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6-17课、交流平台、习作)教案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6-17课、交流平台、习作)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6-17课、交流平台、习作)教案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6-17课、交流平台、习作)教案设计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3.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2.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本插图)师: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呢?(生自由发言,师出示宇宙图片)看完图片后,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所看到的宇宙吗?今天,我们来
2、学习一片新课文(板书课题:宇宙的另一边)大家齐读课题,要读出你对宇宙另一边的好奇感。那么,文中作者猜想宇宙的另一边会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浩瀚:形容广阔或壮大。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白茫茫:形容一望无边的白。(用于云、雾、雪、大水等)3.认识作者。(先指名说,
3、教师再相机补充,出示课件)陈诗哥,本名陈开斌,1981年1月生于广东肇庆,现供职于深圳市红树林杂志社,中国作协会员。2009年开始发表童话,作品见于花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报刊,入选各种年选。2012年5月出版童话集几乎什么都有国王,2014年11月出版长篇童话童话之书、童话集故事马上开始。他曾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首届儿童文学金近奖,被评为第二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 4.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幻想在很远很远的宇宙的另一边,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所有现实世界存在的事物都和宇宙的另一边的事物一一对应。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师重点指导:“乘
4、”,中间是“禾”,右边是“匕”,不是“七”;“密”与“蜜”字音、字形相近,易混淆。2.学生每个生字临摹一遍,写5遍,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师点拨:学生评价时,先说写得好的地方,再针对不好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哪些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继续来学习课文。二、细读课文,激发想象(一)默读课文,在文中用“_”画出总写宇宙的另一边秘密的相关句子。(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
5、样的孩子。)(二)小组合作探究。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宇宙的另一边详细叙述了哪些秘密。1.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出有疑问的地方。2.全班交流,预设:(1)宇宙的另一边的那个孩子是另一个“我”,与“我”做着相类似的事情。想一想: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还会做些什么?(2)宇宙的另一边与地球的不同之处。仿照例句进行仿写: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3)宇宙的另一边上学和课堂上的情景。宇宙的另一边的课堂与我们现在的课堂有什么不同之处?你更喜欢哪种上课方式,为什么?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怎么学的?倘若你此时穿越到宇宙的另一边的课堂上,老师
6、让你出一道加法题,你会怎么出?宇宙的另一边乘法是怎么学的?对比你所学的乘法知识,说说你认为哪种学习方式更容易接受。发挥想象,说说你认为宇宙的另一边减法和除法会怎么学。(4)宇宙的另一边如何写关于风的文章?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你会怎么写?(三)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和同学交流,看谁想得更奇妙。三、拓展阅读 陈诗哥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人,可是他却选择用童话来表达内心。这些想象有的幽默,有的特别,有的优美,有的深邃,有的灵动不论什么特点的想象,都带着天才的气息。同学们课下可以去图书馆找找他的其他作品,认真地读一读,相信你会知道得更多,你的内心世界会变得更丰富。 教学板书16宇宙的
7、另一边总写: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分写那个孩子是另一个我与地球的不同之处 上学和课堂上的情景 如何写关于风的文章充满童趣想象奇特教学反思宇宙的另一边是陈诗哥写的一篇童话。他用充满童趣的故事,带领孩子们进入梦幻而富有哲理的童话世界。故事的脉络十分清晰,先总写了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再分写宇宙的另一边与这一边的不同之处。因此,教学设计时,我围绕总分的思路来设计本课,重点围绕宇宙的另一边上课时的情景进行展开。由于与学生的生活较为贴切,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完全打开了思路。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8、。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假如你也有像孙悟空那样的能力,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英英,拥有超能力的她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2.检查预习。(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9、(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2.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默读课文和观察课文插图都了解到了什么。(英英厌烦妈妈的唠叨,想变成一棵大树,当她梦想成真时,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她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这时,妈妈也住了进来,还和大家分享美食,英英却饿得流口水,最后英英明白了原来妈妈早就发现她就是这棵大树。)3.小组派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4.教师评议,相机小结。5.问题导学,探究交流。(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厌烦妈妈的唠叨。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指导朗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学生练习朗读。
10、指名朗读,师生评议。)(2)“我”想变成一棵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朗读:读出惊喜的语气。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师生评议。(3)“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课件出示句子)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在朗读中表现出只有孩子才会有的奇思妙想。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四、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师重点指导:“继”字注意笔顺,最后一笔为竖折;“狐狸”两个字的部首都是“犭”,写的时候注意要左窄右宽。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2.指名分自然段
11、合作读课文。二、互相交流,质疑探究1.思考:“我”变成一棵树后做了什么?(1)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请各种动物住在鸟窝里。(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2)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有爱心)(3)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师生评议。2.除了小动物,还有谁住进了“我”的鸟窝?(1)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妈妈住进了“我”的鸟窝。(课件出示妈妈住进“我”的鸟窝的片段)(2)学生自由朗读,说说在朗读中体会到了什么。(“我”的心里十分矛盾)“失望”是什么意思?(因希望不能实现而失去信心或感觉不快活)(3)指导朗读:读出“我”心情的变化和矛盾的心理。3.妈妈在“我”的鸟窝里做了什么?这时“我”有什么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16 17 交流平台 习作 教案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