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土壤学实习报告四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关于土壤学实习报告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土壤学实习报告四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关于土壤学实习报告四篇关于土壤学实习报告四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土壤学实习报告4篇,欢迎阅读与保藏。土壤学实习报告 篇1一、实习目的1、在实际环境中充分相识、辨识、了解土壤,熟识土壤的形成条件、成土过程、剖面特征、农业性状等内容,丰富理论学问。2、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挖掘土壤剖面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识别土壤类型和层次。3、学习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土壤学学习打下基础。4、了解陕西境内土壤分布的总体趋势,相识各种土壤类型。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从
2、陕西渭北旱塬到关中盆地以及秦岭北麓一带主要环境要素自然变异规律、地质与地貌特征和土壤剖面类型的综合调查,驾驭土壤剖面的分异规律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刚好间之间的关系,了解区域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及其土壤演化趋势。二、实习时间20xx年7月16日20xx年7月23日三、实习地点1、洛川县城工地2、安塞生态站3、火地沟4、火地塘林场后山坡5、高山草甸6、天坑草甸7、平河梁8、宁陕县红褐土剖面9、宁陕县寨沟村10、周至县马召镇四、实习用具1试剂:土壤学实习所用试剂有:10%的稀HCl、 酸碱混和指示剂、比色盘、比色卡及试纸,蒸馏水瓶。2仪器:GPS(或海拔仪)、地磁仪。3工具:手铲、镢、铁锨、剖面刀、
3、皮尺(2米左右)。4小型土壤剖面盒及记载表格。五、实习内容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详细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改变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它是一个多孔多相系统,具有垂直分层性。土壤是自然演化的活化石,是记录地球沧海桑田改变过程的最有力也是最易获得的证据。本次实习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依据地形气候等因素所导致的陕西境内的土壤分布总体趋势,二是视察学习各种土壤类型的形成因素、成土过程、剖面特征、基本性质等详细内容。(一)陕西土壤分布趋势依据陕西省的地势凹凸、地形、气候等条件因素,由北向南,依次可分为了渭北高原、关中盆地、秦岭山
4、地等几个板块,每个地域都有各自类型的土壤。所以,土壤的分布规律存在着地带性分布规律,非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垂直分布规律等特征。1、地带性分布黄土高原由东南向西北气候渐渐变得干冷,植被经验着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过渡改变,地势渐次增高;黄土母质沉积规律与该生物气候规律相呼应,土壤质地越来越粗,因而,使得土壤的水分规律与此生态条件相适应。2、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在河流两岸,分布着一些受河流冲击影响的非地带性土壤。在渭河、黑河和泾河分布着潮土,由于常常受地下水的影响,铁的氧化还原交替,故在土壤剖面上形成黄棕色锈纹锈斑。河流冲击母质受上游地质构造的影响,其质地差异很大。3、土壤垂直分布随着海拔的上升
5、,环境因素也在不断变更,如降雨量、温度、植被、光照等。土壤的分布与各种环境因素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秦岭山地土壤分布受到基带土壤及南北方气候差异,南北坡土壤垂直分布规律差异很明显。(二)详细土壤观测依据陕西土壤分布规律,本次实习我们相继视察了黑垆土、塿土、潮土、黄褐土、淋溶褐土、水稻土、草甸土、棕壤、暗棕壤、黄棕壤等土壤类型。下面,就分别具体介绍以上土壤:1、 黑垆土黑垆土是发育于黄土母质上的具有残积粘化层(俗称黑垆土层)的黑钙土型土壤。多分布于中国陕西北部、 甘肃东部、 宁夏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的黄土塬地、黄土丘陵和河谷高阶地等地,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土类之一。(1)形成因素母质:黑垆土成
6、土母质为第四季风成黄土。其黄土母质疏松、深厚并含有丰富的矿质养分,草原植被生长繁茂。气候:黑垆土分布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潮湿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711,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27.5,最热的7月份平均温度2225,无霜期150210天,年降雨量320650毫米,79月降雨占全年降水量的5358%。干燥度1.252.0,年蒸发量16002400毫米,为降水量的34倍。气候总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少雪,春干秋湿,四季分明。生物:在疏松、养分条件丰富的黄土母质条件下,土壤生物和母质间旺盛的物质交换频繁,多于黑垆土深厚的腐殖质层 (80100厘米)。地形:主要地形为平坦的黄土塬面
7、。 时间:8000-10000年以来(2)成土过程:腐殖质的累积过程黑垆土的腐殖质层是在草甸草原植被下,经长期的生草作用而形成,在相宜的环境条件下,使土壤中有机物质分解形成腐殖质,并且大量积累。有机物质残体腐解后所形成的腐殖质与土壤中钙离子结合,并以薄膜形式包被于土粒和微团聚体表面,或富集于孔隙壁上,因而形成深厚的暗灰色的腐殖质层,即黑垆土层。钙化过程由于母质属于石灰性土,其钙成为黑垆土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化学迁移元素。在夏秋高温多雨季,土壤中碳酸钙迁移明显,迁移机理有:与腐殖质络合迁移,有形成Ca(HCO3)2形式迁移。在剖面上形成假菌丝、霜粉状或者结核石灰新生体。黑垆土的次要成土过程还包括土壤
8、的残积粘化作用,黄土覆盖作用、坡积洪积作用等。(3)剖面特征:耕作熟化层:厚度为3060cm,淡灰棕色,质地壤土粘壤土,有石灰反应,团粒和团块状结构。黑垆土层:5060cm,暗灰色,多蚯蚓粪和虫孔。块状结构,有白色菌丝体。碳酸钙淀积层:黄棕色,粘壤土,与母质层过度不明显。钙离子与胡敏酸反应产生絮凝沉淀。块状和拟块状结构。母质层:黄棕色,粘壤土。(4)农业性状:黑垆土的黄土母质疏松、深厚,并且含有丰富的矿质养分,草原植被生长繁茂,适耕性较强,已全部为耕作土壤,利用时应实行措施制止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 扩大浇灌面积并增施有机肥料。2、塿土塿土,又称为褐土,是在暖温带半潮湿气候与落叶
9、阔叶林为主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土壤的淋溶淀积明显,有粘化现象,具有褐色的粘化层,属于半淋溶土纲。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渭河和山西汾河盆地的台塬和高阶地之上。土壤学实习报告 篇2前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珍贵财宝的源泉。“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很明显,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人们必需重视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改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土壤在国民经济建设,特殊是在农业生产和改善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学作为主要探讨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我们农业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土壤学在农业生产和环境爱护方面
10、发挥着干脆而又重要的作用,特殊是土壤学的探讨成果在农业生产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为土壤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土壤学学科教学实习,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项包括地质地貌学、土壤学和土壤地理学等多门课程实习内容的综合性实习。通过实习,一方面可以让我们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将所学学问对号入座,消法、巩固已学学问,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视察探讨,初步驾驭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育学生初步科研实力;同时使学生相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爱好和酷爱。基于以上,我们农业资源于环境专业于20xx年7月15日和8月22日26日开展了土壤学学科野外
11、实习。一、实习概况与记录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xx年7月15日和8月22日26日指导老师:资源环境学院张杨珠教授,周卫军,王翠红,廖超林,黄运湘,尹力初。小组成员:刘国云(组长)、陈浩、杜虎、周水亮、谢嵩、谭艳玲、龙毅飞。实习工具:铁锹、大小锄头、剖面刀、pH指示剂、HCl试剂、白瓷板、皮尺、比色卡、土色卡、样品盒、望远镜、地质罗盘仪、海拔仪、GPS仪。实习内容:我们的行程为五天(8月22日26日)。行程路途:8月22日行程为学校-昭山(107国道)-株洲城区-醴陵-攸县(106国道)-茶陵-炎陵县城(宾馆);8月23日由炎陵县城动身经宁岗、黄洋界到达井冈山;8月24日由炎陵县城动身经大院农
12、场到达万洋山最高峰;8月25日由炎陵县城动身至鹿原镇;8月26日由炎陵县城回至学校。在这几天中,我们对实习地区主要地质地貌进行了调查,挖掘了多个土壤剖面进行视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状况、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综合利用方式。我们对各个地点和老师们的讲解都作了详尽的记录。在8月26日下午,我们在湖南地质博物馆观看了有关录像,在博物馆初步了解了湖南地区金属矿物分布图,恐龙演化过程及其部分恐龙标本,还看到各种岩石矿物标和震旦纪至第四纪生物进化过程的中由代表性的标本,获益匪浅。28日我们在学校试验室里对采回的土样进行了综合评价。实习记
13、录:第一部分:长沙县地区(20xx年7月15日)路途:学校星沙镇东春华大鱼高桥金井观测点一:星沙镇东在该点我们观测到了紫色页岩上发育而成的第四纪红土红壤。下层紫色页岩为第三纪新生代紫色页岩,岩层理清楚,呈细粗细分布,很明显是由流水搬运时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岩层下部石砾磨圆度不高,可看出搬运的距离不远,但中间磨圆度较好。从剖面上可看出下层岩石颜色改变大,这是沉积过程不同而造成的。胶结物部分有石灰反应。上层第四纪红土红壤受流水侵蚀形成了明显的冲沟、袭沟。该土壤以粘粒为主,质地粘重,可分为A-AB-B-C层。植被有大量的蕨类(酸性土壤代表植物)、油茶等。观测点二:春华在该地区我们观测了板岩性状及其它所
14、发育的土壤。该点板岩由距今3亿5000万年古生代页岩变质而来的。质地稍软,由于岩层之间的积压造成层理倾斜,岩层间通气透水性好。岩层上发育的土壤肥沃,养分含量多,植被好。土层内含有红、褐色胶膜。可分为A-AB-C层。A为淋溶层,颜色暗,根系多;AB层土层致密为土壤母质混合层;C为母质层。观测点三:茶科所该地区发育形成的土壤为第四纪红土红壤,其母质沉积深厚,表土耕作层亦深厚,在土壤剖面上可观测到网纹层。pH4.2左右。总的说来,该土壤具酸、瘦、板、粘、旱的特性。这正符合茶叶生长的须要,所以该地的茶叶享有肯定的名气。观测点四:金井花岗岩采石场在该点我们观测了中生代地壳运动而形成的花岗岩。其结构有白云
15、母、黑云母、石英、长石、角闪石、石英变体。该地花岗岩物理风化强剧烈、风化物含大量石英砂,母质疏松,所形成的土壤土层深厚,可分为A-B-BC-C层。土壤中K含量和养分多,其上上所生长的植被好。但土层易流失、倒塌,破坏后难以复原。其次部分:长沙井冈山(20xx年8月22日-26日)观测点一:湘潭昭山107国道旁海拔40m处时间:20xx年8月22日上午观测内容:中元古界板溪群变质岩系(P2t2)岩性特征,中泥盆纪跳马涧组(D2t)岩性特征,P2t2与D2t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基本特点:该点位于长平盆地的边缘。其中中元古界板溪群变质岩距今约11亿年,由砂质和硅质板页岩构成,具明显的劈理,硬度大,呈灰黄
16、色。上层由它发育而成的土壤称板岩红壤。中泥盆纪跳马涧组岩石是紫红色砂砾岩、页岩,距今约3亿年,岩石板状构造明显,疏松,上层发育而成的土壤为紫色土。P2t2与D2t之间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关系。观测点二:醴陵至攸县106国道1729公里海拔80m处.时间:20xx年8月22日上午观测内容:Q2与E地层之间的假整合接触关系。基本特点:该地层上层为第四纪红土红壤,距今约100万年;下层为白垩纪发育而来的砂页岩(粉砂泥岩),距今约10007000万年;中间夹杂一层薄的砂砾层。上下层之间呈水平的假整合接触关系。观测点三:茶陵至攸县106国道旁海拔180m处.时间:20xx年8月22日下午观测内容:D与E地
17、层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基本特点:该地层上层为第四纪红土红壤下层为由泥盆纪发育而来的砂质板岩,属于中度变质千枚岩,距今约3亿年。上下层之间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关系。观测点四(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一):炎陵县城至宁岗319国道旁海拔270m处时间:20xx年8月23日上午经纬度: N2641.652 E11358.030观测内容:山地花岗岩红壤剖面性状观测成土母质:花岗岩基本特点:该点的土壤类型为第四纪红土红壤,土壤层深厚,通体为红色,松散,剖面层次分异明显。土层中夹有多量石英砂和砾石,质地粗糙,漏水漏肥。该地区为低山丘陵,光热资源丰富,植被密集。主要松树、杉树,还有酸性土壤的指示性植物铁芒萁。红壤在
18、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观测点五(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二):宁岗至井冈山319国道旁海拔790m处时间:20xx年8月23日上午经纬度: N2638.865 E11404.574观测内容:山地花岗岩黄红壤剖面性状观测成土母质:花岗岩基本特点:黄红壤是红壤向黄壤过渡的土壤类型。其成土的热量条件较红壤低,而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较红壤高,因此,其成土的富铝化较红壤弱。粘土矿物以高龄石为主。其淋溶作用较红壤强。由于其土壤条件和水热条件较好,植被主要有松、杉、竹等用材林和经济林。观测点六(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三):黄洋界西北坡319国道旁海拔1248m处时间:20xx年8月23日上午经纬度: N2637.453 E
19、11407.029观测内容:山地花岗岩黄壤剖面性状观测成土母质:花岗岩基本特点:黄壤形成于中亚热带温湿的气候条件下,于同纬度的红壤比较,其热量较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较大,雾日多,光照较少,干湿交替不明显,因此其成土过程表现为轻度富铝化作用。在同一山地垂直带中,从红壤到黄壤,游离铁含量和铁的游离度渐渐削减,铁的活化度渐渐增大;粘粒含量渐渐削减,粉砂粒的含量渐渐增大;这说明黄壤的富铝化相对较弱。土体常年保持潮湿状态,游离氧化铁水化,多以针铁矿,褐铁矿存在为主,使土体多呈黄色,尤以淀积层最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由于淋溶作用剧烈,交换性盐基含量低,土壤酸性强。观测点七(附土壤剖面记载表四):黄洋界东
20、南坡319国道傍海拔925m处时间:20xx年8月23日下午经纬度: N2634.941 E11407.362观测内容:山地板页岩黄壤剖面性状观测成土母质:板页岩基本特点:该点为泥质页岩黄壤,具O-ACC层,缺B层,土层薄,中间夹杂岩石碎片,岩砾多,富铝化强。由其形成的水稻田称黄泥田。该地区雾日多,湿度大,土体中游离氧化铁水化,使剖面呈现黄色或蜡黄色。观测点八(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五):大院农场至江西坳小路旁海拔1455m处时间:20xx年8月24日上午经纬度: N2624.347 E11401.476观测内容:山地花岗岩暗黄棕壤剖面性状观测成土母质:花岗岩基本特点:该土种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坡积物
21、发育而成,土体较厚,在40100mm不等 ,地表由较厚得有机质层(Ao)。该土种质地较轻,养分含量丰富,土体潮湿,适合中亚热带各种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木生长,是水源林的主要基地。观测点九(附土壤剖面记载表六): 江西坳山顶海拔1890m处时间:20xx年8月24日下午经纬度: N2624.886 E11405.117观测内容:山地花岗岩灌丛草甸土剖面性状观测成土母质:花岗岩坡残积物基本特点:山地灌丛草甸土是在亚热带山顶草本植被条件下形成发育得土壤,分布在海拔1800m以上。气温相对较低,相对湿度高,风大,土层浅薄,树木难以生长,而为灌木,草本植物所代替,则形成山地灌丛草甸土,有嵩草、杂类草草甸
22、。土层虽然多根系,但草根盘结紧密度较小,地表有薄层凋落物,腐殖质层较厚。母岩碎片较多。其成土过程中矿物风化作用弱,脱硅富铝化作用不太明显。观测点十(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七): 鹿原镇马路旁海拔245m处时间:20xx年8月25日上午经纬度: N2622.970 E11339.44观测内容:泥盆系石灰岩及其发育得土壤剖面性状观测成土母质:石灰岩基本特点:石灰岩红壤土层深厚,富铝化作用明显,土色棕红或黄棕色,粘粒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全剖面pH值4.05.5。土壤酸、瘦、粘、板、旱、肥力较低,土壤缺磷,作物生长较差,植被破坏后难以复原。水土流失严峻地段,甚至形成侵蚀红壤。观测点十一(附土壤剖面记载表八):
23、炎陵至攸县106国道旁海拔193m处时间:20xx年8月26日上午经纬度: N2633.097 E11337.229观测内容:板页岩红壤剖面性状观测成土母质:板岩基本特点:改土壤质地粘细,自然肥力较高,土壤简单耕作, 保水保肥,通透性好,是发展柑桔、板栗等特产的志向土壤。该区植被生长良好。观测点十二(附土壤剖面记载表九):炎陵至攸县106国道旁海拔110.3m处时间:20xx年8月26日上午经纬度: N2653.530 E11322.514观测内容:板页岩紫色土剖面观测成土母质:板页岩基本特点:紫色土是紫色砂页岩上弱度发育起来的岩成立,母岩易受风化,土壤侵蚀剧烈,土作更替频繁,常具有一较厚的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关 土壤学 实习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