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苏州市苏州市 20182019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三语文高三语文 I I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212 分)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庄子于学无所不窥,但真正令人无法 的是他的天才和洒脱。谁能像他那样用微笑来面对丑恶?而这微笑,只是轻微的一丝,不易察觉地掠过他的脸,便如炎阳照雪,那些丑陋悄然 。他只微微一笑,显出大智慧在面对丑恶世界时的从容与最使人 的平淡。A。 望其项背溶化喜不自胜 B。 望尘莫及融化喜不自胜C
2、. 望尘莫及溶化忍俊不禁 D。 望其项背融化忍俊不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近义词辨析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辨析近义词,抓住词语的不同点。近义词的不同,有使用对象不同 ,词义轻重不同,感情褒贬不同,词语语法功能不同.二是关注语境,理解空格处侧重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常用于定句。 望尘莫及, 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语境中有个否定词“无法, 因此选用“望其项背”.溶化, 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
3、一种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融化,指冰或者是雪由于温度或者是太阳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水。 或者是一句话温暖了一个人的心。 语境中是说,庄子一笑,便能感化人。因此选用“融化”。喜不自胜,意思是指高兴得自己都觉得受不了,形容喜悦到了极点。忍俊不禁,是指忍不住笑出来.语境是用来修饰“平淡”,不能用“喜不自胜,应选用“忍俊不禁”。故选 D 项.【点睛】近义词可以从多方面区分,词义侧重点不同,要抓住不同语素理解;词义轻重程度不同;感情色彩不同,例:团结-结合-勾结;适用对象不同,例:爱戴(上级) ,爱护(下辈) ;词性不同;词语使用要求不同,有的动词不能带宾语,有的成语只能用于否定。(一
4、)从意义方面辨析: 1 看词义的轻重如: 妨碍、 妨害 .2看适用范围如:边疆、 边境、 边界。 3 看表达侧重。如:嘹亮、响亮、洪亮解析:“洪亮”侧重于音域宽宏, “嘹亮”侧重于音色清脆、高远,“响亮”侧重于声音响度大。结合语意应选“洪亮”,应选“嘹亮,应选“响亮”。(二)从用法方面辨析 :1看适用对象。如:启用、起用 2看成分搭配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3看词性语法如:启示、启事 4看习惯用法如:捉摸、- 1 -江苏省苏州市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琢磨辨析:“捉摸习惯上用于否定句,“琢磨”习惯上用于肯定句。(三)从色彩方
5、面辨析 :1看感情色彩如:妄想、梦想、理想辨析:作动词时都有“打算”的意思,作名词时都有“想法”的意思。但“妄想”是贬义词, “梦想”是中性词, “理想是褒义词。2看语体风格:一般分为口语(通俗)和书面语(较庄重文雅)两大类,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等.如: “见面”和“会见”、“办法”和“措施”、“害怕”和“胆怯,都有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之分.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重创作者好讥笑搞评论的人是寄生的“木耳”, , , 。 , , ,鲁滨逊也要依靠他人制造的工具.就社会的一切关系来说最初的批评诚然是依附于作品而存在的彼此间原都有互相依存的需
6、要随着时代和自身的发展天下决没有绝世独立生活在真空中的人它就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解答连贯类题目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纳,先在小范围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结合该段材料的的首句和尾句,可知,开头是本段讨论的话题,而结尾则表明了材料的观点是反对开头讥笑搞评论的人寄生这一特点的。结合提供的材料,通读提供的六句话,可知要填的句子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阐释, 不什么不赞同的。 第一空应填句
7、,该句内容先让步性地解释搞评论的人有寄生的特点,“最初”表明按时间顺序,该句在最前面。句“随着时代和自身的发展”在时间上承前句的“最初”.句应跟在句后面,句中的“它”承前指,是指前面的“搞评论的人”.必须连在一起, 且在前, 在后.因为是从一定的高度和整体角度来思考社会中的一切关系彼此这间的联系,原都有互相依存的需要。句和空格后面的内容联系最紧密.故选 B 项。【点睛】做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 2 -江苏省苏州市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
8、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其中“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确保话题一致性, 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 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推理;确证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注意关联词语和总括性的词语;确保内容上的前后照应。3.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本题要求考生理解每句
9、中中所体现的传统节日, 并且能具体知道该传统节日的时间,然后按照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说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为清明节前一二日。清明节是农历四月初五。运巧思,穿针楼上女 ,抬粉面,云鬟相亚.乞巧节,即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是端午节,家农历五月初五。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 。故选A 项.4。下列诗句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B。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C.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D.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
10、查学生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平时考生要能准确判断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能区别几种易混的修辞手法,比如,借代和借喻。A 项,“尘网是比喻束缚人的官场。B 项,“青云梯”是比喻天姥山山路之高,如深入云端的梯子。C 项,“丝竹”借代音乐。D 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故选C 项。【点睛】借代和借喻都用一事一物代替另一事物,形式上相似,容易相混,但它们是有区别的。相同处:借代与借喻都有所代,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不同处:1、借代的借体是客观实际中的事物,这个事物与本体有关联构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它们中间没有比喻关- 3 -江苏省苏州市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
11、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系,重点在指称。借喻中的喻体与客观现实无关联,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它是借中有喻,重点在”喻。2、借代不能改为明喻或暗喻,借喻则可以改为明喻和暗喻。 用构成明喻的办法就可以鉴别借代和借喻.把本体找出来,如果能加象”构成明喻的,是借喻;反之就是借代 .3。 、修辞效果不同.借喻重在形象美感,借代则靠相关联想来揭示事物的特征,以达到渲染气氛,将情感与形象融为一体的目的。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2121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书姜次生印章前周亮工姜次生正学,浙兰溪人,性孤介,然于物无所忤。食饩于邑,甲申 后弃去,一纵于酒,酒外惟
12、寄意图章。得酒辄醉,醉辄呜呜歌元人会稽太守词 。又好于长桥上鼓腹歌,众环听,生目不见,向人声乃益高.每醉辄歌,歌文必会稽太守词 ,不屑他调也。方邵村侍御为丽水令,生来见,谓侍御曰:“公嗜图章,我制固佳,愿为公制数章.正学生平不知干谒,但嗜饮耳.公醉我,我为公制印。公意得 ,正学意得矣。侍御乃与饮,醉即歌会稽太守词 .于是侍御得生印最多,侍御署中酿亦为生罄矣。一夕,漏下数十刻,署中尽熟寐,忽剥啄甚。侍御惊起,以为寇且发,不则御史台霹雳符也.惊起询,则报曰:“姜生见.”侍御遣人谢曰:“夜分矣, 请以昧爽。 ”生砰訇曰:“事甚急.”侍御以生得他传闻意外也,急趋迎之,执手问故。曰:“我适为公成一印,殊
13、自满志,不及旦,急欲令公见也,事孰有急于此者乎?”遂出掌中握视之,侍御乃大笑.复曰:“如此印,不值一醉耶? 于是痛饮,辨明而去。去又于桥上歌会稽太守词 。桥侧饼师腐家起独早,竞来听之,谓此君起乃更早,遂已醉耶。生意乃快甚。生无妻,无子女,常自言曰:“曲蘖吾乡里。吾印必传,吾之嗣续也,吾何忧?别侍御返里,年八十,卒。辛亥秋,侍御以生所为印示余,予入之谱,复隐括楼冈太史述生事,录之于前。侍御曰:“每展玩生印,觉酒气拂拂从石间出.生歌会稽太守词声,犹恍惚吾耳根目际也。”(选自虞初新志 )注:甲申:指 1644 年。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然于物无所忤忤:发怒B. 侍御署中
14、酿亦为生罄矣罄:完、尽C。 急趋迎之,执手问故趋:快步走D。 别侍御返里里:故乡- 4 -江苏省苏州市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姜次生本是一个读书人,朝代鼎革后,他放弃了读书仕进之途,刻章、喝酒、醉歌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B. 醉酒之后, 姜次生喜欢在长桥上鼓腹而歌, 人们围着听他歌唱.他眼睛不好, 只能向着有人声的地方高歌。C。 姜次生自信刻章技艺高超,他以此要求跟方侍御换酒喝。方侍御答应了他,从而成了得到姜次生图章最多的人。D。 姜次生“寄意图章”,是将生命熔铸其中,他认为他的印一定会传之后世的;后
15、来他的印被周亮工收入印谱.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正学生平不知干谒,但嗜饮耳。(2)我适为公成一印,殊自满志,不及旦,急欲令公见也,事孰有急于此者乎?(3)吾印必传,吾之嗣续也,吾何忧?8.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姜次生形象的主要特点。【答案】5. A 6. B7。 (1)我生平不知道为了自己来求见(官员) ,只是喜欢喝酒罢了。(2)我刚为您刻了一枚印章,自己很是满意, (我)等不到天亮,急着想让您看看(印章) ,还有什么事比这还急的呢?(3)我的印章一定会传之后世,那就是我的后代,我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8。 行为怪诞;痴迷于刻图章;胸怀家国之痛。【解析】【5 题详解】该题考查
16、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 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A 项,忤,不顺从,不和睦,指为难的意思。不是发怒的意思。故选 A 项。【6 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
17、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 即能发现问题。 B 项, “他眼睛不好, 只能向着有人声的地方高歌。 ”分析有误。姜次生闭眼不看,(只是)听到人声后,唱得更加响亮.故选 B 项。- 5 -江苏省苏州市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该题第一句中,正学,指说话者姜次生,此处应用第一人称 ,译为“我;干谒,求见(官员) ;但,只;耳,罢了.第二句中,适,刚才;成,刻好
18、,刻;满志,满意;及,等到;旦,天亮 ;见,看见;孰有乎,哪有什么比呢。第三句中,印,印章;传,留传,传到;之,的;嗣续,后代.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8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文言要点归纳概括能力.首先要仔细审题, 明确题干概括的内容方向, 然后通读原文,整体感知,确定答题区间,理解后加以归纳,分点概括。概括的时侯注意用词要准确,用形容词。本题要求概括姜次生形象的主要特点.第一节写他喜欢在长桥上鼓腹闭目唱歌,行为怪诞;但这种怪诞的行为,是甲申之后,指的是明末李自成攻入大明首都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的历史事件.这其中能体现他
19、胸怀家国之痛.文章主体部分写他痴迷于刻图章,并且刻得很好。【点睛】文言实词推断,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 、“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 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 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 (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
20、角度出发, (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参考译文:姜次生,名正学,浙江兰溪人,他性格耿直方正,不随流俗,但从不与人为难。在乡里以廪膳生补贴为生。 甲申之变后他放弃了廪生资格, 听凭自己放纵于酒,此外只寄情于图章.他喝酒就醉,醉后就呜呜地唱 会稽太守词 。他又喜欢在长桥上鼓腹而歌(拍击腹部,以应歌节) ,众人围绕着听他唱歌。姜次生闭眼不看,(只是)听到人声
21、后,唱得更加响亮 .每每喝醉必定唱歌,每次唱歌必定唱会稽太守词 ,认为其他的歌都不值得唱。侍御方邵村任丽水知县时,姜次生前来求见,他对方侍御说:“你酷爱图章,我刻制的印章很好,愿意为你刻几枚章。我生平不知道为了自己来求见(官员) ,只是喜欢喝酒罢了。你给酒让我喝醉,我为你制作- 6 -江苏省苏州市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印章。你满意于我的印,我也会满意于你的酒。”姜次生醉后就唱会稽太守词 。因此,方侍御得到姜次生的印章最多,而方侍御官署中的酒也为姜次生喝光了.一天晚上,漏壶中的水滴了几十刻(指已夜深 ),官府中的人都睡熟了,忽然响起了很急促的敲门声。方侍御被
22、惊醒了,以为是强盗来犯,或者就是御史台来送紧急文书。侍御惊起询问,手下通报说:“是姜生求见。”方侍御派人谢绝说:“已经夜半了,请天亮时来。”姜次生大声说:“事情很紧急。” 方侍御以为姜次生从别人那儿获得了意外的紧急消息, 急忙快步上前迎接他, 握着他的手问他原因.姜次生说:“我刚刚为你刻好一枚印章,自己很满意,来不及等到天亮,急着想让你一见,有什么事能比这更紧急的呢?”于是伸开手掌让方侍御看印章,侍御放声大笑.姜次生又说:“有了像这样好的印章,难道不值得一醉吗?”于是痛快淋漓地喝酒,天亮才离开。离开官署后又在桥上唱会稽太守词。桥边只有做面饼、豆腐的人家起得早,争相来听,说这个人居然起得(比我们
23、)更早,就已醉了.姜次生(听后)心情更加畅快。姜次生没有妻子,也没有子女,常自言自语说:“酒乡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印章一定会传之后世,那就是我的后代,我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后来)他辞别方侍御回到家乡,年届八十去世。辛亥年秋天,方侍御把姜次生所刻的印章给我看, 我把它们收入印谱,又依照楼岗太史讲述的姜次生事迹,将它们记录在印谱之前。方侍御说:“每次赏玩姜次生的印章,觉得酒气从印石中满满地散布出来。姜次生所唱的会稽太守词歌声,还仿佛在我耳根眼前响起.”三、古诗词鉴赏三、古诗词鉴赏(10(10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月杜甫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玉露团
24、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9.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10.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答案】 9. 先从“江月起笔, 交代望月地点,点明触发愁情的起因。 接着写愁的原因, 久客他乡,至老未还。然后写月景,为笔墨转向另一空间的思妇作准备。最后设想思妇月夜所为,收束全篇,表达望月怀远之情。10。 想象月亮之下,有思妇与自己同一怀抱,表达思乡念远之情。“谁家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使感情更加蕴藉深沉。借用苏蕙织锦的故事,暗示思妇和离人之间的情感.“灭烛翠眉颦”,暗示望月怀远,扣合诗旨,感情深挚又含而不露。- 7 -江苏省苏州市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
25、(含解析)【解析】【9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答题前,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分析时,抓住诗题,逐句逐联分析写了什么内容。本诗题为“江月”,首联从江月写起,“高数”交代望月的地点,表明愁的原因。第二联“长作客”“老去”写自己久客他乡,至老未还,写愁的原因。第三联,“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写望月之景。尾联“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想象思妇月夜思念对方。表达望月怀人的情感。分析时,要学会概括每联的内容。【10 题详解】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2019 届高三 语文 上学 学业 质量 阳光 指标 调研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