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醉翁亭的导游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安徽醉翁亭的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醉翁亭的导游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安徽醉翁亭的导游词安徽醉翁亭的导游词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就不得不须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学问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安徽醉翁亭的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安徽醉翁亭的导游词1安徽省滁州琅琊山上因为有了醉翁亭,使得这座原本一般的山著名于世。从亭中流淌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爷爷这千古名句,成为一个传奇的旅游胜地。今年秋季的一个双休日上午,妈妈带我去了一趟琅琊山游玩。早晨,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似乎被清水洗过一样。在驶往琅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加上导游阿姨风趣幽默的话语,更
2、增加车内明喧闹气氛。从南京到滁州琅琊山的路途并不远,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便到达琅琊山下。下车后,导游阿姨领着我们走过古朴的山门牌时,我望见“琅琊山”三个大字苍劲而飘逸,从导游阿姨嘴中得知,这三个字和醉翁亭三个字,都是大文豪苏轼爷爷的真迹,这字真美丽,苏爷爷不仅写了一手好文章,也写得一手好字。我们沿看蜿蜒的石板路走着,路两旁是挺立的参天大树,一棵棵大树像一位位威猛的解放军战士,守护着浓荫青翠的琅琊山,这些大树像披了件绿色外套,一片连着一片的绿,仿佛把四周的空气都给染绿似的。走了没一会儿,我最终看到了憧憬己久的醉翁亭。醉翁亭占地1000平方米,整个亭子像一只即将腾飞的白鹤,亭子依山傍水,亭台小巧新
3、颖,澄澈的溪水声,树上乌儿的鸣叫声,给醉翁亭一种幽静的韵味。导游阿姨告溯我,当年,欧阳修被朝延贬到滁州时,他特殊宠爱琅琊山的灵气。常常在办完公务后,他便到山上来游玩。一天,欧阳修和一位和尚下棋,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他和老尚以及在旁边观看下棋的人,被这场大雨浇成落汤鸡。于是,有人提议在这里兴修一个亭子,这样即可以避雨,也前来该处游玩的人供应休息的场所。不久,当地人在便在山上建了一座亭子,亭子建好后,取个什么好名字让当地人犯了难。一天,欧阳修喝醉洒后来到这里,他醉熏熏地望着亭子深思一会后,为这座亭子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他那篇喜闻乐见的醉翁亭记。我站在亭子西侧的宝宋斋,望着室内两块石碑上,镌刻的醉翁亭
4、记全文。此时,我心中有种想喝酒的冲动,想知道当时欧爷爷是如何在醉酒下,写出这篇传世之作的。回家路上,琅琊山上古树,小桥,溪水,亭阁和寺庙等,构成了一幅醉翁亭的山水画卷,留在我的记忆里。安徽醉翁亭的导游词2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它和丰名亭都因镌有欧阳修文、苏东坡字而闻名。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是当时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特地为欧阳修而建。当时,欧阳修因在朝得罪了左丞相等,被贬至滁州任太守后,常在此饮酒赋文,智仙特为他建立了这亭子。欧阳修自称“醉翁”,便命亭为醉翁亭,并作了传世不衰的闻名散文醉翁亭记。醉翁亭四周的台榭建筑,独具一格,意趣盎然。
5、亭东有一巨石横卧,上刻“醉翁亭”三字,亭西为宝宋斋,内藏高约2米,近1米,刻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两块,为稀世珍宝。亭西侧有古梅一株,传为欧阳修手植,故称“欧梅”。亭前的酿泉,旁有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澄澈见底。再往西行,可观“九曲流觞”胜景。从醉翁亭西南方上行1公里许,便是琅琊寺。琅琊寺是我国东南名刹,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唐代宗赐名“宝应寺”,宋代易名“开化禅寺”。后因山名相沿,称“琅琊寺”。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大雄宝殿为寺内主要建筑,宏伟壮丽,殿前院落中心有明月池,池上一
6、拱桥曰明月桥,池北有一舍为明月观。大雄宝殿后有藏经楼,相传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回来,有一部经书藏在这里。从楼右侧下,可抵园,园中翠微亭尤为新颖。明月观后有三友亭,因亭旁有松、梅、竹“岁寒三友”而得名。由琅琊寺东南偏门出便见南天门与无梁殿。无梁殿建在山腰,背大山,面对南天门,它无一木梁,全系砖石结构,故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著称。登上山顶南天门,这里可远眺长江和江南诸峰的雄姿,近瞰绿荫如盖,云雾缭绕,溪水潺潺,清幽俊秀的琅琊山自然风光,令人沉醉。从今下山向北,是一片巨石林立的山坡,这里有归云洞和石上松等景点。安徽醉翁亭的导游词3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寂的凉亭。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四面环山的亭园
7、却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安静。这里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波潺流,环境非常美丽。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的欧阳修立像,神态安详。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离亭不远,有泉水从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让泉水温度终年改变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摄氏度。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泉”。二贤堂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三间劈山而筑
8、的瓦房,隐在绿树之中,肃穆高雅,这就是“二贤堂”。在二贤堂我们见到的对联是:驻节淮南关切民癀;留芳江表济世文章。二贤者,欧阳修和王元之是也。欧阳修自不待言,王元之,即王禹偁,宋初文学家,一生刚直敢言。滁州在宋代属于淮南路,欧王二人都曾在滁州做过太守,欧是江南西路人(江南又被称为江表),故有此名句。“癀”,疾苦之意。二贤堂,初建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当地人士为纪念滁州前后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原堂已毁,现堂为建国后重建。堂内有二联,一曰:“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二曰:“醒来欲少胸无累,醉后心闲梦亦清”对两任太守皆因关切国事而贬谪滁州
9、愤愤不平,又为两位太守诗文教化与民同乐深表钦敬。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市)人,是我国北宋时期闻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贫寒,资性敏悟,勤奋苦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谏官,又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要职,因参加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而遭贬,当过滁州太守。在文学上欧阳修以韩愈为宗,力扫晚唐五代文学的奢侈之风,提掖了王安石、苏轼等一大批精英。中国文学史上闻名的“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北宋就占了六家。且除欧阳修本人以外,其余五家都出自欧门。欧阳修不仅成就非凡,而且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安徽 醉翁亭 导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