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程英.pdf





《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程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程英.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姓名:程英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教育硕士 指导教师:何华 2010-10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中文提要 I中文提要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新 课改面临的核心议题。纵观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已成 为解决议题的关键之一。具体到高中化学学科,就需要研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 题设计。怎样的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呢?本研究的特色是在高中化学课 堂教学问题设计中应用学生的认知心理,基于学生认知心理来进行高中化学课堂 教学问题设计。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
2、析、经验总结等方法,借鉴国内外各种教育教学理论、认 知心理学理论,结合高中化学学科课堂教学的特征来构建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 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框架。 本研究先从我国的教育现状和时代背景出发,论述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 义。并结合国内外对化学教学问题设计和认知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对 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高中生认知的特点以及影响高中生认知的因素等方面进 行相关分析,深入探讨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来设计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 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深入研究如何在高中化学课 堂教学问题设计中优化学生的认知心理,通过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 元认知能力,培养
3、学生的认知策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关键词:认知,认知心理,高中化学,教学问题设计 作 者:程 英 指导教师:何 华 Abstract Senior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Students Cognition Mentality IISenior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Students Cognition Mentality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pushing forward quality education in d
4、epth, how to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of teaching within limited time is the core topic for discussion.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problem design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keys. We need to study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in terms of Senior Chemistry. What is the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des
5、ign? The characteristic studying originally is cognition mentality.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document method such as analyzing, experiencing a summary , various home and abroad theory educating teaching , cognition theories of psychology for reference , coming to structure the frame, and classroom
6、teaching problem designs for Chemistry have been carried out. Study first,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 of times set off from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suggesting that having discussed a problems composes in reply to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originally. We discuss some con
7、cerned issues and offer some more practical guidance after analyzing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s. We develop students cognition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for all life. We follow some theory and teaching strategy based on Yuan cognition. Keywords: cognition, cognition mentality, high school ch
8、emistry, teaching problem design Written by Cheng Ying Supervised by He Hua 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引 言 1引 言 1 课题的提出 通过问题来学习的思想由来已久,从孔子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到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事实上,几乎每一节课都会有“问题”:教师的提问,学生的疑问等等。纵观我 国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即使是在新课程已经广泛开展的今天,仍然缺乏有 效的问题设计和问题引导,无法引起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存在大量的“
9、问题”,但几乎都是事实性的问题,而有些教学活动中则几乎没有“问 题”,只有纯粹的活动和任务。化学课堂教学“问题”的缺失,或者把问题仅仅等同 于习题、试题,将使学生只关注形式,忽视本质内容;只关心任务操作和结果, 忽视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有效解决,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表面化和局限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 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而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 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毫无疑问,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信息途经,而 问题设计是课堂提问的基础,
10、是课堂提问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 知识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的不同环节和情景,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 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梯度。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学业成绩,成为了全社会 的热点问题。因此通过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研究, 来探讨教师如何针对学生认知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有效的教学问题和问题引 导,并优化学生的认知心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这是非常必要也是刻不容缓的。 2 研究的意义 2.1 理论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文献法,应用认知心理学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重新进 行思考、梳理和整合,从更深入、更全面的角度构建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
11、中化 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理论模型,充实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理论研究。引 言 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2 帮助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来设计化学课堂教学问题,同时优化学生的认知心 理。 2.2 实践意义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更大程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所有师生最关注的问题。该研究从高中生的认 知能力、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影响高中生认知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建 构了认知结构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完善和发展的模型,为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 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从而增强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3 现实意义 教学的
12、时空坐标中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个性的展示,而且还 是相互的协同和进步。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心理,树立正确的化学教学观, 使师生双方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应用认知心理 学研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对于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高化学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3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1.1 国内外相关研究 1.1.1 认知心理的研究现状 1.1.1.1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以信息加工理论为特征的认知心理学,也称信息加工心理学。当代认知心理 学家认为人的认
13、知过程同样也是一种信息的输入、编码、输出的加工过程。这一 信息加工过程可以用以下示意图表示。 图 1 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示意图 图中每个方框代表了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箭头方向表示了信息流 动的方向。这个大脑信息加工的模式表明:接受器(像眼、耳、鼻、皮肤等这些 感觉器官)接受了环境中许多物理信息(如声、光、压力等) ,这些感觉器官经过 换元,把所接受到的信息转变为以生物电脉冲形式传递的感觉信息,输入短时记 忆和长时记忆系统中,短时记忆也称为工作记忆,只有经过与长时记忆的反复交 换和强化才能转换为长时记忆。控制与回答系统要不断地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 作出决策,控制和回答。信息的输出是通过效
14、应器(手、脚、语言器官等)来完 成的。效应器对输出信息指令的完成便是人作用于环境的外显行为 1 。 Newell 和 Simon 认为,符号加工系统均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1 、方俊明. 认知心理学与人格教育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1 执行控制 回答器 效 应 器 感觉接受 预 期 环境 短时记忆接 受 器长时记忆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4 组成的,且每一组成部分均有其相应的功能,而这些功能的系统性表现结果就是 智能行为;反之,凡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又必然具有这些功能。这一符合加工 系统可以用以下示意图表示 1 。 图
15、2 符号加工系统示意图 信息进入人脑的三个过程:获得知识、储存知识、运用知识;即输入、储存、 提取。由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可知,学生的认知过程可概括为: 图 3 学生的认知过程示意图 布鲁纳等人的认知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 知识和新学习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化学认知结构就是 学生头脑里的化学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 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2 。 目前,在国外,特别是美国,不少大学开设讲座或专门课堂,授予教师或学生 以学习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ich
16、igan,大学学与教育中心主任 W.Mckeachie 教授主持的“学习如何学习”,别开生面,引人注目。他们教给学生掌握 知识的有关心理学知识,作为学习方法的理论基础,学生就能意识到自己所用的 学习方法如何,而力求改进,并加以灵活应用,以适应各种不同情况。又如美国 的密执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专门为尚未选定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尝试开 设“学习如何学习”选修课,以心理学理论武装学生,从理论高度指导学生改进学习 方法,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上承源头活水,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不同的学1 、何华. 新视野下的认知心理学M. 科学出版社,2009:10,13,167,168 2 、陈永平. 化学课应
17、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和发展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1-2) 感受器 加工器:信息的基本加工 (储存、制作或复制,改变和 删除,辨别)短时记忆解 释器(形成程序是信息加 工系统的的行为机制) 记 忆 效应器 环 境 转换信息 (理解) 贮存信息 (记忆) 提取信息 (应用) 获取信息 (感知) 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5 习情境下都能运用自如,而不是只授予学生“操作技术”那样,拘泥一格,不能多方 适应,更不利于发展才能。 1.1.1.2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王甦和汪安圣两位教授编著的认知心理学 (1992) ,非常系统地介绍了信
18、息加工理论研究的一系列成果,为把这一学科全面介绍给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起 到了重要作用1 。国内专家和学者们始终把认知研究和科技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一方面以科学的成就(包括方法的成就和研究手段方面的发展)为研究基础, 另一方面注重认知心理学在包括教育等各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心 理学、教育学专家结合我国新课改的实情,通过大量的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对 学生的认知心理进行了检测和修订,把研究的成果用以指导教育实践。 1.1.2 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1.1.2.1国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起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随着系统方法的应用,在 20 世纪 60 年代 末 70年
19、代初发展为一门正式的学科。 美国著名哲学家、 教育家杜威(J.Dewey, 1910) 最早提出建立一种特殊学科来研究如何设计教学的构想。在我们怎样思维 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杜威提出建立一种学科来把心理学、学习理论与教育教学 实践连接起来,这就是教学设计的萌芽 2 。 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多姿多彩,因媒体技术、学习理论、社会历史背景等方 面的不同,教学设计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特点。根据知识和认知过程,将 现有的教学设计理论、模式大致划分为系统教学设计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系统 教学设计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不仅是教学设计的两种价值取向,同时也展现了教 学设计的发展历程,而且它们是互补的。 未来的教学
20、设计将在这两种教学设计的矛盾冲突中向前发展,不断找到新的 平衡点。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和一个专业共同体一直经历着持续的变革, 而目前的变革更是处在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教学设计的未来应当是宽 阔而更具包容性的多元化路线 3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将两 种教学设计理念的优点互补,而不是走到其中任何一个极端。 1.1.2.2 国内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分析 1 、余嘉元. 当代认知心理学 .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 2 、朱妍蓉.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 高文. 教学设计研究的未来教学设计研
21、究的昨天、 今天与明天( 之三)J. 中国电化教 育, 2005, 218(3):24-28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6 教学设计理论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被介绍、引入我国,相关的理论、研究 成果被翻译引进,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也出版了相关的一些专著,例如乌美娜 的教学设计 ,成为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自萌芽以来,我国的化学教学设计一直在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新课改以后, 为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目标,化学教育界更加重视对教学活动的设计。部分 学者致力于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如出版了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吴俊明, 1998)、
22、化学教学设计论(江家发,2004)等专著;高校研究人员以及高中一线骨 干教师也纷纷加入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各类相关论文不时见诸 于各类期刊,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期刊发文量的上升说明中学化学教育界对化 学教学设计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高,高校研究人员和一线骨干教师开始走出传 统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设计这一教育技术重新审视化学教学。据统计 1 ,中等化 学教育类三大核心期刊化学教学 、 化学教育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于 2004 年2008 年 5 年来合计发表了 499 篇有关教学设计研究文献。其中化学教育 93篇, 化学教学275篇,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31篇,相对而言, 化学教学 开
23、设了“教学设计”专栏,载文数量明显多于另两期刊。 存在问题:第一,化学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不足。据统计在三大核心期刊 2004 年2008年 5年来 499篇教学设计研究文献中仅 48篇是有关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 7 。第二,对论文作者统计发现,高中化学教师是撰写化学教学设计论文的主力军, 而作为高中教学指导者的地市教研员和作为化学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主要力量的高 校研究者却寥寥可数。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三大期刊的撰稿人群和阅读人群大部分 来自中学一线有关。由于高校研究者更倾向于理论研究,而高中一线化学教师实 践有余,而理论研究不足。这直接导致了有些教师将“教学设计”与“教案”、“教学 实录”、“教学案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学生 认知 心理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问题 计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