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1].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1].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组顾继玲修订历程2005年成立修订组2010年完成2011年5月通过审议2011年12月正式颁布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完善:表述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结构更加合理、思路更加清晰增加可操作性,更适合教材编写、教 师教学和学习评价修订的主要内容1. 体例与结构的调整2. 数学教育基本理念与目标的修改3. 具体内容的调整1.体例与结构的调整 基本体例不变,结构调整:(1)重新撰写“前言”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数学教育的功能数学课程的性质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设计思路(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统一撰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
2、,并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3)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行为动词分为两类: 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 另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 2.数学教育基本理念与目标的修改(1)关于数学的意义和数学教育的作用 标准(2011年版)强调了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数学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强调了随着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数学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在社会发展及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关于数学课程的“基本
3、理念” 标准(实验稿)中有6条基本理念,修订后将其中关于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的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成为现在的5条基本理念。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是对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提出的目标,也是对数学教育者提出的要求。 (3)关于数学课程的若干核心概念(4)关于数学课程目标 标准(2011年版)对目标表述的框架结构 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
4、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 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变化一:从“双基”发展为“四基” 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知识说知识说”:“数学活动经验属于学生的主观性数学知识的范畴,它形成于学生的自我数学活动过程之中伴随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发展反映了学生对数学的真实理解”“认识说认识说”: “个体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对以往数学活动经历在认知方面的感性概括(自觉或不自觉
5、)” “所谓基本数学经验,当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类型: 直接数学活动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创设实际情景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数学经验、 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 “整体说整体说”:“所谓某一个学科的基本活动经验,其实质在于,围绕特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经历了与学科相关的各类基本活动之后,所留下的直接感受、体验和感悟”、“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包含以下三类基本内容:体验性内容;策略性内容 ;模式性、方法性内容” “数学活动经验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数学活动经验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课程 标准 2011 年版 解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