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2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2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2含答案.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理科综合试卷第 1页(共 42页)理科综合试卷第 2页(共 42页) 绝密启用前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F19 Na23S32Cl35.5As75 Cl35.5I127Sm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
2、有关。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某种HATPase 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 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 H。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 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 变。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 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
3、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 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HATPase 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 + 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 发挥作用导致 + 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 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 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 + 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
4、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 下列四个实验。 () 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11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或B.或 C.或D.或 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 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 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 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 A.
5、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 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 A N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毕业学校_姓名_考生号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 理科综合试卷第 3页(共 42页)理科综合试卷第 4页(共 42页) (
6、) A. 3 3 g He含有的中子数为1 A N B. -1 1 L 0.1 mol L磷酸钠溶液含有的 3 4 PO 数目为0.1 A N C. 227 1 mol K Cr O被还原为 3+ Cr转移的电子数为6 A N D.48 g 正丁烷和 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 A N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150 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 与 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WX B.常温常压下,Y 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10.
7、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 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 液分层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 2 CO的 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 产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 中滴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 浑浊 D 向盛有 3 FeCl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 铁粉,充分振荡后加 1 滴KSCN溶 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 颜色不变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向 4 CuSO 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44 ZnCuSOCu+
8、ZnSO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2232 Ca(OH)COGaCOH O C. 22 Na O 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222 2Na O2Na OO D. 向 2Mg OH 悬 浊 液 中 滴 加 足 量 3 FeCl 溶 液 出 现 红 褐 色 沉 淀 2332 3Mg(OH)2FeCl2Fe(OH)3MgCl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 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 a 和 b 分别为 1 T 、 2 T 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
9、对应的 sp K 的关系为: spspspsp KmKnKpKq C.向 m 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2 Na S固体,溶液组成由 m 沿 mpn 线向 p 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 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 q 沿 qp 线向 p 方向移动 13.分子式为 C4H8BrCl 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8 种 B.10 种 C.12 种 D.14 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2019年1
10、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 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理科综合试卷第 5页(共 42页)理科综合试卷第 6页(共 42页) ABCD 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 140 121 4 HHe+2 e+2v 已知1 1H 和4 2He 的质量分别为 P 1.0078um 和 4.0026um , 2 1u931MeV/ c ,c 为光速。在 4 个1 1H 转变成 1 个4 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 A.8 MeV B.16 Me
11、V C.26 MeV D.52 MeV 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 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 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3 ,重力加速度取 2 10m/s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 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 A.150 kg B.100 3 kg C.200 kg D.200 3 kg 17.如图,边长为 l 的正方形 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 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 O,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 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已知电子的比荷为 k。则从 a、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
12、度大小分 别为 () A.1 4 kBl , 5 4 kBl B.1 4 kBl ,5 4 kBl C.1 2 kBl , 5 4 kBl D.1 2 kBl ,5 4 kBl 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 等于动能 k E 与重力势能 p E 之和。取地面 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 总 和 p E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 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 加速度取 2 10m/s 。由图中数据可得 () A.物体的质量为2 kg B. 0h 时,物体的速率为 2 20 m/s C. 2 mh 时,物体的动能 40 J k E D.从地面至 4 mh ,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 19.
13、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 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 用 v 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 v-t 图像如图(b)所示, 1 t 和 2 t 是他落在倾斜雪道 上的时刻。则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 毕业学校_姓名_考生号_ _ 理科综合试卷第 7页(共 42页)理科综合试卷第 8页(共 42页) () 图(a)图(b) 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 D.竖
14、直方向速度大小为 v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20.静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 M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N 为粒子运动轨 迹上的另外一点,则 () A.运动过程中,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B.在 M、N 两点间,粒子的轨迹一定与某条电场线重合 C.粒子在 M 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 N 点的电势能 D.粒子在 N 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 21.如图,两条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导轨电阻忽略不计。 虚线 ab、cd 均与导轨垂直,在 ab 与 cd 之间的区域存在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 磁场。将两根相同的
15、导体棒 PQ、MN 先后自导轨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两者始终 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已知 PQ 进入磁场时加速度恰好为零。从 PQ 进入磁场开始 计时,到 MN 离开磁场区域为止,流过 PQ 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BCD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5 分)如图(a) ,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 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 50 Hz 的交流电源,纸带等。 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
16、板间动摩擦因数 (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重力加速 度 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 a 表示) 图(a) (2) 某次实验时, 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 30。 接通电源。 开启打点计时器, 释放铁块, 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 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 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 出)。重力加速度为 9.8 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图(b) 23.(10 分)某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硅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向电 压 U 与温度 t 的关系,图中 1V 和 2V 为理想电压表;
17、R 为滑动变阻器, 0 R 为定值电 阻(阻值100 );S 为开关,E 为电源。实验中二极管置于控温炉内,控温炉内的 温度 t 由温度计(图中未画出)测出。图(b)是该小组在恒定电流为50.0A时得 到的某硅二极管 U-t 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理科综合试卷第 9页(共 42页)理科综合试卷第 10页(共 42页) 图(a) (1)实验中,为保证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为 50.0A,应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电压表 1V 的示数为 1 U mV;根据图(b)可知,当控温炉内的温度 t 升高 时,硅二极管正向电阻(填“变大”或“变小”),电压表 1V 示数 (填“增大”或“减小”),此时应将 R
18、的滑片向(填“A”或“B”)端移动, 以使 1V 示数仍为 U1。 (2)由图(b)可以看出 U 与 t 成线性关系,硅二极管可以作为测温传感器,该硅 二极管的测温灵敏度为 U t 3 10V/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图(b) 24.(12 分)如图,两金属板 P、Q 水平放置,间距为 d。两金属板正中间有一水平放置 的金属网 G,P、Q、G 的尺寸相同。G 接地,P、Q 的电势均为( 0)。质量 为 m,电荷量为 q(q0)的粒子自 G 的左端上方距离 G 为 h 的位置,以速度 v0平行 于纸面水平射入电场,重力忽略不计。 (1)求粒子第一次穿过 G 时的动能,以及它从射入电场至此时
19、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大小; (2) 若粒子恰好从 G 的下方距离 G 也为 h 的位置离开电场, 则金属板的长度最短应 为多少? 25.(20 分)一质量为 2000 kgm 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过程 中,司机突然发现前方100 m处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所受阻 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可简化为图(a)中的图线。图(a)中, 1 0 t时间段为从司机发 现警示牌到采取措施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所受阻力已忽略,汽车仍保持匀 速行驶), 1 0.8 st ; 12 tt时间段为刹车系统的启动时间, 2 1.3 st ;从 2 t时刻 开始汽车的刹车系统稳定工作,直
20、至汽车停止,已知从 2 t时刻开始,汽车第1 s内的 位移为24 m,第4 s内的位移为1 m。 (1)在图(b)中定性画出从司机发现警示牌到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后汽车运动的v t 图线; (2)求 2 t 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3)求刹车前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及 12 tt 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从 司机发现警示牌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约为多少(以 12 tt 时间段始末 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替代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图(a)图(b) 26.(13分)立德粉 4 ZnS BaSO (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
21、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 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 灼烧立德粉样品时,钡的焰色为(填标号)。 A.黄色B.红色C.紫色D.绿色 (2)以重晶石(BaSO4)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 毕业学校_姓名_考生号_ 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 理科综合试卷第 11页(共 42页)理科综合试卷第 12页(共 42页) 在回转炉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为。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 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 2 CO 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 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且水溶性变差
22、。 其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填化学式)。 沉淀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成品中 2- S 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称取 gm 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 -1 25.00 mL 0.1000mol L 的 2 IKI 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 暗 处 反 应 5 min , 有 单 质 硫 析 出 。 以 淀 粉 为 指 示 剂 , 过 量 的 2 I 用 223 1 0.1000mol L Na S O 溶液滴定, 反应式为 22 22346 I2S O2IS O 。 测定时 消耗 223 Na S O 溶液体积 mLV 。终点颜色变化为, 样品中 S2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理科 综合 全国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