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危险、有害物质,工业噪声与振动,温度与湿度和辐射等。1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1)危险、有害物质生产中的原料、产品、半成品、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贮运中的物质分别以气、液、固态存在,它们在不同的状态下分别具有相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险、有害特性。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物质固有的危险、有害特性是进行危害识别、分析、评价的基础。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应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识别。危险、有害物质的物质特性,可从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获取。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主要由“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
2、概述、理化特性、毒理学资料、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等16项内容构成。进行危险、有害物质的危险、有害性识别与分析时,危险、有害物质分为以下9类。(1)易燃、易爆物质:引燃、引爆后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由于其具有迅速地释放能量的能力而产生危害,或者是因其爆炸或燃烧而产生的物质造成危害(如有机溶剂)。(2)有害物质:人体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咽下后,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3)刺激性物质:对皮肤及呼吸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丙烯酸酯)。有些人对刺激性物质反应强烈,且可引起过敏反应。(4)腐蚀性物质:用化学的方式伤害人身及材料的物质(如强酸、碱)。腐蚀性物质的危险有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化学灼
3、伤;二是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物质表面,如设备、管道、容器等,而造成腐蚀、损坏。腐蚀性物质可分为无机酸、有机酸、无机碱、有机碱、其他有机和无机腐蚀物质等五类。腐蚀的种类则包括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两大类。腐蚀的危险与有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皮肤、眼睛或进入呼吸系统、食道而引起表皮组织破坏,甚至死亡。腐蚀造成管道、容器、设备、连接部件等损坏,轻则造成跑、冒、滴、漏,易燃剔爆及毒性物质缓慢泄漏,重则由于设备强度降低发生破裂,造成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大量泄漏,导致火灾爆炸或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腐蚀使电气仪表受损,动作失灵;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产生电火花导致事故发生。腐蚀性介质对厂房建筑、基础、
4、构架等会造成损坏,严重时可发生厂房倒塌事故。当腐蚀发生在内部表面时,肉眼不能发现,会形成更大的隐患。如石油化工设备,由于测厚漏项而造成设备或管道破裂,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5)有毒物质是指以较小剂量作用于生物体,能使生物体的生理功能或机体正常结构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死亡的物质,如氯化物溶剂及重金属(如铅)。有毒物质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如下:有毒物质的毒性与物质的溶解度、挥发性和化学结构等有关。一般而言,溶解度越大的有毒物质,其毒性越大,因其进人体内溶于体液、血液、淋巴液、脂肪及类脂质的数量多、浓度大,生化反应强烈所致。挥发性越强的有毒物质,其毒性越大,因其挥发到空气中的分子数多
5、,浓度高,与身体表面接触或进入人体的毒物数量多,毒性大。物质分子结构与其毒性也存在一定关系,如脂肪族烃系列中碳原子数越多,毒性越大;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化学毒性较大。在工业有毒物质,危险识别过程中,经常采用按化学性质分类的分类方法;工业有毒物质的基本特性,可以通过查阅相应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获得。工业有毒物质的危害程度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中分为4级。I级极度危害;级高度危害;级中度危害;级轻度危害。列入我国国家标准中的常见毒物有56种,其中I级13种,级26种,级12种,级5种工业有毒物质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情况、慢性中毒患病情况、
6、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6项指标为基础而制定的。(6)致癌、致突变及致畸物质:阻碍人体细胞的正常发育生长,致癌物造成或促使不良细胞(如癌细胞)的发育,造成非正常胎儿的生长,产生死婴或先天缺陷;致突变物质干扰细胞发育,造成后代的变化。7造成缺氧的物质:蒸汽或其他气体,造成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减少或者阻碍人体有效的吸收氧气(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氮气)。8)麻醉物质:如有机溶剂等,麻醉作用使脑功能下降。9氧化剂:在与其他物质,尤其是易燃物接触时导致放热反应的物质。GB13690一199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145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7、含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8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7类。2)生产性粉尘I生产过程中,如果在粉尘作业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硬化,丧失呼吸功能,导致肺病甚至尘肺病。粉尘还会引起刺激性疾病、急性中毒或癌症。爆炸性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爆炸下限浓度)时,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1)生产性粉尘主要产生在开采、破碎、粉碎、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输送
8、及除尘等生产过程。对其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根据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分析可能产生的粉尘种类和部位。用已经投产的同类生产厂、作业岗位的检测数据或模拟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类比。分析粉尘产生的原因、粉尘扩散传播的途径、作业时间、粉尘特性等,来确定其危害方式和危害范围。分析是否具备形成爆炸性粉尘及其爆炸的条件。(2)爆炸性粉尘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最初的局部爆炸发生之后,会扬起周围的粉尘,继而引起二次爆炸、三次
9、爆炸,扩大伤害。与气体爆炸相比,易于造成不完全燃烧,从而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3)爆炸性粉尘主要从以下条件识别。形成爆炸性粉尘的4个必要条件:粉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粉尘的形状与表面状态;粉尘中的水分。注:固体可燃物及某些常态下不燃的物质如金属、矿物等经粉碎达到一定程度成为高度分散物系,具有极高的比表面自由焓,此时表现出不同于常态的化学活性。爆炸性粉尘爆炸的条件为:可燃性和微粉状态;在空气中(或助燃气体)搅拌,悬浮式流动;达到爆炸极限;存在引火源。2工业噪声与振动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噪声能引起职业性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发生,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
10、上升,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事故发生。工业噪声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等3类。噪声危害的识别主要根据已掌握的机械设备或作业场所的噪声确定噪声源和声级。振动危害有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可导致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振动危害的识别则应先找出产生振动的设备,然后根据国家标准参照类比资料确定振动的强度及范围。3温度与湿度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1)温度、湿度的危险、危害来源:温度、湿度的危险、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高温、高湿环境会引起中暑,会加速有毒物质吸收,会导致操作失误率升高,易发生事故,低温可引起冻伤。(2)温度急剧变化时,因热胀冷缩,造
11、成材料变形或热应力过大,会导致材料破坏,在低温下金属会发生晶型转变,甚至引起破裂而引发事故。(3)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材料的腐蚀。(4)高温环境可使火灾危险性增大。2)生产性热源来源:生产性热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业炉窑,如冶炼炉、焦炉、加热炉、锅炉等;(2)电热设备,如电阻炉、工频炉等;(3)高温工件(如铸锻件)、高温液体(如导热油、热水)等;(4)高温气体,如蒸汽、热风、热烟气等。(3)温度、湿度危险、危害的识别方法温度、湿度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了解生产过程的热源、发热量、表面绝热层的有无,表面温度,与操作者的接触距离等情况;(2)了解是否采取了防暑、防冻措施,是否采用了空调措施;(3)了解是否采取了通风(包括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换气措施,是否有作业环境温度、湿度的自动调节、控制措施。4辐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化学反应、金属加工、医疗设备、测量与控制等领域,接触和使用各种辐射能的场合越来越多,存在着一定的辐射危害。辐射主要分为电离辐射(如粒子、粒子、粒子和中子、粒子)和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射频电磁波、微波等)两类。电离辐射伤害则由,粒子和中子极高剂量的放射性作用所造成。射频辐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表现为射频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两个方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