边缘内,或者用混凝土摊铺机上的拉杆自动穿杆器来装设,在已凝固的混凝土内安装拉杆时,应用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拉杆穿插装置来进行。d、工程中所用的全部钢筋的设置及绑扎都应先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能
11、浇筑混凝土,承包人至少应在12小时以前把浇筑混凝土的意图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使他有足够的时间检查钢筋和采取纠正措施。e、钢筋不应沾土、污垢、油脂、油漆、毛刺以及松散的或厚的铁锈,以免损坏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3)、混凝土拌和物的搅拌和运输a、混凝土拌和物应采用机械搅拌施工,其搅拌站宜根据施工顺序和运输工具设置,搅拌机的容量应根据工程量大小和施工进度配置。施工工地宜有备用的搅拌机和发电机组。b、搅拌机每批的拌和物数量,应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容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进入拌和机的砂、石料必须准确过秤; 散装水泥必须过秤,袋装水泥,当以袋计量时,应抽查其重量是否准确; 严格控制加水量,每
12、班开工前,实测砂、石料的含水量,根据天气变化由工地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c、搅拌第一批混凝土拌和物应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和物或砂浆搅拌,拌后排弃,然后再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d、混凝土拌和物每批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和物的和易性确定。e、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宜采用自卸机动车运输。当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拌和物自搅拌机出料后,运至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做面,直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f、装运混凝土拌和物,不得漏浆,并应防止离析。夏季和冬季施工,必需时应有遮盖或保温措施,出料及铺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应超过1.5m,当有明显离析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改建 项目 路面 工程 沥青 表处封层 施工 监理 控制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