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十篇.docx
《2022年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十篇.doc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十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十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经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老师的语言表达实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教学内容:一年级第一学期 P47页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懂得可用1120各数的组成,计算十和几的加法2、智能目标:(1)能口述十加几的加法的思索过程(2)会计算十加几的加法(3)培育学生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实力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教学重点:驾驭“十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领悟“十和几”加法
2、的思索方法教学关键:加强直观、理解算理、培育迁移和创新实力教具打算:配套投影片、自制投影片、口算卡片、小棒、音乐磁带教学模式:“参加互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引发爱好,激发求知欲)打算1、师:小挚友,今日小白兔和我们一起学本事,咱们比一比,看谁本事学得好。(出示小兔子图)策略说明:新课之前,得用一年级学生天真、求知欲强的好胜心理,让小动物进课堂,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参加意识,使课堂教学进入“参加互动”状态之中。2、口答卡片(指名口答)(1)1个十和3个一合成口3个一和一个十合成口(2)1个十和2个一合成口2个一和一个十合成口2个十是口揭题师:小挚友算得真棒,今日我们就用
3、这些学问来学习新的本事。出示课题:策略说明:从20以内数的合成入手,并用卡片口答的方式,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原理,作好学问铺垫,为进入学习创设了有利的条件。点评: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新授内容的负担,老师支配了20以内数的组成。要求学生娴熟口答。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笔算实力、笔算速度起到重要作用。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纳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小动物进课堂,引发学生学习爱好,激发学生参加意识。使全班学生在开课后快速地和小动物参加到教学过程中去。二、探究阶段(指导学法,内化学问)探究1、投影出示主题图(1)视察(师边演示边说:一只大白兔从左往右推来10个白方块一只小白兔从右往左推来3个红方块并用教棒画一个
4、集合围示意)(2)口述主题图(要求用三句话)生:左边有10个白方块,右边有3个红方块,一共有几个方块?(3)怎么计算呢? 生答师板:10+313问:10加3等于13,你是怎么想的?(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所以10加3等于13)(4)看了这幅图,你还能列出一道加法吗?(师再演示主题图,先出示3块,再出示10块,并用教棒画集合圈)生依据师的意思口述并列式:3+1013师:3十10等于13,你又是怎么想的?师:对呀!我们其实还是想: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所以3+1013,当然也可以这样想: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策略说明:为了直观、生动地驾驭几加十的计算方法,老师采纳电化媒体:
5、拉片式投影,“小兔子推方块”变得立体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加学习中去。师生通过共同探讨,互动进行学问迁移,获得十加几的计算方法。2、投影出示三角形图师:请你看三角形图,数一数,轻声说三句话,并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同桌轻声说静静话,然后请一组同学汇报)师依据生答板书:10+2122+1012师指算式问:这两道加法算式的答案都是12,你是怎么想的?(生答,师小结)对呀,这两道题我们都可以这样想: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策略说明:再次利用三角形图直观演示,给每一位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机会,通过讲讲、练练、想想逐步得出十加几的计算方法,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即重视了学生语言
6、实力的培育,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归纳师:你们看,这几道加法算式中有一个数是一样的,是几?(10)另一个数是几?(指3、2)。这就是我们今日学的新本事:十和几的加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这样想:十加几或几加十就得到十几。策略说明:通过多种形式,富有童趣的练习,并用师生对口令、说静静话等方式使学生留意力集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促进了学生对新学问的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利于形成技能。点评:老师能以学生实际动身,抓住重点,紧紧围绕20以内数的合成,再借助于三角形图直观演示。做到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因人而异,让学生有信念地说;详细引导,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说,使学生学得敏捷、学得扎实,师生共同参加教学活动。
7、三、运用阶段(加强练习,诱发参加)巩固1、摆小棒,说算式师:请你跟我这样摆。生:我就跟你这样摆。师:左边放10根小棒,右边放5根小捧:一共有几根小棒?生摆:生说:算式是10+515。(交换位置,方法同上)2、题组练习(投影)10+9=口 10+8=口 10+7=口9+10=口 8+10=口 7+10=口先同桌说静静话,再一组一组汇报3、口答卡片10+5口 10+6口 0+10口 1+1口4+10口 1+10口 10+10口 10+1口策略说明:通过各种形式、富有童趣的练习,促进学生对新学问的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利于形成技能。深化4、嬉戏:漂亮的大森林(1)投影出示情景图(漂亮的大森林)师:这是
8、一片漂亮的大森林,森林里有四位很有才智的树爷爷(边说边出示四棵大树)他们要考考小挚友本事学得怎么样?(2)宣布竞赛规则请你们每个组举荐5位小挚友作代表出来竞赛,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对。(3)听音乐起先竞赛。(4)师讲评,优胜组成“”。10+1 7+10 8+10 5+109+10 10+8 1+10 9+1010+5 3+10 10+3 10+02+10 10+2 10+6 4+106+10 0+10 10+4 10+75、课堂总结(1)今日我们学了什么新本事?(十加几的加法)(2)在计算时,10加几或几加10是十几。策略说明:在美丽的音乐声中,在漂亮的大森林里,即学到了本事,又陶冶了情操,
9、这是老师细心设计的“点睛”之处。使全体学生群体互动、共同参加,学生的创新实力和创作性思维又一次得到了培育。点评:最终的作业设计新奇、难易适度、具有坡度、留意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能让学生在美丽的音乐声中,在漂亮的大森林里,即学到了本事,又陶冶了情操,学生的创建实力和创作性思维又一次得到了培育。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化小学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051页例5例6教材分析:简洁的计算这节课是相识人民币这部分的其次课时,教材在相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它们的十进制关系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动身。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
10、解和驾驭人民币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洁的换算。(2)相识用两位小数表示商品价格的形式,知道用元作单位标价的方法。(3)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以及归纳概括实力。过程与方法经验人民币元和角之间换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育学生节约用钱、疼惜人民币的良好习惯。重点:驾驭人民币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并运用小数表示商品价格。突破方法:组织学生通过视察、探讨等活动来突破。难点:在熟识人民币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进行简洁的换算,培育学生的推理实力。突破方法:让学生置身于实践活动中来体会换算方法。
11、人民币和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我国又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很多家长喜爱带孩子上超市并让他们在肯定范围自由选购自己喜爱的商品,让很多学生较早有了钱的概念,会看价格标签,部分学生甚至有了实际购物阅历,因此,这节课设计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借助学生已有学问和阅历,又好又快的进行学习。1。从复习旧知入手,帮助学生牢牢地记住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以便轻松地突破元和角之间的换算难点。2。创设情景,到超市里购物,出示商品及价格标签,在学生回忆平常看到的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同时,通过已经知道价格表示方法的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体现学生
12、的自主学习。3。人民币的计算离不开购物,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完成简洁的加法计算。通过选购不同商品,须要不同的付钱方法,深刻体会进率()的换算,让学问在操作中得以内化,学生学了也不易遗忘。4。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刚好的反馈学生驾驭学问的状况。5、最终一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习的学问,阅读学习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让所学的学问清楚化。一、复习引入:简要的回顾上节课的学问,人民币的分类,及1元=10角,1角=10分重要的关系后出示几道单位换算的题目。意图是让学生能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及为本节课的做好铺垫。在这一环节学生做得不错,似乎表面上大部分都会做。因此就很简单进入下一个环节。二、
13、联系生活,阅历转换学问1、教学1元2角先用课件出示一张1元钱和一张2角钱,让学生相识这表示多少钱?再和学生一起玩换钱的嬉戏,你用老师打算的零钱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表示出一元二角钱。学生依据生活阅历说出了多种换法。接着又让学生换算1元2角=()角,12角=()元()角。最终再用课件出示类似的人民币的转算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生新知。2、创设生活情境,相识商品标价用课件创设学习情境,走进超市相识商品标价。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前面表示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角,其次位表示分。三、巩固练习有一道练习题是拿出买每件东西要付的人民币。我课前为学生打算了一盒子零钱,让学生亲自动手用真钱表示要付的钱。学生集思广
14、益,拿法多种多样,较好的巩固了人民币的换算这一学问点。四、学问整理一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实力有限,不会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学问。于是我用课件出示学习小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学问点。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学问点,让思路更清楚。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课题:相识乘法(说课)作者:长沙市芙蓉区长铁四小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简析:教材的第一道例题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通过求一共有几只兔和一共有几只鸡的实际问题列出两道连加算式,引导学生从3个2相加和4个3相加的角度理解连加算式的特征,为教学乘法的意义作打算。例题后的“试一试”,接着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相识,并让学生留意到3个5相加和
15、5个3相加的的数是相同的。其次道例题在相同数连加的基础上教学乘法,包括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还可以用乘法算”是例题的重点。例题后的“试一试”既要用加法算 ,也要用乘法,教材指引学生把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想想做做”中的18题由看图找几个几再列加法算式最终列乘法算式,到干脆列乘法算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目标:1、 使学生初步相识乘法的意义,知道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洁。2、 能依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 培育学生细心视察的习惯。教学重点
16、:初步相识乘法和改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怎样改写乘法。教学打算:CAI设计理念:这节课,我将教材进行了肯定的处理,把“相识乘法”创设在一个童话情景中,并将乘法意义的两个内涵:在几个相同数相加时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式往往比加法算式简便。分开突破,不增加学生的难度与负担。整节课营造出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练习设计的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开放性题趣味十足,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实力。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首先提出:“小挚友都相识小红帽吗?”让学生回忆起童话故事,从而调动学生的爱好,因为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和主动性肯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爱好,现实的,好玩的,具有
17、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简单激活学生学习的愿望。紧接着,创设情境,“数学课上老师也带小挚友来看看小红帽的家。”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环境,创设生动好玩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所以在导入部分中,我依据儿童心理,喜爱玩,喜爱小动物,卡通人物。时时调动着学生的主动性并且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老师都是用一个完整的情境贯穿始终。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供应现实好玩的学习背景,把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阅历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状况呈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你要把孩子引导到新的地方,你首先得知道孩子现在所
18、处的位置。”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阅历。对学生来说,数学学问并不是“新学问”在肯定程度上是一种“旧学问”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很多数学学问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阅历的总结与升华。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动身,与教材的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学问。而乘法和加法是有亲密联系的,驾驭了加法就具备接着学习乘法的条件。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识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少,显得比较生疏。为此,在教学中设计了“小鸡”,“小兔,“鸡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列出几个相同的
19、数连加的算式,并让学生通过视察,仿照说出很多相同的数连加的算式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实力。设计“鸡蛋”这一问题情境,首先是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实力,为学习乘法扫除障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培育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新课标中对计算的要求不再是以前的又快,有准,而是看准的方法多,即“算法多样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解决问题的渴望去学习新学问,形成新技能。学生依据“鸡蛋图”分别列出了3个5相加(横着看的),5个3相加(竖着看的)的连加算式。甚至也会有学生斜着看来列算式,或6个6个的看等等各种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也记忆深刻。我在教学中,在新授中
20、让学生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外,在练习中,并出现了“5+6+6”这类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通过比较,从而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相识把感性相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巩固概念。紧接着我设计了小红帽过生日的情境,来一个人要两支筷子,来50个人要打算多少支筷子?学生中大多数用乘法,我提问;“为什么不用加法呢?”学生都感受到太长了,麻烦。从而将乘法的意义突破。新课标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练习设计中,老师遵循由浅入深教学的原则,由基础题到提高题。首先让学生看一副图,说出是几个几相加,并列出加法算式,再依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过渡
21、到看到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最终提高到看一幅图干脆列乘法算式。最终,老师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题。让学生在开放性题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有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从而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实力。“2+3+5+5”这一题,刚起先学生会以为它没方法改写成乘法算式,因为它不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但通过自己的探究,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使学生知道先算出2+3=5,这样就变成3个5相加,从而可以改写成35,53;接下来“3+3+6”这道算式就可以变成2个6相加的加法算式,进而可以改写为26,62的乘法算式,同时“3+3+6”这道题可以把6拆成两个3使原来的加法算式变为4个3相加,可列出34或43的
22、乘法算式:最终是一道字母题:A+A+A+A。其目的都是为了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而再一次的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总之,把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相识发展水平和已有学问阅历基础上,有利于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真正理解并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阅历,有利于老师发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后感受:学生的主动性比较高,大部分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当然也有学生还出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我觉得对于这节课,应允许学生出现这种状况,因为学生的接受实力不同,有的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更能在新知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有的学生当堂课不明白,说不定回到家却突然知道了,后知后觉。一年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一年 级数 学说 模板 锦集十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