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遵义专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专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17诗词五首诗词五首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两座丰碑,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它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1.理解诗词内容,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并进行背诵、默写.(重点)2.研读品味,体悟诗词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意志和情趣。(难点)。3.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第一课时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新课导入公元 759 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成都,在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2、,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千,写下了茅屋为所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下面我们就一起赏析一下这篇作品。这段导语比较长,主要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为下面进一步顺理成章地提出学习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二、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一)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点拨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3.本诗写了哪几个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求:能从文中找出由哪些词语或句子表现的
3、。可以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总结。(二)深层理解1 赏析诗歌逐层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每节情景。(1)读第一节,你会想象怎样的情景?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交流点拨】一茅屋于秋风肆虐中,屋顶茅草被风卷走。(卷、飞、渡、洒、挂、罥、飘转)(2)赏析第二节,想象诗中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诗人此时是怎样的心情?【交流点拨】一群顽皮孩童当着诗人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十分焦急,喊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3)赏析第三节,读此节你会想到怎样的情景?【交流点拨】狂风怒吼之后秋雨大作,满屋漏雨.可秋雨不依不饶下个不停,那床盖了多年的被子冰冷似铁,且又被睡觉不老实的孩
4、子踢破,诗人在这样湿冷的屋子里瑟瑟发抖,如何能挨到天明呢?(4)第三节中的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并作简要赏析。【交流点拨】“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很硬,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5)“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交流点拨】忧国忧民的诗人并没有对自身的遭遇叫苦连天,而是跳出个人的圈子,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的不幸想到了普天下所有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这是一种大胸怀,一副
5、热心肠!如果这一理想变为现实,作者表示自己受冻至死也满足,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博大襟怀、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千百年来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6)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2 指导学生用四句话(每句不超过七个字)概括诗的情节和内容。【交流点拨】秋风卷我屋上茅,群童公然抱茅去,床头屋漏夜难眠,安得广厦千万间。(三)走进主题全诗通过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表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博大胸怀,由己及人,感人
6、至深.学习过故人庄(一)整体感知这首诗算是田园诗吗?有什么理由?【交流点拨】算.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二)深层理解1 开头两句是叙事,这番叙述跟诗题有什么关系?仅用“鸡黍”,客人一请就到,这说明了什么?【交流点拨】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主人待客,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可见友谊极深。2 这是一首律诗,开头两句叫“起”,第三、四句叫“承”,承接之义。这两句承上文哪两个字?【交流点拨】“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3 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就是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说说饮酒中的气氛怎么样。【交流点拨】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
7、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安静、平和;双方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又是多么愉悦,简直是“世外桃源”.4 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拢全诗。这首诗的收尾方式是普通的道别语。这个道别语好在什么地方?请大家各抒己见.【交流点拨】主人家很可爱,值得再来;主人待客热情,愿意再来;诗人率真,主动提出再来;主宾之间极其融洽等等。(三)走进主题全诗叙述了作者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流露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第二课时学习游山西村一、复习导入(简介作者及背景)二、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知本诗写了哪些内容,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交流点
8、拨】全诗写了农家的殷实好客,农村明媚绚丽的自然风光及古朴的风俗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二)深层理解1 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表现了什么?【交流点拨】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现了农家的热情和朴实.2 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这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交流点拨】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古风”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3 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交流点拨】(略)这是写村中的习俗。4 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交流点拨】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遵义专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遵义 专版 2017 2018 学年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诗词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