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地球与地图.ppt
《01地球与地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地球与地图.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在地球仪上判读经纬网,了解其地理意义;3、在地图上认识地图三要素;4、学会判读地形图。复习策略指南地球和地图是中学地理的基本知识,是学习其他地理知识地球和地图是中学地理的基本知识,是学习其他地理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地球基的基础和依据,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地球基础知识的应用:一是以经纬网作为区域定位和方向判定的载体础知识的应用:一是以经纬网作为区域定位和方向判定的载体和基础时,要掌握如何进行区域定位;二是要掌握以经纬度差和基础时,要掌握如何进行区域定位;二是要掌握以经纬度差作为距离计算的依据和原则。第二,地图基础知识的应
2、用:重作为距离计算的依据和原则。第二,地图基础知识的应用:重点是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和应用。第三,点是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和应用。第三,注意收集航天科技的新进展和天文现象的新发现,善于运用所注意收集航天科技的新进展和天文现象的新发现,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说明。学知识进行解释说明。第四,在熟练掌握地球运动一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的基础第四,在熟练掌握地球运动一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的基础上,要重点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上,要重点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发挥多种思维方式,提高空间想象与解决问题短的变化规律,发挥多种
3、思维方式,提高空间想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能力。本章重点:经纬网的判读与运用、等高线的判读与应用及本章重点:经纬网的判读与运用、等高线的判读与应用及地球运动的意义。本章难点:区域定位和球面最短距离、比例地球运动的意义。本章难点:区域定位和球面最短距离、比例尺放缩、等高线的综合运用与光照图的判读。考查热点:方向尺放缩、等高线的综合运用与光照图的判读。考查热点:方向的判定、光照图的判读以及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分析等。的判定、光照图的判读以及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分析等。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总结规律,并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总结规律,并进行学法指导,讲究理论与
4、实际的有机结合,某些问题例如地进行学法指导,讲究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某些问题例如地方时的计算等要经常结合现实问题或测试巩固落实。方时的计算等要经常结合现实问题或测试巩固落实。1常见经纬网图的判读类型侧视图俯视图判读要领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2.经纬网的主要
5、应用(1)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千米(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经线圈、晨昏圈、赤道 b b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反之在东方。点在西方,
6、反之在东方。弧线式经纬网图弧线式经纬网图( (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 a a如图中如图中A A、B 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判断B B在在A A的正东方。的正东方。 b bB B、C 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判断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判断C C位于位于B B的正的正南方南方( (由以上两点可判断由以上两点可判断C C在在A A的东南方的东南方) )。 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的判断如果记忆不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的判断如果记忆不牢固的话,可通过右图进行推导。如图牢固的话,可通过右图进行推导。如图A A、B B为位于北半球的两点且不
7、在常见的大圆为位于北半球的两点且不在常见的大圆上,则其最短航线为一个向北弯曲的弧线。上,则其最短航线为一个向北弯曲的弧线。具体是:同北偏北,同南偏南,同一条经具体是:同北偏北,同南偏南,同一条经线圈上走极点。线圈上走极点。 (1)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可以利用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可以利用“上北下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的法则确定方向。 (2)线段式比例尺是随图幅的
8、放大或缩小而变化的,在线段式比例尺是随图幅的放大或缩小而变化的,在图上度量图距时,要用图中比例尺线段的长度度量,图上度量图距时,要用图中比例尺线段的长度度量, 不能使用米尺上的刻度单位度量。如不能使用米尺上的刻度单位度量。如右图中每厘米单位长表示右图中每厘米单位长表示5 km实地距实地距离,但图上的厘米单位明显小于米尺离,但图上的厘米单位明显小于米尺的厘米单位,说明该图幅已缩小,应的厘米单位,说明该图幅已缩小,应用图中单位度量两点间的图距。用图中单位度量两点间的图距。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完成下列问题。下列问题。(1)图中图中M点在点在O点的点的_
9、方向,方向,N点在点在O点的点的_方向。方向。(2)若某人从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千米,则其最终位置()。A回到回到M点点 B在在M点正东方点正东方C在在M点正西方点正西方 D在在M点东南方点东南方正北正北东北东北B(3)M和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 440千米千米 B3 330千米千米C2 220千米千米 D1 820千米千米(4)若一架飞机从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机飞行的方向为 ()。
10、A一直向东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先东南再东北(5)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范围的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CB丙丙乙乙甲甲2比例尺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n。 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n+1)。 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原比例 1/n。 将原比例尺缩小1/n;原比例(1-1/n)。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到倍数的平方。 (1)比例尺的缩放:(2)据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确定比例尺分别计算长与宽的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和宽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采用比较小者
11、或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取整)用长和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中国东西距离约5200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东西比例尺:1:5200000,南北比例尺:1:5500000;(3)比例尺中注意的问题a、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比例尺的分子与分母有单位,计算中注意单位的统一。b、一般地,在同一幅地图上,各部位的比例尺大小是一样的,如大比例尺地图和经纬线没有变形的经纬网图(如甲),但如果在经纬线变形的图中,不同纬度的比例尺是不同的(如图乙),纬度越低,比例尺越小,纬度越高,比例尺越大。c、在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上,一般来说,跨经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方 向一、经纬网定向;二、指向标
12、定向;三:其它定向甲、乙两图分别示意世界著名的三角洲。甲、乙两图分别示意世界著名的三角洲。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1)(2)(2)题。题。(1)甲图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甲图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 ()。A西南西南 B东北东北 C东南东南 D西北西北(2)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A甲大于乙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乙大于甲C甲乙相同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无法判断解析解析(1)根据两图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甲图中为密西根据两图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甲图中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乙图中为尼罗河三角洲。西比河三角洲,乙图中为尼罗河三角洲。AB等高线判读
13、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同图等距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愈陡等高线地形判读中的等高线地形判读中的“五读五读”要领要领 (1)延伸方向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疏密程度
14、疏密程度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密陡疏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陂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等下陂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 (3)极值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地势起伏大小。 (4)弯曲处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为山脊;相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反则为山谷。 (5)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其特点是“大于大的大于大的”或或“小于小的小于小的”。等
15、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1)地形类型判读等高线图判读山地山峰(顶):四周低,中间高;山脊:等高线由山顶向低处凸出的部分,成为分水岭;山谷:等高线向山顶凸出的部分,一般发育河流;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呈马鞍形;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盆地从图中等高线数值看出,四周高,中间低,根据经纬度和比例尺大小可确定该图所示地形区为我国的四川盆地等高线图判读丘陵数值一般在500米以下,多闭合曲线,反映出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海拔较低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不同的高原等高线差距较大,高原面一般较平坦,边缘陡峻,如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
16、判读技巧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项目项目所反映的内容判断所反映的内容判断确定等确定等高线数高线数值值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邻两条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等高线间的高度差)是相同的。知道任意一条是相同的。知道任意一条等高线的数值等高线的数值(即高程、标高即高程、标高)和等高距,可推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两条等高线之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的法则读数;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则读数;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小遵循“大于大数
17、或小于小数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读数的法则读数续表续表项目项目所反映的内容判断所反映的内容判断依据数依据数值大小值大小判断地判断地形形海拔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海拔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米,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丘丘陵地形;海拔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字形字形山地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在地形;海拔高度大,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1 地球 地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