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左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左右.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初中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左右初中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左右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究竟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初中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左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左右1初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软了下来,用各种艳羡嫉妒恨的眼神看着别人手里的书。文化苦旅,随笔性散文,无剧情,无任务,无结局,这种“三无”的书要怎么勾起我的阅读爱好?于是在它在课桌里躺了两周之久之后,我最终翻开了它的第一页,带我走进了一个比现实漂亮的城市。似乎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回到了那个暮霭刚刚从地平线升起,
2、充满于空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莫高窟不是旅游景点,就那么静静的、静静的屹立在当时中国战火纷飞的土地上,等待着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盖了几百年的奇丽的美貌,那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遗产。沉溺于作者从自我角度的描述,其实我是去过那里的,当时并没有太大感受。可以这么说,在这本书之前我还从没有体会到文字有那么大的魅力,并不是华丽的、掉书袋的语句,他让我感到深深地惊配,还有身为中国人不行遏止的生气,王道士的那副嘴脸,那种一点点银子就把中国文化,中国遗产出卖的卖国贼!可耻!可耻至极!没有限制性的文字让我绽开了许多想象,也给了我许多思索。对这本书中另一篇令我记忆犹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没有介绍上海的景点,没有
3、介绍上海的美食,却从一个很少有人写的角度入手:人。开篇便是写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与上海人的高傲无礼、井底之蛙。很钦佩他敢于这么写,这本书出版比我诞生还要早,但现在这个问题却是越来越严峻,在上海两级分化尤为明显。他还写了徐光启,这位地道的“华亭人”,从他的角度写了许多上海的过去,让我这个虽然从小在上海长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着实长了见识。文化苦旅,苦着找寻了文化,找寻了中国人的根源。初中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左右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到处都有值得人去思索的地方,假如说中国文化是太平洋的话,那么余秋雨就是一个航海家,而我也牵强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随者。一路上,余秋雨引领着我去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会着大
4、自然的美妙风光,深思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他的探究之旅不像陈景润那样在字母的世界中遨游,可以说是翱翔,从山脚飞向山顶,从江南飞向那更远的地方。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道士塔。青砖黄泥,这再一般不过;细细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机,可是这也是一种耻辱。道士塔只是个一般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窟后,这儿再也不一般。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慢慢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平安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难过欲绝!经验如此尴尬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再乘
5、船去那个三峡吧,离开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刘备罢了。或许三峡之流正是为了这两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争流着。放眼现在,三峡大坝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国人渐渐满意了自己对能源的需求,这无不是三峡的功劳。无论怎样,三峡隐藏着无限的能源和才智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点儿跌宕而已。对文化的追思和探究是无休止的,那是因为人生也是个无休止的边界。就正如智者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钱,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钱”。同样不在乎你有多聪慧的头脑,就在乎有多少有内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终都是要闭上眼睛,回来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罢了。初中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左右3看了余秋雨的这些散文
6、我感受颇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很是震撼,但最让我喜爱的还是他的废墟这篇文章,它里面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在极大数的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的时代。他却提出了一个可以说是另类的想法废墟也是一种美,或许嫩绿的叶子象征着希望,可是谁又能否定飘落的秋叶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吗,就不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起先,落叶是人们心中“废墟”的代表,可是它却给予着别样的精彩,莫非不是吗?圆明园曾代表着皇家名贵的身份和无尽的财宝,可是现在当我们再回首过去时,望见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残缺破烂不堪的景象,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它曾经拥有过的那些光辉岁月。当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有些人却站出来否定了,因为即
7、使修复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么样呢?那些曾经遭遇过的屈辱历史就能消逝在历史的记录里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残缺的圆明园,一个废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另类的一种美,因为这个残缺般的废墟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牢记了历史惨痛的教训和惨象,废墟是一种美,残酷而真实存在的美。它是不会因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遗弃,相反的,人们只会更加记得它,它将会恒久的被人们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很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美丽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受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很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看完
8、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洁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备震撼。初中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左右4书中作者全部的情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但在全部情感中,我感受到了孤独。文章本身是不会骗人的。莫高窟里,莫高窟从繁盛又慢慢被人遗忘。“整个画面出现了扬眉吐气般的欢乐,只能是唐朝。”到“明清时期的莫高窟,已经没有太多东西可以记住。”是文化的辉煌与孤独。那些不懂得珍惜文化的人终究会遭人唾弃和遗忘,但文化却在孤独中消逝,只剩残骸,没人听到作者对文化的叹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也不再出现,阳关的诗人们是孤独的,当年文化的巅峰变成了眼前的荒芜。
9、西出阳关的诗人越来越少,而阳关终成废墟。作者这样不忍心地让阳关接着孤独下去。杭州宣言,白居易和苏轼被贬,人们毫不知晓大诗人的存在,在孤独里,他们筑成了今日照旧繁华的苏堤与白堤。黄州突围,名人惨遭的待遇。苏东坡的优异让人嫉妒而疏远,不说舒亶,李定,王珪,李宜之这样心胸狭隘的人,竟让从前挚友沈括离他而去。苏东坡曾经的半生为挚友而活,而挚友在他最失意的时候,离开了他不能不说,东坡后来的辉煌成就始于黄州,诞生于孤独。跳出文章本身来说,在历史中很多人在他成就辉煌的时刻,也无法逃离孤独。一个人假如要得到什么,那么他必定要付出些什么。我在文化苦旅里,体会到了一丝无奈,孤独的旅途而让余秋雨尝到了真正的文化,真
10、正的“苦”。不知作者是否怀揣着这样的心情去创作这篇文章,但我的内心接收到了这份孤独。或许下一次读文化苦旅会收到不一样的心情,会产生不一样的观点。但这就是在书中探寻的过程。初中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左右5起初,只因喜爱余秋雨古朴高雅的文笔,于是,床头起先有文化苦旅这本书的存在。余秋雨的文章有着儒生的清绝,却又不失那磅礴的力道,笔力千钧,一派奔流不息的潇洒。借山水之景、风雅之物,寻求文化的灵魂直至生命的真谛,让人叹服。他走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用独特的视察力和洞悉力,去品尝,去深思,一次苦旅,然而,他将心置入其中,去品尝那上千年文化所积累下的芳香。对于文章,我宠爱细品,所以至今,也才读了一半。若
11、说影响最深的,不是柔丽凄迷的白发苏州、江南小镇;不是给人以深邃苍凉之感的道士塔、阳关雪;也不是重在文化人格的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而是那默然不语,一呆上千年的“都江堰”。文章初始,作者对都江堰并不怎么上心。这点我倒是一样,不过秉着看完全本的习惯,还是跟着作者一同走进了那存在近千年的古老建筑。年龄比长城更古老的它,明明鲜有人留意,却不辞辛苦地为着多数民众输送姑姑清流,若说长城占据了宽阔的空间,那么它,便确的确实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若把他们比做人,长城便像父亲保卫着民族与家园,而都江堰便是只知奉献的乡间母亲,不炫耀,无所求,这样的它,让我敬,却也怜。都江堰的水,踊跃着喧嚣的生命,不似大海的深厚,以奔腾的方式呈现它层层叠叠的精神力气和恣意奔放的生命力。万古清流今犹在,鲜闻当年都江堰。喜爱都江堰之水的奔腾不息,喜爱都江堰的无私奉献。古老的民族留下了古老的建筑,也展示了他们宏大而崇高的民族精神。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