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锦集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锦集十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锦集十篇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锦集十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状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熬炼我们的语言组织实力,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篇1本学期,我担当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化教学工作。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相识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特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相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详细措施1.辩证把握课程目标。教学中,在全面
2、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主动的生活看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实力,驾驭必备的基础学问。2.提高学生的理性相识。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阅历,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生在内心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敏捷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视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3、,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4.充溢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教学中要擅长利用本学科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刚好丰富、充溢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要老师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意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须要。二、取得的成果1.学生能够主动主动地学习,取得了成果良好,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养。2.帮助学生驾驭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生理素养。3.使学生养成勤劳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遵守法律
4、,爱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4.学生的学习爱好和主动参加课堂活动的自觉性得到提高。5.教学中不仅巩固了学生的道德的相识,培育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实力,而且使学生萌生了崇高的道德情感。6.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化,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初步学会生活,感悟生活。三、存在的不足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的条件有限,不够主动,学习上显得有些被动。部分学生学习不够扎实,成果不够志向。四、改进措施1.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对比试验体会集体的涵义。2.主动尝试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反思积累阅历,找寻效的教学途径,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5、的同时提高教学成果。3.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加社会,学会做人。4.教学中把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平安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养。5.接着关注言行不良的学生,刚好调动班级和老师的力气帮助他们相识错误,从而校正学生错误的言行。老师:田金红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篇2今年,我担当四年级品社课,在工作中我爱岗敬业,努力奋斗,是勤恳的一年也是收获最大的一年。工作中我始终以仔细、严谨的的看法,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一年的努力最终有了一个较为满足的结果了,现在做一个简洁的总结来结束本期的教化工作一、在教学中我仔细
6、钻研业务,仔细备课、打算学案,主动参与课程培训。另外还仔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读了一些教化专家的理论著作。从中汲取养分、这就使我在短期内有较明显的提高。我始终忠诚党的教化事业,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主动响应上级号召,参与各项集体活动,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以身作则,团结关切他人,助人为乐。做为一名政治老师,依据学科特点,主动推动素养教化。深信做人比驾驭学问更重要,始终致力于教会同学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二、作为任课老师,能仔细制定安排,注意探讨中学教学理论,仔细备课和教学,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常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阅历,取
7、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亲善、轻松、仔细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还留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育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在提高学生学问水平的同时,还注意在教学中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相识和分析问题的实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三、以一颗平常的心态恳切的对待工作在工作看法上,能够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工作,从不计较人个得失,一切听从领导支配,仔细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学校做贡献。总之,在一学期来忙劳碌碌的工作中,本人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实力
8、等方面有了肯定的收获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在许多方面本人做的还不够好。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更讲究工作方法,提高效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篇3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的启动,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起先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化环节的渗透,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化的主要学科,多年来它对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9、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搞好品德教学,首先老师要提高相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新的教学理念更须要广阔的一线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须要老师调动学生的心情,点燃学生才智的火花。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新的教学理念须要充溢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提高相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我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得出“悟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特别规律的详细运用和体现。1、悟理。悟理即领悟真理,要求学生提高道德相识,并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明确观点,初步能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从教学实践正反两方面看来,须要留意四点:第一,要有教化性。教化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