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化学课件_最全的.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生物化学课件_最全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物化学课件_最全的.ppt(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生物化学一一 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一)蛋白质的概述(一)蛋白质的概述v蛋白质(蛋白质(protein)是最基本的生命物质之一。是最基本的生命物质之一。v1、元素组成:平均含、元素组成:平均含N量约量约16%(特征代表)(特征代表)v2、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v3、大小:蛋白质是大分子化合物、大小:蛋白质是大分子化合物v4、空间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空间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级结构v5、重要性:数量多、种类多、功能多、重要性:数量多、种类多、功能多v6、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AA顺序的遗传编码顺序的
2、遗传编码 1.结构通式结构通式 -氨基酸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R R基的不同。基的不同。2020种基本种基本氨基酸按氨基酸按R R的极性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极性性氨的极性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极性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CO O HCHH2NR不变部分不变部分可变部分可变部分(二)(二) 氨基酸氨基酸(1)、天然蛋白质仅有、天然蛋白质仅有20种种AA、均为均为 - AA(2)、)、旋光性:、(除甘氨酸没有旋光性)旋光性:、(除甘氨酸没有旋光性)(3)、构型:)、构型:D、L(除甘氨酸,天然蛋白除甘氨酸,天然蛋白质的质的AA均为均
3、为LAA)。)。(4)、)、构象构象 人类人类8种必需种必需AA:(:(人体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人体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从食物中获得) 赖、色、甲硫、苯丙、苏、缬、亮、异亮赖、色、甲硫、苯丙、苏、缬、亮、异亮2.氨基酸的性质3.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分类v 法一:法一:按按R R基化学结构特点分为四大类基化学结构特点分为四大类:v 1、脂肪、脂肪AA(15种)种)v 2、芳得族、芳得族AA(2种):苯丙氨酸、酪氨酸种):苯丙氨酸、酪氨酸v 3、杂环族、杂环族AA(2种):组氨酸、色氨酸种):组氨酸、色氨酸v 4、杂环亚、杂环亚AA(1种):脯氨酸种):脯氨酸v 法二:法二:按按
4、R基极性分两类基极性分两类: 极性极性AA:11种种 非极性非极性AA:9种种v 法三:法三: 1、中性、中性AA(有极性与非极性有极性与非极性15种)种) 2、酸性、酸性AA(2种):天冬氨酸、谷氨酸种):天冬氨酸、谷氨酸 3、碱性、碱性AA(3种):组、赖、精种):组、赖、精4.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有味(甜、鲜、苦)、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有味(甜、鲜、苦)或无味,不同强度溶于水、稀酸、稀碱,但不溶于或无味,不同强度溶于水、稀酸、稀碱,但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酒精可使任何有机溶剂,酒精可使AA发生沉淀。发生沉淀。 (2)、光学性质:具旋光性,有紫外吸收现象,)、光学性
5、质:具旋光性,有紫外吸收现象,波长为波长为280nm,但仅有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但仅有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有此性质。有此性质。v除甘氨酸外,氨基酸均含有一个手性除甘氨酸外,氨基酸均含有一个手性 - -碳原子,碳原子,因此都具有旋光性因此都具有旋光性。比旋光度是氨基酸的重要物理。比旋光度是氨基酸的重要物理常数之一,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重要依据。常数之一,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重要依据。PH 1 7 10净电荷净电荷 +1 0 -1 正离子正离子 两性离子两性离子 负离子负离子 等电点等电点PICOOHCHH3N+R-pK1+H+H+COO-CHH3N+RH+H+pK2-COO-CHH2NR(三
6、)肽与肽键(三)肽与肽键 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之间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之间失水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所形成的化合物失水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肽。称为肽。由两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由两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二肽二肽,由多个氨基酸,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则称为多肽。组成多肽的氨基酸单元称组成的肽则称为多肽。组成多肽的氨基酸单元称为为氨基酸残基氨基酸残基。 1. 1.肽键肽键(peptide bondpeptide bond):肽键的特点是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具有肽键的特点是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具有明显的共轭作用。明显的共轭作用。组成肽键的原子处于
7、同一平面。组成肽键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0.1270.127nmnm键长键长=0.132=0.132nmnm 0.148nm0.148nm2.2.肽链中肽链中AAAA的排列顺序和命名的排列顺序和命名CCNCCNCCNCCNCCH2CHCH2CH2CH2COO-OHCO2HCH2CONH2OHCH3H3N+OOOOHHHHHHHHHSerValTyrAspGlnCH3N-端C-端肽键v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种排列顺序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种排列顺序称为称为氨基酸顺序氨基酸顺序。v通常在多肽链的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通常在多肽链的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 - -氨基,
8、称为氨基端或氨基,称为氨基端或N-N-端;在另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端;在另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 - -羧基,称为羧基端或羧基,称为羧基端或C-C-端。端。v氨基酸的顺序是从氨基酸的顺序是从N N端的氨基酸残基开始,以端的氨基酸残基开始,以C C端氨基酸残基端氨基酸残基为终点的排列顺序。如上述五肽可表示为:为终点的排列顺序。如上述五肽可表示为: Ser-Val-Tyr-Asp-GlnSer-Val-Tyr-Asp-Gln3.3.肽的颜色反应肽的颜色反应v 多肽可与多种化合物作用,产生不同的颜色反应。这些显色多肽可与多种化合物作用,产生不同的颜色反应。这些显色反应,可用于多肽的定性或定量鉴定。反应,可
9、用于多肽的定性或定量鉴定。 如黄色反应,是由硝酸与氨基酸的苯基(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如黄色反应,是由硝酸与氨基酸的苯基(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反应生成二硝基苯衍生物而显黄色。反应生成二硝基苯衍生物而显黄色。v 多肽的双缩脲反应是多肽特有的颜色反应多肽的双缩脲反应是多肽特有的颜色反应; ;双缩脲是两分子双缩脲是两分子的尿素经加热失去一分子的尿素经加热失去一分子NHNH3 3而得到的产物。而得到的产物。 双缩脲双缩脲能够与碱性硫酸铜作用,产生兰色的铜能够与碱性硫酸铜作用,产生兰色的铜- -双缩脲络合双缩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多肽,具有与双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多肽,
10、具有与双缩脲相似的结构特点,也能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紫红色或缩脲相似的结构特点,也能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紫红色或蓝紫色络合物。蓝紫色络合物。这是多肽定量测定的重要反应。这是多肽定量测定的重要反应。(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v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包括组包括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数目成蛋白质的多肽链数目. .v多肽链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顺序。多肽链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顺序。v以及多肽链内或链间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以及多肽链内或链间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v其中最重要的是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它是蛋其中最重
11、要的是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它是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基础。白质生物功能的基础。2.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v蛋白质的二级蛋白质的二级( (Secondary)Secondary)结构是指多肽链的主链结构是指多肽链的主链在空间的排列在空间的排列, ,或规则的几何走向、旋转及折叠。或规则的几何走向、旋转及折叠。它只涉及肽链主链的构象及链内或链间形成的氢键。它只涉及肽链主链的构象及链内或链间形成的氢键。v主要有主要有 - -螺旋、螺旋、 - -折叠、折叠、 - -转角。转角。(1 1)、)、 - -螺旋螺旋v (1 1)螺旋走向,稳定以氢键连)螺旋走向,稳定以氢键连接,氢键与轴平行。接,氢键与轴平行。
12、v (2 2)侧基)侧基R R伸向螺旋外侧。伸向螺旋外侧。v (3 3)棒状结构,高度压缩,紧)棒状结构,高度压缩,紧密排列。密排列。v (4 4)规律排列)规律排列v (5 5)由)由1 1条充分伸展的肽链的肽条充分伸展的肽链的肽键平面折叠成的右手螺旋。键平面折叠成的右手螺旋。v (6 6)每隔)每隔3.6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螺距上升一圈,螺距0.540.54nmnm。v (7 7)1 1个螺圈内有个螺圈内有1313个原子。个原子。v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Tertiary Structure) )是指在是指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肽链的不同区段的侧链基团
13、二级结构基础上,肽链的不同区段的侧链基团相互作用在空间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包括相互作用在空间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包括主链和侧链构象在内的特征三维结构。主链和侧链构象在内的特征三维结构。v维系这种特定结构的力主要有氢键、疏水键、维系这种特定结构的力主要有氢键、疏水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尤其是疏水键,在蛋白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尤其是疏水键,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质三级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3.蛋白质三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v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是指由多是指由多条各自具有一、二、三级结构的肽链通过非共价键条各自具有一、二、三级结构的
14、肽链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起来的结构形式;各个亚基在这些蛋白质中的连接起来的结构形式;各个亚基在这些蛋白质中的空间排列方式及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排列方式及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v这种蛋白质分子中,最小的单位通常称为亚基或亚这种蛋白质分子中,最小的单位通常称为亚基或亚单位单位Subunit,它一般由一条肽链构成,无生理活它一般由一条肽链构成,无生理活性;性;v维持亚基之间的化学键主要是疏水力。维持亚基之间的化学键主要是疏水力。v由多个亚基聚集而成的蛋白质常常称为寡聚蛋白;由多个亚基聚集而成的蛋白质常常称为寡聚蛋白;4.蛋白质四级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五)蛋白质的性质(五)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
15、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v蛋白质与多肽一样,能够发生两性离解,也有等电蛋白质与多肽一样,能够发生两性离解,也有等电点。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在电场中点。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在电场中不移动。不移动。v在电场中,如果蛋白质分子所带正电荷多于负电荷,在电场中,如果蛋白质分子所带正电荷多于负电荷,净电荷为正,则向负电极移动,反之,净电荷为负,净电荷为正,则向负电极移动,反之,净电荷为负,向正极移动,这种泳动现象称电泳。向正极移动,这种泳动现象称电泳。v蛋白质在等电点蛋白质在等电点PH条件下,不发生电泳现象,利条件下,不发生电泳现象,利用蛋白质的电泳现象,可以将
16、蛋白质的电泳现,可用蛋白质的电泳现象,可以将蛋白质的电泳现,可以将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以将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 2.这是蛋白质特有的性质这是蛋白质特有的性质-胶体胶体。v由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它在水中能够形成由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它在水中能够形成胶体溶液。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溶液的典型性胶体溶液。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溶液的典型性质,如丁达尔现象、布郎运动等。质,如丁达尔现象、布郎运动等。v由于胶体溶液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因由于胶体溶液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可以应用透析法将非蛋白的小分子杂质除去此可以应用透析法将非蛋白的小分子杂质除去 3.3.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蛋白质的沉淀作用v蛋白质
17、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与它的分子量大小、所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与它的分子量大小、所带的电荷和水化作用有关。带的电荷和水化作用有关。v改变溶液的条件,将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质改变溶液的条件,将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质v在适当的条件下,蛋白质能够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在适当的条件下,蛋白质能够从溶液中沉淀出来。v蛋白质的沉淀分为蛋白质的沉淀分为可逆沉淀可逆沉淀和和不可逆沉淀不可逆沉淀。 4.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的变性作用v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构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构象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象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随之发生变化,但一级
18、结构未遭破坏,这种现能随之发生变化,但一级结构未遭破坏,这种现象称为象称为变性作用变性作用。v变性后的蛋白质称为变性蛋白。变性后的蛋白质称为变性蛋白。v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热、紫外光、激烈的搅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热、紫外光、激烈的搅拌以及强酸和强碱等。拌以及强酸和强碱等。v类型:不可逆变性、可逆变性(可复性)类型:不可逆变性、可逆变性(可复性)(六)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六)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1)作为酶,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2)作为结构成分,它规定和维持细胞的构造。(3)作为代谢的调节者(激素或阻遏物),它能 协调和指导细胞内的化学过程。(4)作为运输工具,它能在细胞内或者透过细胞 膜传
19、递小分子或离子。(5)作为抗体,它起着保护有机体,防御外物入 侵的作用。 二 核酸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核酸是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最早是瑞士的化学家米歇尔于1870年从脓细胞的核中分离出来的,由于它们是酸性的,并且最先是从核中分离的,故称为核酸。核酸的发现比蛋白质晚得多。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核糖核酸(简称RNA)两大类,基本结构单位都是核苷酸 (一)(一) 核甘酸核甘酸v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作为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作为DNADNA或或RNARNA结构单结构单元的核苷酸分别是元的核苷酸分别是5-5-磷酸磷酸- -脱氧核糖核苷和脱氧核糖核苷和5
20、-5-磷酸磷酸- -核糖核苷。核糖核苷。OBOH OHOH2CPOHHOOB=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或胸腺密啶核糖核苷酸 OH2CPOHHOOOBOH脱氧核糖核苷酸1.核甘核甘v糖与碱基之间的糖与碱基之间的C-NC-N键,称为键,称为C-NC-N糖苷键糖苷键胞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鸟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NNOHHONNNH2HONNOHH2NNNNNNNNH2OHHOHHOHHHOCH2HOCH2OHHOHHOHHOHHOHHOHHHOCH2OHHOHHOHHHOCH22.组成核甘的戊糖组成核甘的戊糖v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DNADNA所含的糖为所含的糖为-D-D-2-
21、2-脱氧核糖;脱氧核糖;RNARNA所含的糖则为所含的糖则为-D-D-核糖。核糖。OHHOHHOHOHHHOCH2HOCH2OHHOHHHOHHD-核糖D-2-脱氧核糖腺嘌呤腺嘌呤AdenineNNNHNNH2NHNNHNONH2鸟嘌呤鸟嘌呤guanineNHNHOO尿嘧啶尿嘧啶uracilNNHNH2O胞嘧啶胞嘧啶cytosineNHNHOO胸腺嘧啶胸腺嘧啶thymine3.组成核甘的碱基组成核甘的碱基(二)(二) 核酸的分子结构核酸的分子结构1.1.DNADNA的分子结构的分子结构(1 1)DNADNA的一级结构的一级结构v 概念概念:DNADNA的一级结构是指的一级结构是指DNADNA分
22、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不同的不同的DNADNA分子(或片段)其一级结构不同,即脱氧核苷酸排分子(或片段)其一级结构不同,即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也就是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列顺序不同,也就是碱基排列顺序不同。v 意义:意义:遗传信息遗传信息v 基本结构单位基本结构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v 连接键连接键:3 3,5 5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v 书写及阅读方向书写及阅读方向:从:从5 5端到端到3 3端端(2)DNA的二级结构概念:DNA的二级结构是指DNA的双螺旋结构。 DNADNA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lDNADNA分子由两条分子由两条DNADNA单单
23、链组成。链组成。lDNA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分的双螺旋结构是分子中两条子中两条DNADNA单链之间基单链之间基团相互识别和作用的结团相互识别和作用的结果。果。l双螺旋结构是双螺旋结构是DNADNA二级二级结构的最基本形式结构的最基本形式。 .DNA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双螺旋结构的特点a.DNAa.DNA分子由两条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分子由两条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简称简称DNADNA单链单链) )组成。组成。两条链沿着同一根轴平行盘绕,形成两条链沿着同一根轴平行盘绕,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右手双螺旋结构。螺旋中的两条链方向相反,即其。螺旋中的两条链方向相反,即其中一条链的方向为中一条链的
24、方向为5353,而另一条链的方向为,而另一条链的方向为3535。v b.b.嘌呤碱和嘧啶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基位嘌呤碱和嘧啶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基位于螺旋外侧。碱基环平面与螺旋轴垂直,糖基环平面与碱基于螺旋外侧。碱基环平面与螺旋轴垂直,糖基环平面与碱基环平面成环平面成9090角角v C.C.螺旋横截面的直径约为螺旋横截面的直径约为2 2 nmnm,每条链相邻两个碱基平面之每条链相邻两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间的距离为3.4 3.4 nmnm,每每1010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其螺矩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其螺矩(即螺旋旋转一圈)高度为(即螺旋旋转一圈)高度为34 34
25、nmnm。v d.d.两条两条DNADNA链相互结合以及形成双螺旋的力是链间的碱基对所链相互结合以及形成双螺旋的力是链间的碱基对所形成的氢键。碱基的相互结合具有严格的配对规律,即腺嘌形成的氢键。碱基的相互结合具有严格的配对规律,即腺嘌呤(呤(A A)与胸腺嘧啶(与胸腺嘧啶(T T)结合,鸟嘌呤(结合,鸟嘌呤(G G)与胞嘧啶(与胞嘧啶(C C)结合,这种配对关系,称为碱基互补。结合,这种配对关系,称为碱基互补。A A和和T T之间形成两个氢之间形成两个氢键,键,G G与与C 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之间形成三个氢键。v 在在DNADNA分子中,嘌呤碱基的总数与嘧啶碱基的总数相等。分子中,嘌呤碱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生物化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