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选择的路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未选择的路教案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应当是很简单的,但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可能会很茫然,所以教授时应当留意引导学生应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1、学问和实力目标: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征和比方的区分。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的诵读,沟通合作,理解诗的内容。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主动看法,感受主动、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为什么诗人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主动看法,感受主动、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古今中外很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
2、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经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殊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索。二、检查预习1、作者介绍(学生沟通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老师适时补充。)参考资料: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11岁父亲去世,随母亲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定居。在哈佛高校肄业二年,曾前后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起先写诗。他徒步漫游过很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夫诗人。他的诗歌往
3、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起先,慢慢进入哲理的境界,诗风质朴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闻名诗集山间白桦树西去的溪流等。2、字词预习:给下列生字注音弗(fú) 涉足(shè) 伫立(zhù) 萋萋(q) 幽寂(yu jì) 延绵(yán mián)三、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或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标出朗读的停顿,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停顿示例: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惋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逝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
4、,非常幽寂,显得/更迷人,更漂亮;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踪迹。那天早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终点,唯恐我/难以/再回返。或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今/确定了/我一生的道路。2、学生朗读展示。3、整体把握,理解诗意(1)全诗共四个诗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点拨)小结:伫立(思索)-确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惆怅-多年后的回顾叹息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你还学过运用
5、这种手法的课文吗?(适当讲解象征与比方的不同)提示:人生之路;象征手法;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纸船等。学问链接: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示意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详细形象,也要求赐予充分留意。比方,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显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方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方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3) 这首诗引起了你哪些思索?让学生发言。例如: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需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同流合污,而要经过自己的思索,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三、合作探究,深
6、化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全班沟通探讨)1、诗人为何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非常幽寂,人迹更少的一条道路?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白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3、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4、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提示:1、这条路荒草萋萋,非常幽寂,显得更迷人,更漂亮;也因为人迹更少,须要人们去开拓,从而拓展成为一条大道;正因如此,这条道路更具有魅力,可见作者开拓进取的人生看法。2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愁
7、闷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3、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共有4节,第一节写两条路,其次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很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很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更深化地思索人生的选择问题。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