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叙事类.pdf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叙事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叙事类.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20192019四川成都)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 题。万里桥记(宋)刘光祖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则曰,费祎聘 吴,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其说虽殊,名桥之义则一。厥今今天下,兼有吴蜀。朝廷命帅,其远万里。其于此桥,孰不怀古以图 今,追孔明之道德勋庸 而思仿佛 其行事?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
2、谒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曰:“诸葛公,三代遗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今其遗迹所存尚多,而万里桥者乃通吴之故事。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则命酾 水,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公与客登此,盖未尝不徘徊而四顾也。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如公所怀,风景抑末 耳。公命光祖为之记,记其大者而遗其细。若曰桥美名,公又与之为美观,非知公者。知公莫如光祖。(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有删改)【注】聘:访。勋庸:功绩仿佛:相仿。酾:疏导。末:非根本的。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
3、表该选项的字母)(2 分)A.孔明没又千载没:去世B.其说虽殊殊:奇特C.孰不怀古以图今图:谋划D.记其大者而遗其细遗:舍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题方法有二:一是根据句意推测词义,二是调动课内文言积累,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有效迁移。A 项,“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的意思是“诸葛亮去世千年,桥的遗迹也大致具备”,由此判断正确。B 项,根据句意“这些说法虽然不同,但都是名桥的一种方式”可推知句中的“殊”是“不同”的意思; C 项,句意是“谁不感怀古代而谋划当今”,由此推断“图,谋划”正确; D 项,“记”与“遗”相对,解释为“舍弃”正确。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
4、汉语。(6 分)(1)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3 分)译文:(2)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3 分)译文:【答案】(1)人间世事又经历了多少次兴盛衰亡,而这座桥唯独因为孔明的缘故,留存下来,没有尽头。(2)这座桥,经过却不能观赏,观赏却不能深思的情形(人),很多啊。【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1)注意重点词语“而”,可是; “以故”,因为的缘故;“亡” ,同“无” 。 (2)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这是个判断句。同时抓住关键词:“兹”,这。“弗” ,不。注意语句通顺,标点符号忠于原句。5.本文题为“万里桥记”,为何多处提到诸葛亮?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4 分)答:【答案】万里桥的得名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曾在此送别吴、蜀的使臣,“万里”出自他之口。万里桥的修缮与诸葛亮有关。赵公因仰慕诸葛亮的道德、功绩而修缮此桥,作者借此记表达对赵公的期许。【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本文记述万里桥的得名和修缮,而这两者都与孔明有关。解答时要先分析文本内容,说明这两者的关系,然后概括回答即可。【参考译文】【参考译文】自从秦代设置太守,李冰开通二渠道,为蜀地带来万世的利益。现在万里桥的水,大概就是秦渠。这之后诸葛亮(字孔明)治理蜀地,凭公信仁义的情怀让所有的人都信服,治理得法制清明,条理井然,礼乐之道差不多都得到恢复。古今都相传,孔明在这里送别吴国
6、使者张温,说: “这里的水流淌到扬州有万里之遥。”后一词为之命名。有人则说,费祎访问东吴,孔明送他到这里,说:“万里的道路,是从这里开始。”诸葛亮去世千年,桥的遗迹也大致具备了,不是怎么的雄奇壮丽。 千年之间,人间世事又经历了多少次兴盛衰亡, 而这座桥唯独因为孔明的缘故,留存下来,没有尽头。这些说法虽然不同,但都是名桥的一种方式。乃那时的天下,有吴蜀两朝。朝廷任命将帅,他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他看到这座桥,谁不感怀古代而谋划当今,追念孔明的道德功绩而想着仿照他那样去做事?侍御赵公镇守蜀地,才到,拜谒孔明祠堂,就命令修缮它。每次都说: “诸葛亮,是三代遗留的才俊。用法律可是人们不怨恨,主持政治可是主
7、君不猜疑, 不是把天下看成是大家的,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现在他的遗迹尚存在还有很多,万里桥就是他通吴国的故事。前任军帅沈公常修缮并扩大它,还是很简陋,不闻名,况且容易毁坏,时间长了就不能支撑。救命疏导河水,把五道梁板全部更换并且用木头制作屋子在上面。风烟浩渺,岸上树木茂盛并且山川秀美。沈公与客人经常登临此处,大概没有不徘徊和四面观看的。这座桥,经过却不能观赏,观赏却不能深思的情形(人),很多啊。像沈公这样感怀,风景应不是根本的。沈公名光祖为之做记,记录下它的大胸怀而舍弃它的细枝末节。如果说桥的名字美,沈公又给它以美化,那是不了解沈公的人。了解沈公的,没有超过光祖的了。2.2.(201920
8、19浙江嘉兴)浙江嘉兴) 【活动二嘉禾探寻】 (26 分)任务一(13 分)来到鉴亭,根据研学方案,小嘉推荐了鉴亭之铭并序 ,供大家学习。鉴亭之铭并序清许瑶光同治癸酉,孟夏之月。予以俸满,将觐北阙。嘉禾耆旧 ,出践鸳湖。水滨百桨,清酒百壶。此地为别,临眺踌躇。亭构“来许” ,意在跂 予。予忝承乏 ,赖天子命。于今十年,罔敢不敬!有胡德惠,劳君觞咏?临别赠言,式资往训。爰 举觯 日:请建“鉴亭” 。劳劳送客,报以德馨 。修慝 辨惑,舞雩典型。天光云影,源头式听。佥曰唯唯,爰勒斯铭。铭曰:兹屿在水中央,不骞不陊,万寿无疆。有似仁者,静则延长,君子鉴之,节嗜欲以保安康。兹亭轩旷,四无纤障。高天覆帱,
9、明月逸宕。,洞察万状。君子鉴之,去蒙蔽以扩识量。亭下湖水,流似不流。吐纳苕霅,古今悠悠。,自强不休。君子鉴之,学百川以海谋。绕亭卉木,春荣秋谢。荣固繁华,谢亦安暇。,与时变化。君子鉴之,舍则藏而得则驾。嵚寄古石,于亭之东。瘦貌寒魄,稜稜生风。有似洁士,不与俗同。君子鉴之,砺廉隅 以表孤衷。朝开阖,亭中阴阳。雨润日丽,亭中柔刚。寒来暑往,亭中炎凉。小鸟知止,渊鱼知藏。渔樵朋友,荇藻文章。俯仰皆乐,吟啸非狂。刻石表意,敢告同行。闲情鸥远,逸兴云翔。既亭既鉴,何用不臧!【注释】许瑶光:同治三年(1864 年)任嘉兴知府,勤政爱民,深受当地乡绅、百姓爱戴。耆( q)旧:故老,故交。跂:踮起脚跟盼望。忝
10、:谦词,有愧于。承乏:谦词,滥竽充数之意。爰( yun) :于是。觯(zh) :酒具。馨:。修慝(t) :修正过错。廉隅:棱角,比喻人的行为、品行方正。3.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讨论,请你根据文意,将对话补充完整。 (9 分)小嘉: “馨”的注释没有,但我们在陋室铭中学过,可以解释为:。小舟:学以致用,这个办法好。那么,你觉得末段“”处,应该选择“冥”“暝” “瞑”中的哪个字呢?小嘉:我觉得这里应该填“” ,因为。小舟:铭文中甲、乙、丙三处被我遮住了,看谁能够把“有似勇者” “有似智者” “有似达者”填到相应位置。小禾:我来填。我认为甲、乙、丙三处依次是、。小舟:真聪明!这篇铭文以四字句为主,读起来
11、朗朗上口。诵读要注意节奏、重音等,比如读“君子鉴之,砺廉隅以表孤衷”一句,我觉得“君子” “砺廉隅”后要稍作停顿,同时“” “”两词要重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信念。【答案】能故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瞑 “瞑”的本义指日落、黄昏,又指夜、天黑,和“朝”相对。有似智者有似勇者 有似达者鉴 砺 孤衷以石为鉴,磨砺品行,守正内心,廉政为民【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言文多项能力, 题型较新颖。第空,结合陋室铭中“德馨”的意思是品德美好, “馨”字本意是能散布很远的香气,在这里具体指的是德行的美好。第、两空要根据对整个词组的理解和对汉字意思的掌握来作答。 “朝开阖” ,很显然, “开”和“阖”
12、是一组相对的词语,那么空格处应填的字和“朝”也应该是一组相对的词语。 “朝”表示早晨,再看所给出的三个字, “冥”意思是昏暗, “瞑”是闭眼,只有“暝”字,本义是日落、天黑,又指黄昏,正好与“朝”字意思相对。第、三空,考查的是上下文的衔接,要在对文章整体内容理解把握的基础上作答。结合原文中三段最后一句可知, “勇者”对应“自强不休” , “智者”对应“洞察万状” , “达者”对应“与时变化” 。第空根据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来判断句读和重音, “鉴” “砺”和“孤衷”都可以重读,题目中任意填写正确两个即可。第空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一个整体概括,结合铭文内容,作者此句意在似古石一样的“洁士” ,实际上表
13、达的是自己对“洁”这种美德的颂扬,再结合“廉隅” “孤衷”等词和作者的身份背景,很容易可以得出结论:作者想表达的是自己以石为鉴,磨砺品行,守正内心,廉政为民的信念。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结合链接材料,探究许瑶光建造亭子井命名为“鉴亭”的原因。 (4 分)“来许”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赞扬周成王能继承先王之德业,而许瑶光恰巧姓许,所以亭名“来许” 。人们这样命名,一语双关,既赞颂许瑶光对嘉兴所作的贡献,又盼望许瑶光能再来嘉兴。鉴鑒、鑑【释义】名古代盛水的大盆。盛冰存放食物或抵御温气的器具。名镜子。动照视,照镜子。动查看,审查。动借鉴。【答案】百姓为赞许瑶光对嘉兴所作的贡献并盼
14、望其再来嘉兴而建“来许亭” ,于是许瑶光建“鉴亭”回馈百姓,感谢百姓对他的爱戴。 “鉴”有借鉴之意,许瑶光以此来警戒自己,也劝勉他人,要有“仁、智、勇、达、洁”的美好品质,即要有仁慈有爱,勇敢坚定,珍惜时光,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洁身自好,自律自立,自强不息。【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结合小序内容、作者身份和链接材料一,可以看出许瑶光和当地百姓之间的深厚情谊。 “来许亭”和“鉴亭”的互相辉映,正是一方父母官和所辖子民之间的情感见证。结合铭文中多次出现的“君子鉴之” ,可知“鉴亭”的“鉴” ,就是借鉴的意思,许瑶光建造此亭并为之作铭,是想要以此来警戒自己,也劝勉他人,要做一个“仁者”
15、 “智者” “勇者” “达者” “洁士” 。据此可回答此题。3.3.(20192019浙江舟山)浙江舟山)4.4.(20192019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文言文阅读(14 分)跋跋 吕侍讲吕侍讲 岁时杂记岁时杂记宋陆游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自丧乱 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间,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然年运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对泣,正未易得。抚卷累欷 。庆元三年二月乙卯,笠泽陆某书。者(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跋:文体的一种。吕侍讲:与文中的“吕公”同指岁时杂记的作者。丧乱:战乱,指金兵攻取北宋首都,北宋灭亡。
16、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新亭对泣: 世说新语 :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勠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 。累欷:屡次叹息抽泣。13.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4 分)(1) 【固】A.固已知有后日耶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2) 【易】A.正未易得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 (1)A.本来 B.顽固(2)A.容易 B.交换【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本题考查的是“固” “易”的一词多义。解释课外的词可迁移课内学过的该词的意思。第(1
17、)题中B 为“顽固”的意思;A 可联系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子固非鱼也”的“固”的意思。第(2)题中B 为“交换”的意思;A 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或联系现代汉语中“易”的一般含义,如成语“易如反掌” ,将该释义代入句中检验。14.对于“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 ,为何从“若不必记”变为“不可阙”?请简述原因。 (3 分)【答案】因为故都沦陷至今已七十年,前朝遗老差不多都不在了,原来人人皆知的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现在已逐渐无人知晓,这本书就变得尤为珍贵了。【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简述从“若不必记”变为“不可阙”的原因可联系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若不必记”是因为“人人知之” ,
18、 “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的原因应从前文找, “自丧乱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 ,正因为故都沦陷,遗老都不在了,故无人了解“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 ,需要将其记载下来,故此书“不可阙” 。注意要写出“承平无事之日” “人人知之”与“自丧乱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的对比与变化。15.根据上下文,联系注释,推断文中“新亭对泣者”指哪一类人。 (2 分)【答案】指思念故国又无可奈何的一类人。【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审读题干, “根据上下文”即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推断, “联系注释”即读懂注释内容,抓住注释中的关键信息“正自有山河之异” “相视流泪”以及王丞相的话“何至作楚囚相对” ,
19、 “对泣”是对于现状(山河易主,故国不在)无可奈何的表现,据此可得出答案。16.“抚卷累欷” ,字字千钧,吟指更觉有味,你吟读时会将重音落在哪里?结合全文,阐述理由。 (5 分)【答案】示例一:累欷。作者阅读岁时杂记时,庆幸有吕公所著此书,让后人重温往昔,但想到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只能在书中看到,不禁悲从中来。眼下士大夫们偏安已久,连伤怀故国、痛惜山河的人都难以找到,不禁屡次叹息抽泣。重读“累欷” ,可以突出山河沦丧、志士难寻、故国未复的悲痛之情。 示例二:抚卷。陆游阅读岁时杂记 ,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在眼底展现,手抚此书,心中五味杂陈,庆幸之中,更增感慨。而想到眼下士大夫苟安旦夕,连伤怀故国、痛
20、惜山河的心情也未必常有,手抚之心痛之,叹息连连。重读“抚卷” ,可以突出作者志士难寻、故国未复的悲痛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首先要结合文下注释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抚卷累欷”的意思为“手抚书卷,屡次叹息抽泣” 。该句可划分为两部分, “抚卷”描写的是动作, “累欷”描写的是情感状态。重读哪一部分即为突出哪一部分所蕴含的情感,若重读“累欷” ,则要结合内容分析出“叹息抽泣”的原因: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只能在书中看到,已找不到痛惜故国山河的仁人志士。若重读“抚卷” ,则要分析出这一动作所表现的心理活动,为何抚卷?抚卷时的心绪是怎样的?还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参考译
21、文】太平无变故的时候,昔日国都应节的物品及中原的风尚习俗,人人都知道,你不需要记载下来。从战乱(金兵攻陷北宋都城,北宋灭亡)至今已有七十年,前朝经历世变的老人都已去世不在了,从这以后才知道这本书不可或缺。吕公( 岁时杂记的作者) (编撰)的这部著作,其实是在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难道前辈吕公通晓洞悉事理,本来已经知晓有以后的日子(当下的状况)吗?然而岁月流转,一年年逝去以后, (眼下)士大夫偏安于江东,寻求对着新亭流泪(伤怀故国)的人,都不是能够容易找到的。手握着书卷,屡次叹息抽泣。庆元三年二月乙卯,陆游写于笠泽。5.5.(20192019山东德州)山东德州)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玉兰在佛殿下,凡
22、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 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 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 有可感者,故记之。【注】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幽潜:指幽居避世。物理:事物盛衰
23、的道理。12.下列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答案】 B【解析】考查文言虚词“以”的用法。解答时,先明确题干中虚词的含义。本题干中“以”的解释为“因为”。A项,为了;B 项,因为;C 认为;D 项,用。故选 B。13.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 分)A.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B.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答案】 D【解析】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
24、解答此类题目时,先明确题干中句子的句式。本题干中的句式为被动句。文言句式“者”、“也”为判断句式,所以A、B、C三项均为判断句式,D为被动句。故选 D。14.翻译下面句子。( 3 分)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答案】然而,不是朱先生因为(或凭借)太史的身份(或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寺的玉兰,终究没有人知道。【解析】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语句翻译的时候,要紧扣关键词语,把单音节词语翻译成多音节词语。根据文言句式,进行适当的增删调换, 使语句通顺流畅。 本题干中把握关键词“然”: 然而;“以”因为(或凭借) ;“重客”:贵客;“则”:那么;“竟”:终究。并注意翻译
25、出太史后省略的“身份(或名望)”。15.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4 分)【答案】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表达了不要被虚名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解析】考查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篇文章把荒凉的慧庆寺玉兰和热闹的虎丘寺玉兰做了比较,名满吴中的虎丘寺玉兰已经枯萎了,而默默无闻的慧庆寺玉兰却在荒凉的寺院中越来越茁壮,这使作者感慨很多。揭示出认识事物要靠自己的观察,不可被表面的虚名所迷惑的道理,同时也告诚人们要完成人生的大使命成就一番大事业,须隐才藏智,才能任重致远。这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叙事类 专题 十三 文言文 阅读 课外 叙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