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docx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当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时“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酬劳”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评价 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殊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
2、人民满足的好党员、好干部。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非常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建议作为创先争优的重大典型予以宣扬。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他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的优秀代表。广阔党员、干部包括离退休老干部,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争创优秀业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气。要学习他坚决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行,坚决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志向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
3、的公仆情怀,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诚意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奋勉有为、干事创业,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光添彩;学习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李源潮 我们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内容许多,最重要的是学习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追求。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共产党员一时按共产党人的觉悟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按共产党人的觉悟办事。杨善洲同志就是一个一辈子按共产党人觉悟办事的共产党员。他用自己一辈子的先进行为,坚守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
4、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我省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全省广阔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望省委组织部、宣扬部细心支配,结合“创先争优”深化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生平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保山施甸人。1951年5月参与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22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
5、而忘私、廉洁奉公。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2009年4月,他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主要事迹(一) 坚守信念 绿染大亮山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2022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许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样困难,施甸县大亮山旁边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旧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旁边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
6、,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受旷日长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许多,但足以让旁边的村民心满足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记忆犹新:“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样艰苦的地方去种树?植树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原委是什么力气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7、“给乡亲的承诺总得兑现”担当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终归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哺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肯定帮家乡办点实事。”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说明。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夫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峻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杨善洲 先进事迹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