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中考化学 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 专题突破 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含解析).pdf
《(通用版)中考化学 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 专题突破 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中考化学 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 专题突破 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含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突破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专题突破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 1。 药品的取用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2)药品取用方法药品种类仪器方法固体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定量量筒按规定量用量筒取不定量无较多量:直接倾倒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粉末状固体的取用液体的倾倒用滴管滴加液体2 2。 物质加热的方法物质加热的方法两种情况两种情况给液体加热给固体加热图示图示(1)试管外壁应该干燥。(防止试管炸裂)(2)给试管加热应先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防止受热不均而使试管破裂)
2、(3)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注意问题注意问题(4)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跟桌面大约成 45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试管口不能对着人。(5)加热后的试管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6)加热时不要使试管接触灯芯,要用外焰加热.3.3. 玻璃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的洗涤(1)洗涤的顺序:倒弃废物水洗刷洗水洗(2)洗净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34.4. 仪器的连接:仪器的连接:方法: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湿润,再旋转着与其它仪器连接。5 5。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
3、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二、实验探究举例二、实验探究举例1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步现象和结论骤白色圆柱状固体、较软(用小刀可切)、不溶于水(将蜡放入水点燃前中),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1)点燃时产生淡黄色火焰,并伴随黑烟产生;(2)火焰分焰心(温度最低)、内焰、外焰(温度最高);(3)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说明有水生燃着时成;罩在火焰上方的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内壁有白色浑浊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熄灭的瞬间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火柴点燃白烟,火焰顺着熄灭后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2 2。
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操作步骤现象结论(1)将燃着的小木条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立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即熄灭;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气体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低(2)向一瓶空气和一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不变呼出的气体中二氧瓶呼出气体中,各滴浑浊;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入几滴澄清石灰水,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的石灰中的高振荡水变浑浊。(3)取一块干燥的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呼出的气体中的水玻璃片对着呼气,并雾;蒸气含量比空气中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水雾。的高块干燥的玻璃片对比例题例题 1 1(安徽模拟)下列装置不作改变就无
5、法检查气密性的是()A B C D解析:解析:A。 用手握住试管或向长颈漏斗中加水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B。 装置图 B 形成一个对外密闭、对内开放的空间,无法检查气密性的好坏,故 B 符合题意;C。 用手握住试管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 C 的气密性;D. 通过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可检查装置 D 的气密性.答案答案: :B例题例题 2 2化学兴趣小组的三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来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她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
6、图),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炭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3)婷婷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查阅资料】【查阅资料】蜡烛中含有碳,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能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呢?【猜【猜想】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汽;婷婷认为:以上两种情况可能都有.【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火实验.【现象与结论】【
7、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解析:解析:(1)蜡烛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因为火焰的最外层燃烧最充分,所以放出热量最多,所以可以看出火柴梗的 a 处最先炭化;(3)一氧化碳气体不易液化,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但蜡烛受热产生的石蜡蒸汽进到导管里冷却,又可凝成石蜡固体。如果观察到玻璃导管中没有明显现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的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没有明显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上述两种现象都有,即玻璃导管中有凝固的石蜡,导管口有蓝色火焰,则证
8、明婷婷的猜想正确。答案:答案:(1)小(2)a;外焰(3)导管内壁无明显变化;导管口能点燃且产生蓝色的火焰,导管口不能点燃,导管内壁可看到冷凝的固体;导管口能点燃,且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方法提炼】【方法提炼】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检验气体检验所用的物质氧气的检验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二氧化碳的检澄清的石灰水验水蒸气的检验干燥的玻璃片或干燥的烧杯【满分训练】【满分训练】(潍坊改编)已知(1)甲烷 CH4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2)一氧化碳(CO)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3)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有三瓶无色、无味的可燃性气体 x、y、z
9、,它们分别是甲烷(CH4)、氢气(H2)、一氧化碳(CO)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 y 和 z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 x 和 y 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 x、y、z分别是()A。 CH4H2COB。 CH4COH2C. COCH4H2D. H2CH4CO解析:解析: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氢气只由氢元素组成 ,燃烧产物是水;一氧化碳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在 x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说明没生成水,则是一氧化碳,在 y、z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
10、出现,且 y 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y 为甲烷,z 杯内壁上有水珠,注入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为氢气,所以 x、y、z 分别是 CO、CH4、H2。答案:答案:C(答题时间:(答题时间:3030 分钟)分钟)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取固体药品 B. 加热固体药品 C. 取固体药品 D. 点燃镁条2.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 B C D3。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 连接仪器 B. 检查气密性 C. 取用石灰石 D。 检验是不是二氧化碳4。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
11、,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猜想假设B. 收集证据C. 设计实验D. 得出结论5。 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二氧化碳,氧气,空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是()A. 或B. 或C。 只有D. 只有6. 下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仅通过下列实验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验证蜡烛燃 B。 给液体加 C. 证明空气中的氧 D. 证明呼出气体中的烧的产物有 CO2热气比呼出气体中的含 CO2比吸入空气中的和 H2O量高含最高7. 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中考化学 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 专题突破 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含解析 通用版 中考 化学 难点 易错点 复习 专题 突破 实验 基本 操作 科学 探究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