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关于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化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打算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94、95页上的内容2、教材分析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洁的统计图表学问,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相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洁的统计表,并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
2、并回答简洁的数学问题。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和上一册相比,最大的改变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每一格代表2个单位或者多个单位。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应当比较感爱好。3、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初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3)过对学生身边好玩事例的
3、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实力。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相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二、说教法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实际操作发觉法。让学生亲身参加测量体重的活动中,通过小组沟通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
4、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相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主动组织学生人人参加,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推断实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2、沟通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相互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1、收集数据(1)我给学生供应了学生喜爱的动物卡片,要求学生记录喜爱各种动物的人数,学会统计喜爱每种动物的学生数,并教给学生简洁的整理数据的方法。(2)依据喜爱动物的学生数,制成统计图。目的是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知格子
5、不够时,发生了冲突怎么办?2、学习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3、练习。我支配了两个练习:(1)课件出示P96第1题,让学生依据图中的信息完成统计图。(2)、完成。P97第2题,天气状况与我们的生活亲密相关。(课件出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的气象标记。)这几种气象标记谁相识?说给大家听一听。再学生完成统计图。五、教学反思: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敬重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关注学生的阅历和爱好,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感爱好的卡通素材引入新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
6、受到统计的必要性,给予抽象的教学学问于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玩得快乐,学得舒心。数学课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教学内容:有几块积木”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洁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初步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3在数出得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养成教化训练点: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独立思索的习惯。教学重点:能依据详细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依据详细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教具打算:课件、练一练第三题的房子
7、和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一、动手画一画1. 每行画4个圆形,画5行。2. 每列画5个圆形,画4列。(同桌相互检查画的结果)二、提出问题1. 想一想,写在本子上。2. 全班沟通。三、尝试解答独立完成。全班沟通,你是怎么想的?乘法算式是四、视察积木1. 说说你是从哪个角度视察积木的?同桌沟通不同方法:横着看 竖着看2.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有几块积木吗?57=35(块) 75=35(块)3. 全班沟通。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一、干脆导入师:同学们,今日我们起先学习其次单元视察物体。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视察?生:视察就是用眼睛细致的看。师:说的真好!视察就是让我们用眼睛细致的来看一看。板书课题。二、探究新
8、知1、出示课本情境图1师:调皮和笑笑他们也正在学习这一课,一起来看,(齐读:从不同的方向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细致视察,小霞和小宇他们是怎么视察的?生:小霞在储钱罐的前面视察。师:小霞看到了什么?生:小霞看到了小兔子的眼睛、耳朵。生:看到了小兔子的脸。(出示小霞说的话。)师:小宇怎么视察的?生:小宇在储钱罐的侧面,看到的小兔子的始终耳朵。师:为什么只看到一只耳朵?生:另一只耳朵被拦住了。2、拿出一个储钱罐,模拟小霞和小宇进行视察。出示:换一个方向看一看,说一说。生上来视察,说:我站在储钱罐的后面,看到了小兔子的尾巴。师:为什么老师在储钱罐的后面却看到了小兔子的眼睛?生:老师的个子高,那是从
9、上面看到的。师总结:我们在视察物体时,眼睛要与平视视察的那个面,要不然看到的就不是这个面,视察的就不精确了。出示课本图2,小霞看到的是那幅图?生独立说一说。3、小组视察出示课本图3.(1)分小组:前后桌两人一组。(2)视察要求:拿出储钱罐放在桌子上,先各自说一说你再上面位置看到了上面形态;两人在互换位置,进行视察。(3)小组视察,说一说。师:同一个物体,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形态不同?生:因为我们站的位置不同。师总结:我们视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态也有可能不同。三、课堂练习独立完成课本19页1、2、3、4小题。第4题:有部分学生有困难。选一个学生当猫交警做出手势,让班里的其他孩子进行视察。四、课堂小
10、结今日,你学到了什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乘加、乘减”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中的一个内容,它编排在“乘法的初步相识”和“25的乘法口诀”之后,让学生通过乘加乘减的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口诀。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教材通过“小熊掰玉米”这一主题图,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敬重学生,注意发展,使之做数学”的教学理念。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化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是一个现实的阅历、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它注意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
11、维实力,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活动,使学生思维活跃,爱好盎然。本节的“乘加、乘减”是让学生能提出数学问题、找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结算出结果。在设计本课中,我力求在“算”与“用”教学的结合点上有所突破。通过视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乘加、乘减式题,试想体现以用引算的做法。当得出乘加、乘减式题后,要让学生刚好感知算式与实际背景问题的联系,真正理解式题的含义(“几个几多几”或“几个几少几”)。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通过图与式的结合来探究算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相识和1-5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
12、口诀娴熟计算。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已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同时也有肯定的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实力。但是对于既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或减法的计算是首次接触,在计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依次不正确的现象。1、学生能在详细情境自主解决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2、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提高个人类比、迁移实力及求异思维实力,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1、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2、驾驭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乘加、乘减试题的计算方法。多媒体教室、小黑板(一)激情导课:1、
13、师生谈话:师:这段时间我们在学习什么?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称号后面的数叫什么?师:今日我们接着学习有关乘法的学问。师:看大屏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生答)乘加是什么意思?(生答)乘减呢?(生答)一年级我们学过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说加减混合运算的依次?(生答)有小括号又该怎么计算?谁能大胆的来揣测一下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生答)2、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过渡:看来我们已经驾驭了2、3、4、5的乘法口诀,那我们大家有信念用我们学过的学问来验证刚才大家的揣测吗?(生答)老师期盼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二)民主导学1、老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出
14、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很多的数学学问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找寻须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立刻有3人。)老师:细致视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当怎样解决呢?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乘法算式:34=12(个)加数相同我们可以干脆用乘法计算。2、自主探究,合作沟通1、 教学例5(1) 过渡:细致视察有什么改变,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干脆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探讨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 小组合作学习(3) 汇报沟通。方法1:依据每匹小木立刻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
15、个)。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立刻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4) 引导视察算式。老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5)小组探讨: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思索: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小组探讨、回答老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3、老师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看图列算
16、式。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三)检测导结1、练习十二的4题你能快速算出有多少人在吗?此题要留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视察图,而且激励算法多样化。2、535 = 53+5= 54+5=52 = 54= 55=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3、请同学们绽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画的方法,自己设计一道乘加乘减的题目。4、反思总结师:回过头来看一起先我们的揣测,哪种揣测是正确的,大家真了不得!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验证了自己的揣测,成了小小数学家,老师真为你们兴奋!那你能给大家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乘加乘减3+3+3+2 33+211(个)3+3+
17、3+3-1 43111(个)运算依次: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能结合详细情境经验解决乘加乘减问题的过程,驾驭一些初步的思索方法和解题策略,培育应用意识。于是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经过对生活的深化视察,帮助学生找寻富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数学学习素材。整节课置身于学生身边的、感爱好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主题图信息的刺激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真是水到渠成,相得益彰。而且我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供应熟识的,感爱好的事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供应了较为丰富的可视察、思索的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思维含量,启迪学生思维。教学中我实行了较
18、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视察思索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敬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解决方法,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视察思索问题的习惯,体现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通过练习我使学生领悟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须要生活阅历来做参考,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多留意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晰,对一些数学术语要加强训练.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注意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高,在不同的体验中应用。通过练习体验使学生学会视察、思索。通过同桌沟通等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关注,通过组间评价、学生自评、老师点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念。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确定位
19、置是国标本苏教版试验教材第三册第十单元的内容。这是“空间与图形”领域有关“图形与位置”的内容。主要教学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本单元有三方面内容:一、确定位置;二、相识东南西北;三、相识平面图。本节课所说的是第一部分“确定位置”。主要教学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在一年级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学生驾驭这部分学问并不感到困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把这些学问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教材在支配这节课内容时首先呈现一幅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做操图,标注出两只小动物的所在位
20、置,这既是示范物体所在位置的描述方法,又明确视察的方位,为下面回答问题统一视察方位。接下来是让学生用所学学问描述自己的座位,说说小动物的房间号,在书架上找书,到电影院找座位等。这样的内容支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能真正地让学生运用数学学问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支配这节课内容时,还很注意学问的拓展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为本单元后两部分的学习作好铺垫,更为今后能更精确地确定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打下坚实基础。经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学问目标:使学生学会在详细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实力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学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1、,并增加其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找寻物体排列的规律,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确定位置,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多媒体课件、座位票、几排或几组的标记牌,以及磁性黑板及贴片等。二、说教法1、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确定位置: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生活阅历。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要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学问,老师要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把这些学问和阅历系统化、数学化,为本课教学服务。2、结合例题进行典型示范。结合例题学习引导学生总结物体排列的规律,依据例题标注,进行典型引路,引
22、领学生主动思索,自主探究。3、充分组织好学生活动。教学时,要尽可能设计真实的情境,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同时积累活动阅历,培育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实力。三、说学法1、实践探究。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贴近,这部分内容的驾驭与巩固也是在学生的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此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2、合作沟通。本课虽以实践活动为主绽开学习活动,也应为学生的合作沟通供应足够的空间,先让学生亲自实践,再组织同学之间的合作、探讨与沟通,进一步培育合作意识和合作实力。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准备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初步体验,激发情趣。(二)
23、深化探究,体会领悟。(三)联系生活,敏捷运用。(四)总结评价,沟通收获。第一环节:初步体验,激发情趣。准备事先放好标记牌(第几排)让学生排在教室两边,凭票重新找座位。设计这样几步:1、介绍第几排第几个。简要讲解并描述,并指认几个座位进行提问。2、学生凭票找座位。坐好后多提问如:谁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谁知道?坐在第几排第几个?请每个同学找到你最要好的挚友,看他坐在第几排第几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3、导入并板书课题;4、练习:师报第几排第几个,让这个位置上的学生起立。电脑出示例题中小动物们做操的图景。提问某动物的位置,请每个同学选两只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告知同桌它站在第几排第几个。引导学生关注例题
24、标注,作为典型示范。这样设计,从学生感爱好且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入手,激发了学生的新奇心,引发他们参加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一个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确定位置后,再把书上的例题作为练习让学生来完成,这样使学生把在现实的情境中驾驭的方法用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会学得轻松而又扎实。其次环节:深化探究,体会领悟。准备支配这样几步:1、介绍第几组第几个;2、练习:每个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位置(同上述第一大环节的提问差不多);3、延长:将位置用不同方式表述,即在第几排第几个或第几组第几个,并且提问:除了
25、这两种说法,还能怎么说?小组探讨全班沟通(如倒数第几排第几个,的后一排第几个,第几组倒数第几个等)。这样设计,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已不是太难。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换成“第几组第几个”介绍自己的位置,既能满意每个学生的表现欲望,也能有效地巩固这部分学问。提出“还能怎样说”这个很有数学思索价值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把所学学问进行延长与拓展。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敏捷运用。设计这样几步进行练习:1、“探望好挚友”。从小动物们做完操回宿舍楼休息,过渡到做“想想做做”第1题,电脑出示左图景,让学生合作:A、一生说动物名称,一生说住第几层第几号;B、一生说第几层第几号,一生说动物名称。2、“助
26、人为乐”。设计并出示情景:小白兔迷路,帮忙送它回家3、“到图书馆借书”。做“想想做做”第1题的右图(电脑出示),找新华词典或其他书。4、“帮挚友找座位”。(电脑出示情境)关于电影院位置的特别支配宜组织学生进行探讨沟通。提问:一次看电影,小华的票是3排7座,小红的票是3排8座,他们是坐在一起吗?5、“你说我贴”做“想想做做”第3题。以小组合作共同做嬉戏的形式进行。按要求贴图片,如:在第排第个贴。一个组上黑板贴,其他组贴在纸上展示,组内分工合作。这样设计使课堂充溢乐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用途,
27、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最终一道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培育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实力。同时既让学生动口,又让学生动手,有动有静,有张有弛。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沟通收获。总结学习状况,评价小组合作状况等,让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收获。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九单元以亲近大海为主题的关于“统计”的学问。在仔细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化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及学情分析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属于“统计与概率”的学问。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统计的有关内容,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的过程要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
28、洁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依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本节课的统计学问是学生第三次接触统计学问,在一年级上册以“我又换牙了”初步相识了统计。在一年级下册以“我们的鞋码”为主题学会了用“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经验了简洁的统计过程,初步感受到了统计的意义,形成了简洁的统计意识。能够运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相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洁的统计表,并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有了这两部分学问做基础,我们二年级上册的教材设计了以“亲近大海”为主题,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学问,它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学问的基础。从“统计”这两个字眼上我们不难发觉,它是让我们带
29、领学生去经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前两册统计的学习是这样的,那么本节教材的学习更是这样。这正是课程标准中提出并提倡的“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我想本节课在如何引领学生去经验学习的过程,去品尝学习的乐趣,去享受胜利的喜悦上显得更为重要。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依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学问目标是:结合现实情境经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感受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样性,。实力目标是:结合实例,培育培育学生的统计意识、合作意识与实践实力,发展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问题的实力。情感目标
30、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下面的教法和学法: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创设生活情境。学生通过夏天海滨浴场上呈现出丰富的数学信息,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对分类统计的学习。2、引导学生在主动思索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为主,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力。对学问和方法不是干脆的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与同伴一起探究获得。这样的支配既有利于培育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习惯,促进学
31、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有特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和情感看法。四、教学打算:一堂课要取得胜利,必需作好充分的打算,为此,我作了以下打算:课件、学生2份题签等。五、说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体验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样性。与一年级统计内容相比,最大的区分是让学生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加以统计。本节课的统计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那么如何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呢?我们的教材是呈现了一幅夏日海滨浴场这一学生特殊宠爱的场所,为学生供应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组织学生提
32、出“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两个重点问题。依据第一个问题,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统计的方法。其次个问题重点就是组织学生巩固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面对教材的这种状况,我有两点自己不同的处理方法:首先创建性的运用教材。把教材中游泳的人数削减了几个,呈现出了一幅比较清楚的画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学生受到人多的干扰,为顺当学习分类统计做好基础。这也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作为试验老师可以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说法。其次在解决“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这一问题中,我们书上干脆给出了两种分类统计的标准:一种是按男女分,一种是按是不是戴游泳帽分。我在设计时
33、感觉依据学问和阅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探究出分类统计的方法,就把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设计为小组合作探究来学习,而不是干脆给出按标准。我认为这样做即使学生探究不出分类的统计方法,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也将得到其他方面的熬炼。而且,只有在他们探究的过程中参加沟通,老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原始思维状态,把握新旧学问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的建构学问。有了我对教材的相识和我备课的这些想法,以及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三、拓展应用,巩固深化。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首先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再播放一段漂亮的海边录相,引出
34、书上的主题图,再重点提出“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2个问题?在本环节我留意了3点:第一点让学生猜一猜录像中跑向大海的小挚友去干什么?引起学生爱好。俗话说“爱好是胜利的一半”其次点在学生充分识图后,我注意了从下到上,有依次的进行了一个小总结。这样做的目的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化。第三点在学生提完问题后我注意了一个全面性的总结。目的是使学生相识到通过一幅图提出的问题是多样的,今日就重点来解决2个。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和沟通的空间,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同伴沟通,以利于学生
35、的数学学习。教学中,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按不同分类标准统计“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达到合作沟通、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了三个小环节完成:第一个小环节:探讨解决“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首先让学生思索: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与同伴沟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汇报沟通启发他们说出不同的分类统计方法,如:可以按性别分类统计,可以按是否戴游泳帽分类统计,可以按是否戴游泳圈分类统计。在沟通汇报这个环节中,不怕花大量时间,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开心的氛围,激励学生说出多种方法,让学生既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学会倾听同学的观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成为一种须要。在完成统计表时,
36、让同位合作选择一种或两种分类方法完成统计表,初步驾驭分类统计的方法。我认为在探究活动中,独立思索和合作沟通必不行少。独立思索能很好的培育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精神,但是他们因为受学问水平、实力水平的局限性,有的思索结果可能是不完全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沟通能让他们对自己的思维结果主动的进行反思,渐渐走向合理。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驾驭了沟通的一是和实力,但是在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对其合理性的进行推断的意识相对薄弱,大多数学生局限在表述而非沟通的意识里。沟通没有主动的反思与回顾,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努力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采纳3人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次个环节:组织学生体会
37、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多样性。让学生视察3个统计表,通过提出并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分类统计时,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样性。初步感知分类统计的意义。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中在组织学生展示时把评价的大全交给了学生,如:你认为这种方法怎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可以吗?等等培育学生有意识的思索每一个观点,每一个看法和建议。在思维的碰撞中完善自己的相识,获得思维的发展和广泛的活动阅历。第三个环节学生独立解决“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实行的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驾驭分类统计的方法。3、借助刚才统计的感性材料,比较新旧统计学问的不同,来帮助学生理解
38、分类统计的意义和方法,在整个环节中都给学生供应了足够的思索时间和展示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爱好,充分体现老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加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子,是活动的主体。我这样分3个层次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层层递进。三、拓展应用,巩固深化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是这样的:先由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汇报沟通,并说出统计的方法,再有其他人评价补充。这样处理目的是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也体现了“数学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这一理念。课标指出:老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学问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生数学
39、的重要性。为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学生探究分类统计的方法以后,我告知学生分类统计能让我们对统计对象了解的更清晰,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要用到分类统计,说一说你想统计什么?打算怎样统计?为学生供应应用和实践的机会,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找寻数学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意识的培育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和看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附:板书设计统 计1、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2、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本节课内容是沪教版新教材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5-66页的角与直角,它是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的第一课。在之后的课中学生还要逐
40、步相识正方体和长方体,正方形和长方形,是进一步探讨几何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支配在第一课进行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累计角与直角的认知阅历,为之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几何中角的概念。这里对角的描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是建立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中的,没有给角下数学定义,数学中角的定义要在以后的学段才出现,而教材支配的这一课只是为了让学生对于角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外教材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动身,让学生接触视察找寻生活中的角,然后在此基础上相识直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本节课不仅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角
41、与直角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初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分辨、推断角和直角。过程与方法在视察角,找寻角,标示角的过程中相识角的特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转动三角尺相识直角,在量一量的过程中体验推断直角的方法,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视察、比较等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找生活实物中的角逐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在探究直角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育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初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特征,会推断角。教学难点:会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并用它来测量直角。二、说学情从心理特征来说二年级孩子的逻辑思维从具象型逐步向抽象型发展,视察、记忆
42、、想象、操作实力也随之快速发展,但同时他们仍旧主动好动,留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学生熟识的钟面学问引发学生爱好,另一方面创建条件,支配了较为丰富的操作实践活动指一指,找一找,转一转,量一量,来帮助学生相识角和直角的特点。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角的阅历,但往往学生生活阅历中的角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对直角的感觉也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所以教学中只有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活动,获得干脆的阅历来正确相识和辨别角与直角,形成空间图形感。教学过程: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说明。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从生活的角度动身,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时钟学问来读一读钟面,再影去刻度与数字
43、,让学生渐渐留意到钟面上的两根指针组成的图形。这样的导入方式既巩固了原有的钟面学问,调动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也为之后引出角的概念做了打算。二、视察归纳感悟新知。探究一相识角让学生视察放大之后钟面上的角有什么特点,学生能比较简单的发觉这些图形他们都是尖尖的,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线,这时我再出示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总结角的特点,这样设计是从生活实物里抽象出角的概念,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学问水平,使他们可以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由于时针分针有长短区分,因此在抽象出钟面上的角时,我将前三个角的边画成一样长,而后两个是一长一短来避开学生产生边有长短的误会。在紧接着的跟进练习中,先是运用刚刚驾驭的角的特点来推
44、断是不是角,这样能让学生对角的特征有更精确更完善的相识,再从一些生活图片中找角画出顶点与边,虽然学生对角的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相识,但从实物图片中找角对他们仍具有肯定的挑战性,这样设计正是要学生把学到的与生活事物结合起来,把一些理论的东西(角的概念)应用于实践中(依据概念去找寻角)。这样,不但巩固了学问,还能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符合低年级孩子爱动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加深对角的相识,同时标上角的符号则是培育学生的符号感。探究二相识直角直角是一个比较困难而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直角的形态有个初步的了解和推断,我通过转动三角板让学生发觉当一条边水平放置时另一边是竖直的角就是直角,让学生对于直角的形态有一
45、个简洁的感知,能使他们在三角尺中快速的找到直角。并且形成一种空间图形感。接着通过让学生找三角尺上的直角,引发他们对于三角尺上直角的关注,而让学生相互找一找转动的三角尺上的直角则是为了丰富直角的变式图,有利于学生在改变中体会直角的基本特征,建立起比较丰富的直角表现,而突出学生对于三角尺上的直角相识也以便于他们在下节课中以三角尺来推断比较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关系。因为我的数学科研小课题是探讨老师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其中我的一个探讨点就是如何组织课堂探讨、开展同桌合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觉老师明确学习任务和进行规范的示范操作会干脆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是否有序、有效。也就是老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所以在让学生找三角尺上的直角时,我先示范转动尺子的方法并让小挚友上来指一指直角,对于指的方法规范与否干脆作出评价,这样学生目睹了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在同桌间开展这个活动时就不至于无从下手而且也驾驭了评价对方的方法。我觉得学习数学很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所以在学习推断直角的方法时,我牢牢抓住两把三角尺中直角的素材,引导学生去想如何来验证另一把三角尺中也有一个直角,从而揭示推断直角的一般方法。而之后让学生从生活图片中找直角,则是让学生大胆地揣测、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