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八)》对服刑人员心理的影响——服刑人员相对剥夺感与情绪注意偏向特点研究-彭博雅.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刑法修正案(八)》对服刑人员心理的影响——服刑人员相对剥夺感与情绪注意偏向特点研究-彭博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修正案(八)》对服刑人员心理的影响——服刑人员相对剥夺感与情绪注意偏向特点研究-彭博雅.pdf(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分类号:B84 学校单位代码:10446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刑 法 修正 案(八)对服刑人 员心理的影响 服 刑 人员相对剥夺感 与情绪注意偏向特点研 究 研 究 生 姓 名:彭博雅 学 科、专 业 :应用心理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传 统文化与心理咨询 导师姓名、职称 : 张雯 副教授 论文完成时间 :2014 年 3 月_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 本人郑重 声明: 此处所 提交的 博士/ 硕士 论文 刑法修 正案( 八) 对服刑人 员心理 的影响 服 刑人员 相对剥夺 感与情 绪注意 偏向特 点研究, 是本
2、人在 导师指 导下, 在 曲阜师 范大学 攻读博士 / 硕士 学位期 间独立 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 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的 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 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 法律 结 果将完 全由本人 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 刑法修 正案 (八 ) 对服刑 人员心 理的影响 服 刑人员 相对剥 夺感与 情绪 注意偏向特 点研究 系 本人在曲 阜师范大学 攻读博士/ 硕 士学位 期 间, 在导师 指导下 完成的 博士/ 硕 士学 位论文
3、。 本论文 的研究 成果归 曲阜 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 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 人完全了 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有关部 门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曲阜师 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 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_ I 摘 要 2011 年 5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颁布实施以后,给监狱带来了 很大的影响。其中,减刑条例的变更给服刑人员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进而影响了监狱的监 管工作。服刑人员作为特殊群体,越来越多
4、的研究 者希望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对服刑 人员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服刑人员相对剥夺感的研究以及具有相对剥夺感的服刑人 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通过点探测范式,发现产生相对剥夺感服刑人员的情绪信 息注意机制。 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 研究 一的 实验 目的 是探 讨 刑 法修 正案 (八 ) 相 关条 文对 服刑 人 员相 对剥 夺感 的影 响,并探讨其内在原因。研究使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研究 二 是通 过点 探测 范式 来 探讨 有较 高相 对剥 夺感 的 服刑 人员 对情 绪信 息的 注 意偏 向,并分析其原因。 本研究的结论是: 1 刑法修正案(八) 生效之后,受其影响而
5、被判 决的刑期延长的服刑人员,与同 等刑 期 但在 生效 之 前判 决的 服刑 人 员相 比, 前者 在 与后 者比 较的 过程 中 会产 生相 对剥 夺 感,监狱减刑环境和自身认知失调等主要因素会对此产生影响。 2 与正性刺激相比,有较高相对剥夺感的服刑人员对负性情绪刺激产生了注意偏向。 比起同等刑期的其他服刑人员,相对剥夺感服刑人员表现出显著的注意偏向。 3 高相 对剥 夺感 服刑 人员 对悲 伤、 愤怒 情绪 刺 激有 明显 的注 意偏 向, 对高 兴 情绪 刺 激产生了注意逃避。 4. 高相对剥夺感服刑人员对负性情绪的注意偏向主要产生在认知加工前期。 关键词 :服刑 人员 相对剥夺感
6、情绪信息 注意 偏向 点探测范式 _ II Abstract Since the Amendment 8 of Criminal Law of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ok effect, it have great influence to the prison system. Among them, the changes of the Commutation has lead to lots of pressures of prisoners. So as to affect the supervision of prisons. Know
7、as a special group in society,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desire to study violent crime through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aspects.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ve deprivation of prisoners,and attentional bias of prisoners who have relative deprivation. Through the probe detection task, we want
8、 to find the attentional bias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emotional information in prisoners who have relative deprivation.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 The first study was designed to wether the Amendment 8 of Criminal Law have lead to the relative deprivation of prisoners, if the answer is s
9、ure,how does it happened. The method of the first study wer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e second study was designed to whether prisoners who have relative deprivation are more vigilant to negative emotion. And what is the the trait and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the attentional bias to emotional in
10、formation in this prisoner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are: 1Compare sentences were prolonged prisoners who had judged after May 31 in 2011 and the same judges prisoners judged before that time, the Commutation of prisons and sognitive dissonance lead to relative deprivation of the former one. 2A
11、 bias to direct attention toward negative emotional cues and away from positive emotional cues exists in prisoners who have relative deprivation. Compared to other same judges prisoners, prisoners who have relative deprivation exist attentional bias. 3A bias to direct attention toward sadness and an
12、ger emotional cues and away from positive emotional cues exists in prisoners who have relative deprivation. 4Attentional bias to negative emotion exists in prisoners who have high level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at occur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Key Words: Prisoners Emotion Inf
13、ormation Attentional Bias Relative Deprivation Dot-probe task _ III 目 录 1 绪论 . 1 1.1 研究的 缘起 . 1 1.2 研究的 背景 . 1 1.3 刑法修 正案( 八) 实施 后给服 刑人员带 来的影 响 . 2 2 文献综述. 3 2.1 相对剥 夺感理 论 . 4 2.1.1 相对 剥夺感 产生的 原因 . 6 2.1.2 相对 剥夺感 的影响 . 8 2.2 相对剥 夺感与 情绪注 意偏向 的研究 . 8 2.2.1 相对 剥夺感 与情绪 的研究 . 8 2.2.2 现有 研究的 不足 . 9 2.3 情绪
14、与 注意偏 向 . 9 2.3.1 情绪 注意偏 向理论 . 10 2.3.2 情绪 信息注 意偏向 研究范 式. 11 2.3.3 注 意偏向 的特点 . 13 3 研究意 义与研 究目的 . 13 3.1 研究 意义 . 13 3.2 研究目 的. 14 3.3 问题提 出. 14 3.4 研究思 路. 15 4 研究一 :关 于 刑法修 正案 (八 ) 颁布后 服刑人 员相对 剥夺感 的调查. 15 4.1 研究 目的 . 15 4.2 研究 假设 . 15 4.3 研究 对象 . 15 4.4 研究 方法 . 16 4.4.1 开放 式问卷. 16 4.4.2 访谈 法 . 16 4.
15、4.3 调查 结果 . 16 4.5 结果分 析. 17 4.6 讨论 . 18 5 研究二 :相对 剥夺感 服刑人 员对情 绪信息的 注意偏 向特点 . 19 5.1 研究目 的. 19 _ IV 5.2 研究假 设. 19 5.3 研究对 象. 19 5.4 研究方 法. 19 5.4.1 实验 设计 . 19 5.4.2 实验 仪器 . 19 5.4.3 实验 材料 . 20 5.4.4 实验 程序 . 20 5.4.5 统计 处理 . 21 5.4.6 统计 分析 . 21 5.5 讨论 . 23 6 总的讨 论与总 结. 23 7 研究的 局限与 展望 . 24 8 总的结 论 .
16、25 9 针对监 狱工作 提出的 对策与 建议 . 25 9.1 调整教 育模式 . 25 9.1.1 集体 教育和 个别教 育相结 合. 25 9.1.2 加大 帮教的 力度 . 25 9.2 认知调 节. 26 9.3 加强 监狱心 理咨询 与矫治 的工作 . 26 9.3.1 加强 心理咨 询与矫 治工作 的硬件 设施 . 26 9.3.2 加 强专业 化队伍 建设 . 26 9.4 完善 服刑人 员的奖 惩制度 . 27 参考文献 . 28 附录一 实验 图片 . 31 附录二 调查 问卷 . 32 附录三 工作日 记. 33 致谢 . 35 _ 1 刑 法 修 正案 (八 ) 对服
17、刑人 员心 理的 影响 服刑人员相对剥夺感与情绪注意偏向特点研究 1 绪论 1.1 研 究 的 缘起 2012 年暑 假, 在导 师张 雯老 师的 带领 下, 我们 在山 东省 某监 狱进 行了 服刑 人员 挫折 心 理预防和干预的项目,与其中的一位服刑人员的谈话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他是一位因 为犯 了 故意 杀人 罪 而被 判死 刑缓 期 两年 执行 的服 刑 人员 ,在 我带 他去 做 沙盘 心理 辅导 之 前,他和我交流不多。但沙盘游戏结束后,他流下了眼泪。接下来的时间,他和我说起了 2011 年 5 月刑法修正案(八) 执行后,他们新判决的的犯人和之前犯人的比较,同样 的罪行同样是
18、判决死刑缓期执行,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后来判的服刑人员实际要在监狱 里多待十年,这是由于按新法规他是被限制减刑的那类情况。因为我当时还没有关注这方 面的法律,十年这个数字着实让我吓了一跳。接下来我就去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发现确实 存在这个问题。 在和更 多的 服刑 人员 进行 心 理健 康访 谈间 隙时 ,我 和 他们 提起 了关 于 刑法 修 正案 (八 ) 中 的一 些问 题, 发现 不同 时期 入狱 的服 刑人 员, 各执 一词 ,我 便开 始产 生了 好奇 。 我根据这种和其他人比较而产生的负性心理,顺藤摸瓜,找到了有关“相对剥夺感”的理 论。发现近年来,相对剥夺感得到了各个社会学科的重
19、视,而服刑人员作为比较特殊的主 体, 这方 面的 研 究还 比较 少。 尤其 是 在 刑法 修 正案 (八 ) 颁 布以 后 ,有 关规 定带 来的 刑期的变化给服刑人员心理产生影响的具体的研究也还没有见到。那么服刑人员的这种心 理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基于以上思考 ,本研究试图探讨因此而刑期延长的服刑人员与其他服刑人员相比,产 生相对剥夺感的情况及其有关影响因素,在有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有明显 相对剥夺感服刑人员对负性情绪的注意偏向,即,与其他同判决刑期的服刑人员相比,他 们在负性情绪信息上的注意偏向会比较显著,本研究试图探索有关原因,以便为有针对性 地进行相应
20、心理辅导提供参照依据。 总之,在理论上,本研究的意义体现在可以丰富相对剥夺感领域特殊群体的研究,丰 富情绪信息注意偏向领域的研究;而在实践上,会有助于对监狱内产生明显相对剥夺感的 服刑人员进行认知等方面的心理引 导,通过把握其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和产生机制,以 及它的演变规律,建立合理的引导模式。通过疏导这类服刑人员的心理,有助于他们在监 狱的安心踏实改造,有助于防止服刑人员将来出狱后报复社会的心理,而是以积极心态重 新做人,同时也有助于减轻监狱管教干警工作上的压力,对建设和谐社会也是非常有帮助 的。 1.2 研 究 的 背景 2011 年 2 月 25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刑法 修正案 服刑人员 心理 影响 相对 剥夺 情绪 注意 偏向 特点 研究 博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