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8课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习作、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pdf
《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8课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习作、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8课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习作、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5-85-8 课,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习作、语文园地课,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习作、语文园地) 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5.5.草船借箭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妒忌、擂鼓”等词语。 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梳理文章结构,品词析句,感悟作者的叙事特点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4.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诸葛亮“知天文” “懂地理” “识人心”
2、的本事。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和主题曲。 2.调动积累。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3.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 (出 示课题:草船借箭)老师相信,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 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检查预习,巩固生字词。 (1)指读课文,正音。 (2)
3、结合上下文体会“妒忌、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哪些 内容? 2. “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围绕这个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 “借”字。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前的准备;然后重点 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 如。 ) 四、品读借箭原因,感受人物特点四、品读借箭原因,感受人物特点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 思考:周瑜对诸葛亮心态是怎样的?文中哪个词可说明?请画出来。 (心怀妒忌) 2.自读第 2 自然段。 (1
4、)思考: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可 以看出来? (2)周瑜的真正目的是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为什么不拆穿他,反而接受 赶造十万支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3)周瑜居心叵测,诸葛亮运筹帷幄,请同学们体会他俩每次对话时,各 自心里可能想些什么?他们在说话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试着读一 读。 3.分角色朗读 12 自然段,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大致了解了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老师知道了同学 们对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有的同学说,诸葛亮通晓天文, 有的说他懂得地利,还有的
5、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借到箭,最重要的是因为他“知人 心” 。的确,课文精彩描述“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这节课我们 要探究的重点。 二、探究课文,感悟诸葛亮的二、探究课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神机妙算” 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 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 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 “神” 在哪里,“妙” 在何处? 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知天时 1.课件出示: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1)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 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假如你是鲁肃,
6、怎么读这个句子? (3)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谁来读读。 (4)联系上下文,体会“知天时” 。 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也许是凑巧赶上大雾漫天 呢?请联系上文,找到相关的句子。 前两天没动静可不可以不写,直接交代: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 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多简练,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二)懂地利 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1.“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 空当,使受箭面积大。 ) 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
7、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 鼓,一边呐喊。 ”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 军水寨受箭。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令? (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都考 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得这么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 神?妙不妙?) 4.“到还快要散时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 也来不及了。 ” (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流方向向东,风向向东,因此船受箭归来才会船 轻水急,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 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8、 ) (三)识人心 草船借箭的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诸葛亮十分了解曹操生性 多疑的性格,他算得准不准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1.“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 箭好像下雨一样。 ” (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 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 2.“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 在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 11 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 诸葛亮的笑。你怎样理解诸葛亮的笑? 3.老师觉得
9、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 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 4.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 三、人物对比,升华感受三、人物对比,升华感受 1.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提示后讨论交流) 2.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教学板书教学板书 5 草船借箭 诸葛亮神机妙算知人心 周瑜妒而聪明:将计就计 鲁肃仁而忠厚:借船求箭 曹操疑而狂妄:草船借箭 识天象四更大雾 晓地利顺风顺水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
10、疑、探 究,如: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并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找找诸葛亮的神 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诸葛亮怎么做到让船顺 风顺水、调转船头借到箭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6 6 景阳冈景阳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 19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理解“梢棒、筛酒”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 3.了解武松豪放倔强、 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1、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 (播放好汉歌 ,由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 )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一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节选 自名著的文章。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师出示生字,指名读。 (重点指导“跄、蹿、抡、簌”的读音) 3.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师重点指导。 梢棒: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筛酒:斟酒。这里指从壶里往杯子里或碗里倒。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吊睛白额大虫:文中指眼睛上翘,额头上有白色花纹的老虎。 4.指导写字。 重点
12、指导: “俺”字第十画是竖折钩,上边出头; “兼”第五画是长横,右边 出头。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完成课后填空题。 喝酒()()() 2.检查自学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交流填空题。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3)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 四、学习四、学习“喝酒喝酒”部分部分 1.默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1)作者在这部分详细描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他们主要在谈论什么? (谈酒、谈虎) (2)分角色读这一部分。为什么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结果呢?
13、 (3)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豪放、倔强、勇敢的性格) (4)讨论:这一部分与打虎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写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 点,为下文徒手打虎作铺垫。 ) 2.小结学习方法,讨论归纳。 (抓重点理层次;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 五、学习五、学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部分部分 1.默读第 35 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1)武松一路上看到了几处关于景阳冈有虎的告示?找出来并相互交流, 再说说自己的体验。 (有两处这样的告示。武松开始以为是店家的诡计,看到官府的印信后才相 信了,却还是要上景阳冈。从中可以体会到武
14、松的好强、倔强、胆量过人。 ) (2)故事重点是要写武松打虎,为什么作者还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描写武松 “上冈”呢? (不仅是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 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 ) 2.小结学习方法,讨论归纳。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这样文章前后内容联系更紧密,结构更紧凑。)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一、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品读二、品读“打虎打虎”部分部分 1默读第 67 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2这一部分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
15、性格特点。 ) 3.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词句。 “从半空里蹿下来” “把腰胯一掀” “吼一声” (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有如此气势, 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了。这是反衬的方法。 )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 ( “踢” “打”从中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 4.同桌讨论: 这部分主要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了虎的哪 几方面?用意何在? (1)这段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 群的特点。 (2)具体写了虎的气势、虎的灵活、虎的声势。 (3)从虎的
16、气势、声威上反衬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5.朗读指导。 读的时候语速可稍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三、学习三、学习“上冈上冈” “下冈下冈”部分部分 (一)学习“上冈”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武松的思想活动) 2.武松的思想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 子加以体会。 (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 3.这部分有什么作用? (这部分通过思想活动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 也为下文做了 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 (二)学习“下冈”部分 1.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 (依然是武松的心理活动,他寻思道:天色看看
17、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 来时,我却怎么斗得他过?) 2.此时武松的心里有点畏惧,这与武松之前勇敢无畏、武艺超群的形象是否 相符?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武松毕竟是个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虎相当艰难,况且此 时已筋疲力尽了。如果再写他斗志旺盛,准备再战猛虎就不真实了,不能让人信 服, 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实地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做了补充, 使这个人物更真实、 具体,让读者更喜欢他。 ) 四、总结拓展四、总结拓展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认为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生自由发表看法,可联系全文对武松神情、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加以 体会。 ) 2.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向父母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
18、适当的语 气、表情和动作。 教学板书教学板书 6 景阳冈 喝酒豪放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倔强勇敢 打虎机智武艺超群 上冈下冈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重点讲解 “武松打虎”这一部分,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讨论文章 其他三部分内容与“打虎”的关系,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在教 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自读自悟,我适当点拨,学生都能对人物性格有 一定的感悟。 7*7* 猴王出世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会认 16 个生字,读记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前“阅读提示” ,自主学习课
19、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性格特点。领略经典名著的魅 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品味语言,激发对古典小说的 兴趣。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 1.(播放西游记片段)大家对西游记都不陌生,那么在西游记 中, 你最喜欢谁?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生自 由交流) 2.是呀,他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的形象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今天,我们一 起学习关于他的课文猴王出世 ,齐读课题,介绍作者。 二、了解大意,整体感知猴王形象二、了解大
20、意,整体感知猴王形象 1.根据文前“阅读提示” ,明确问题。 (课件出示: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2.课文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所以有些句子会觉 得不好读,不好懂。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交流自学情况,说说自己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了什么。或现在还有什么不懂 的?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词语与句子的意思。 3.交流学习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石猴是哪里来的。(板书:出世仙石迸裂) (2)学生尝试说说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板书:成王跳水寻源) (3)留在你脑海里的是一个怎样的猴王?(神奇、 活泼、 勇敢、 无畏、 自信)
21、 4.小结过渡:仙石迸裂,化出一个石猴,往水帘洞一跳,跳出一个猴王,从 这里开始,一个美猴王的形象,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那么,作者吴承恩先生又 是用怎样的语言,把一个猴子的形象写得深入人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石猴的生 活,去发现,去感受。 三、品味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三、品味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学习“猴王出世” ,感悟语言的“精炼” 。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 2.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指名读,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
22、(2)读这段话,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 3.师提问:你发现这句话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从三方面观察发现: (1)关注语言形式对偶;排比;精炼。 (2) 关注语言内容饮食、 交友、 起居。 (3) 关注语言节奏三个字 (动宾结构) , 短促有力。 4.细细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读出活力。 5.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写在句子旁边,做上批注。 6.小结:作者写的是一只欢快跳跃的猴子,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 节奏。或者说,从这样的语言,我们读到了一个活泼可爱、顽皮跳跃的猴子。像 这样内容与语言高度统一,这就是经典。课文还有哪些这样经典的句子呢?让我 们再次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研
23、读“猴子称王” ,感受语言的魅力。 1.快速浏览 “石猴称王” 的内容, 请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在旁边写上批注。 2.组织交流,引导品悟语言。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 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石猴跳是怎样跳进水帘洞的?体会石猴进洞动作的轻巧。 朗读体会。 (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 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 读句子,圈出动词。理解“伸头缩颈、抓耳挠腮” 。 指导朗读,体会猴子的“胆小” 。 四、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四、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 1.我们了解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
24、过, 相信大家对孙悟空有了更深 刻的认识。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用四字词语说说。 (活泼可爱、机智勇敢,敢作敢为,身手不凡) 2.课文记叙的只是孙悟空的出生,是古典小说西游记的第一回,那你还 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学生讲述西游记的故事) 3.播放美猴王主题曲,师: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猴王的风采! 五、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积累欲望五、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积累欲望 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她的语言非常优美。从 19 世纪开 始, 西游记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深受人们 喜爱。希望同学们都能读到原著,切身感受古典文化,感受经典的魅力。 2.同学们读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口语 交际 快乐 读书 习作 园地 教学 设计 教案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29923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