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24课、口语交际、语文园地)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24课、口语交际、语文园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24课、口语交际、语文园地)PPT课件.ppt(2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22文言文二则23“诺曼底号”遇难记24黄继光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三首,学校:执教教师:,第1课时,芙蓉楼送辛渐,新课导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离别是常有的事,有的人选择用音乐来表达离别时的心情,而有的人则选择离别的诗来表达心情。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送别诗。,音乐:长亭外,芙蓉楼,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古代“芙蓉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知识备查,写作背景,
2、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去到扬州,北上洛阳。诗人此时被贬在江宁(今江苏南宁)任职。诗人亲自送行友人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践行,并写下这首诗。由此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陕西西安人,擅长七言绝句。他的诗多写边塞生活,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有“诗家天子”之称,世称王龙标。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初读课文,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frng,lu,h,诗人的一位朋友,写景叙事,表明胸襟,读
3、好诗句的停顿。,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精读课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雨。,满江。,天刚亮。,指辛渐。,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译文: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阳人。,如果。,问起或打听。,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玉制的茶壶。,lu,h,左右结构与“落”结合记忆,上边是“士”,不是
4、“土”,下边是“业”,不是“亚”。,1.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哪些?,清晨(平明送客)。,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寒雨(心中惆怅才觉雨寒)。楚山孤(友人离去后自己犹如楚山一般孤独)。,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地透露出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感情?,洛阳(洛阳亲友如相问)。,3.最后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怎样品格?,比喻,自比冰壶。表达了自己开朗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高风亮节。,4.诗句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好友时凄寒孤寂之情,楚山孤独地峙立,更展现露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
5、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品格。,中心思想,这首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拓展延伸,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无限留恋,充满乐观和鼓励,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设计,寒雨,孤,坚强,乐观,冰心,玉壶,第2课时,塞下曲,复习导入,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
6、纶的塞下曲组诗一共六首,刚才同学们背的是第二首,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首。,你们还记得卢纶的诗塞下曲(其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知识备查,卢纶(748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公(今山西永济)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善于写景抒情,艺术成就较高。他从军多年,所作边塞诗富有战斗生活气息,雄壮感人。作品有卢纶诗集。军营生活,使卢纶诗风较为粗犷雄放,关于军旅边塞诗,写得极有生气,为大历十大才子其他人所难及。,初读课文,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lln,chn,dn,dn(),shn(),chn(),单,单纯,单于,姓单,自己读一
7、读,读准字词的音。,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读好诗句的停顿。,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敌军的溃退,我军准备追击,精读课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没有月光。,译文:在乌云遮月、雁飞无声的漆黑夜晚,敌军统帅单于带着部队悄悄地逃跑了。,匈奴的首领。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牧民族首领。,逃走。,“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觉察了。,第一、二句,写敌军的溃退。趁着漆黑寂静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率领。,译文:我方发觉后,正准备带领骑兵去追击敌人,刹那间,纷纷的大雪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追逐。,
8、沾满。,最后一句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第三、四句,写我军准备追击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起感受单于逃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2.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1.解读“夜”,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寒,寨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读出诗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中心思想,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我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被渲染出来了。本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
9、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拓展欣赏,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有很多边塞诗,我们来了解一些。,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塞下曲,板书设计,单于,边防将士,夜遁逃,(警惕、果敢),(惊恐、狼狈),轻骑逐,第3课时,墨梅,欣赏美图,激趣揭题,欣赏了那么多美丽的图片,你能用一个词赞美它们吗?,这是王冕画的一幅梅花图,诗人为自己画的梅花图写了一首题画诗墨梅。,诗人简介,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梅翁、梅花屋主等。诸暨(今浙江)人。元末文坛有影响的诗人,又是画坛上以
10、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的诗常流露出对元朝政府统治的愤懑情绪,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怀,自认喜写“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视当时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会稽九里山,自筑“梅花屋”,种粟养鱼,以清贫生活了了余生。,知识备查,写作背景,王冕虽然学得满腹经纶,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一次次失意之后,他归隐九里山,以作画换米为生。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高。”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王羲之洗砚池的故事,王羲之是东晋人,王羲之的家门口有一个水池,他每次练完书法都在此洗毛笔。他把门前原本清澈的水池都洗成了黑色。之后,人们便把那水池称为“墨池”了。
11、就是“墨池”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初读课文,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min,yn,qinkn,用水墨画出来的梅花。,读好诗句的停顿。,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砚台笔墨纸砚,yn,学生字,初读课文,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译文:我家洗砚池旁边的那棵梅,朵朵都开出了淡淡的墨色的花。,默读一、二句,思考:1.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梅花?从哪里可以看出?2.诗中讲的是什么颜色的梅花
12、?世上有墨梅吗?3.这画上的墨梅有什么特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应该怎样读出来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译文: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梅花的清香充满人间。,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情操。,乾坤:天地间。,清香的气味,思考: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感情升华,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声画。王冕想通过这幅画告诉人们什么呢?其实读诗就是读诗人,你还知道王冕的哪些故事?,王冕的评价,“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正是由于王冕有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净白
13、无暇。冰清玉洁的墨梅。,课文小结,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拓展延伸,诗意:她在冰天雪地中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1)著:放进,置入。(2)混:混杂。(3)芳尘:香尘。,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生,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板书设计,淡泊名利,(题画诗),淡墨,清气,托物言志,王冕,墨梅,洁身自好,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梅花的诗句,办一期以“咏梅”为主题的小报。,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2文言文
14、二则,学校:执教教师:,“小小萤火虫,聚少成多来照明;粗大铁棒锤,持之以恒磨成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句话分别讲的是古代的什么故事吗?对,是“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两则文言文。,猜一猜,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熟读课文。2.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体会人物美好的学习品质。3.培养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目标,囊萤夜读,第一课时,车胤(约333-401年),字武子,南平新洲(今湖南津市)人。东晋大臣。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宁康初年,迁中书侍郎,累迁侍
15、中,转骠骑长史、太常,进爵临湘侯,因病离职。起任护军将军,出拜吴兴太守,迁丹阳尹,入朝拜吏部尚书。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为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逼令自杀。,知识锦囊,会认字,恭敬,勤奋,qn,焉,yn,gng,会写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对比识记:与“嚷”区分开。,组词:练囊萤囊囊括,组词:心不在焉善莫大焉,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初读课文,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朗读提示:斜线是停顿符号。,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
16、照书,以夜继日焉。,囊萤夜读,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解释文章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翻译文章大意。,疏通文意,要求:1.自己翻译;2.同桌互译;3.找出不会解释的词语或句子。,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留、对、换、补、删、调。1.留:即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那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2.对:即对译法。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要求字字落实。,六字歌诀:留、对、换、补、删、调,3.换:即替换法。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4
17、.补:即增补法。补出相关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语意。文言文省略现象较多,为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歧义,必须补充译出被省略的成分。5.删:文言文中无实在意义的词,可删去不译。6.调:将倒装语序调准为正常语序。,囊萤夜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用口袋装,萤火虫,肃敬勤勉,白色薄绢做的口袋,重点词语解释指导,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广博,语气词,无意义。,通晓,明白,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翻译文意指导,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晋朝人车胤谦逊有礼勤奋学习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2.家贫不常得油。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3.夏月则练
18、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填空感知故事的内容。,车胤虽然家庭贫寒,但是读书非常勤奋,为了能够晚上读书,他想出的办法是用白绢做成的袋子装上来照明。,萤火虫,讨论交流,分析人物,我读出了()的车胤。,谈谈对人物的看法。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交流,分析人物,我读出了(谦逊有礼的、勤奋的、聪明的、不怕吃苦的)的车胤。,讨论交流,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小组交流),谈启示,讨论交流,囊萤夜读: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你知道吗?,
19、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叫什么?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同桌交流),讨论交流,成语我知道,讨论交流,囊萤映雪,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随堂练习,请用“囊萤映雪”这个成语造句,举例:古人囊萤映雪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创编故事,车胤是怎样在萤火虫微弱的光下勤奋夜读的,想象当时的情景编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完后小组交流。,课堂小结,囊萤夜读讲的是_(人名)的故事,告诉我们_,车胤,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字词练习,一、注音或写字。,恭,(),练nng(),囊,yng()火虫,焉,(),gng,
20、yn,萤,二、解释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字词练习,1.胤恭勤不倦()2.博学多通()3.囊萤夜读(),谦逊肃敬,通晓,明白,用口袋装,磨杵成针,第二课时,知识锦囊,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熟读文言文。2.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体会人物美好的学习品质。3.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会认字,铁杵,ch,卒业,z,会写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朗
21、读课文,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流畅,有节奏。1.自己读。2.同桌互读。(结合第一则的指导方法),朗读课文,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磨杵成针,朗读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解释文章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翻译文章大意。(结合上节课学到的翻译方法)1.自己翻译。2.同桌互译。3.找出不会解释的词语或句子。,疏通文意,疏通文意,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这,正在,被她的意志感动
22、。感,被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还,回来。,完成,离开,碰上,对妇女的统称,想要,重点词语指导,疏通文意,1.磨针溪,在象耳山下。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世人说唐朝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翻译文意指导,疏通文意,翻译文章意思,3.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渡过了这条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4.问之,曰:“欲作针。”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5.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整体感知,唐朝诗人李白能够完成学业,是因为被一位老奶奶想要的
23、意志所感动。,填空感知故事的内容。,磨杵成针,讨论交流,分析人物,我读出了()的李白。,谈谈对人物的看法。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交流,分析人物,我读出了(好问的、有毅力的、持之以恒的)的李白。,讨论交流,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小组交流),谈启示,讨论交流,铁杵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做事要有毅力,要持之以恒。,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你知道吗?,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叫什么?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同桌交流),讨论交流,成语我知道,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讨论交流,磨杵成针,随堂练习,请用“磨杵成针”这
24、个成语造句,举例:只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创编故事,李白被磨杵成针的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李白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他是如何做的呢?想象当时的情景编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完后小组交流。,课堂小结,铁杵成针讲的是_(人名)的故事,告诉我_,李白,做事要有毅力,要持之以恒。,z()业,字词练习,一、注音或写字。,卒,杵,(),ch,1.未成,弃去()2.逢老媪方磨铁杵()3.还卒业(),离开,正在,完成,二、解释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字词练习,拓展延伸,韦编三绝,孔子晚年研究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竹简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七 单元 21 24 口语 交际 园地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