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17课、习作、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
《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17课、习作、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17课、习作、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17课、习作、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15.自相矛盾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4.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发挥想象,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成语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将开始新的学习。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成语。提起成语,我想你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成语吧?我们来个成语填字大比拼,看谁掌握的成语最多。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很大一部分成语
2、就出自古代典籍,比如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自相矛盾。(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课题,释题)2.简要介绍作者韩非子。(课件出示)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字词。(重点指导“鬻,吾,弗”的读音。)2.学生自由诵读后,个别抽查,小组竞读。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师生一同读文章,疏通阅读障碍。(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读出句子的语气。(2)学生练习把语气读通顺、读流畅。(3)不理解的词句圈起来,同桌互相探讨,整体把握寓言大意,4.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誉”与“誊”不同,形近易误。(2)学生在生字本上练写,师巡视指导。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
3、学习,我们共同熟悉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方法这则寓言故事与以前学过的有哪些不同?(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学习文言文先要把语句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熟读成诵。)二、细读课文,明白寓意1.喜欢这个故事吗?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2.小组交流不便于理解和读不通顺的语句。3.全班交流,师重点检查难理解的句子。(1)课件出示:“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引导学生注意,三句之中“之”字的意思。(2)谁能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4
4、.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指名朗读,学生评议。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5.自主思考,集体交流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和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后又会有哪些表现呢?6.读了他的话后,你有什么想法?7.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其人弗能应也)不能够回答,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瞠目结舌)8.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和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说话内容互相矛盾的情境。)9.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
5、(比喻说话、做事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10.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三、课堂小结1.学习古文没有捷径,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学以致用。学生齐背诵。2.教师小结: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不仅把这则寓言故事读通了,弄懂了,而且还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但却向我们展示了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们不得不佩服文言文的凝练之美。教学板书15自相矛盾矛(利)于物无不陷盾(坚)物莫能陷自相矛盾(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教学反思本文形式简洁、含义精辟。课前,我引导学生搜集与寓言有关的知识,有助于理解语言的意思,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上,我渗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助
6、于学生语文常识的积累,自主学会分析文言文。分析寓意时,抓住重点词句,采用反复朗读和学生讨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我还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力求让学生读出感情。16.田忌赛马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积累本课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录像,导入新课请大家观看田忌赛马录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场比赛的课文。(板书课题
7、)。二、检查预习,理解内容1.抽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认读下列词语。(课件出示词语)3.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准备的马,演示比赛的经过,说出比赛胜利的原因。)5.指名朗读,指导理解两句话。(1)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打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2)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又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2)如果要进行加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中;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
8、?(黑板连线)7.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认为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三、角色朗读,升华认识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四、课外练习,巩固认识查找孙膑、田忌的有关古诗资料,请同学们听。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通过上
9、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名叫田忌的大将特别喜欢赛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与他相关的历史故事。2.田忌和谁赛马?最后赢了吗?二、学习“赛马”部分1找出赛马的段落。(1)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经常同谁赛马,大家的马脚力相差多吗?(2)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交待了赛马背景。从哪儿到哪儿写的田忌赛马取胜?(学生快速浏览交流总结:12自然段交待了赛马的背景;1314自然段写田忌听取了孙膑的主意,在赛马中取胜。)2自学这两部分。这两部分内容,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弄懂。(1)出示学习要求: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4自然段。按下面的句式
10、,说一说田忌赛马取胜的经过。田忌听取了孙膑的主意,先用对齐威王的,接着用对齐威王的,最后用对齐威王的。由于,所以田忌。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比赛取胜的过程。(2)学生自学。(3)检查自学: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田忌取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指名读1314自然段。另一生上台讲述田忌赛马取胜过程,教师演示课件。(4)教师适时传授写作方法:我们今后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三、质疑,推理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
11、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3: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4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比较:夸耀夸奖。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评价全班齐读。3小结:谁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4.在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五、总结积累1指名总结全文,教师适时指导。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
12、利益遇到困难,不灰心)六、悬念作文。(选做)(1)田忌赢了赛马,非常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2)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什么方法帮齐威王在第二次竞赛中获胜吗?请同学们拿笔将第二次竞赛改写一下。教学板书16田忌赛马前提条件:马脚力相差不多,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田忌(赢)齐威王(输)下 上上 中中 下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教学反思田忌赛马是一篇历史故事,田忌听取孙膑的主意在赛马中取胜是教学的重点,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分角色读,也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等。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
13、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为了尊重学生个人阅读的体验,让学生自由释放各自阅读体验,我说:“在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不做统一结论,只是引导。在课上我设计了:还是原来的马,田忌如果要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还会有哪些方式?结果又会怎样?学生很兴奋,又摆弄起学具马来,课堂学习得到延伸。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读完这个故事的收获,做到了“语思融合,文道统一”。通过这一堂课,感受到自己评价语言的匮乏、评价方式单一。如果在这方面提升一下,相信整个课堂的氛围会更加活跃,课堂效果更好
14、。17 跳水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本课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3.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师板书课题跳水)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谁跳水?为什么跳?谁让他跳?结果怎样?)2.简介作者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二、初读课
15、文,自学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1)画出本课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标上自然段序号。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认读下列词语。(课件出示词语)3.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读后师生评议。4.这篇课文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相机板书)三、品读第14自然段,体会猴子的放肆,孩子的生气。1.教师指着板书,问:孩子为什么要追猴子?就为了那顶帽子?那顶帽子就那么值钱吗?请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用“”画出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要求:(1) 学生边读书边做批注。(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个人收获。(3)班级汇报。2.重点品读以下句子。(课
16、件出示)(1)“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2)“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3)“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猴子放肆到了极点,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离桅杆一米多的地方,还做着怪样逗孩子。此时孩子被惹怒
17、了,气急了。)3.“孩子气急了”为了取回帽子,“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布置作业。1.写生字。2.收集有关形容情况紧急和情况危险的成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直奔主题同学们,当你们有危险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会怎样做?(想办法救人)对呀,做父母的的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那你们见过这样一位父亲吗?(课件播放父亲用枪瞄准孩子的那一幕)居然用枪来瞄准自己的儿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二、以读促思,体会孩子的危险1.你是从哪里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请学生读,要求读出“危险”的感觉)(1)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文字上体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15 17 习作 园地 教学 设计 教案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