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杨丽花.pdf





《贵州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杨丽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杨丽花.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单位代码: 10660 分类号 R195 学 号: S080071 贵阳医学院 2011 届硕士学位论文 贵州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 影响因素研究 研 究 生 : 杨丽花 导 师: 宋沈超 教授 年 级: 2008 级 专 业: 流 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2011 年 5 月 30 日 目 录 摘 要 1 前 言 2 材 料与方法 3 结 果 5 讨 论 18 参考文献 24 英文摘要 26 致 谢 28 缩略表 29 论文独创性声明 30 附:综 述 31 1 贵州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专 业: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研究生: 杨丽花 导师:宋沈超教授 【摘
2、要】 目的 : 了解贵州省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问题 产生 的 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的对策,为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制定解决 方案 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 :本研究所利用的资料是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贵州省扩大调查中有关医护人员的调查资料,由贵州省卫生厅提供。本次调查采用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从全省 9个地(州、市)以乡镇和街道为基本抽样单位进行抽样。 调查对象为样本乡镇、街道所属市(县、区)的所有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二级综合医院及样本乡镇 及 街道中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 床医生和护士。调查内容包括医护人员个人基本情况
3、、抑郁、一般健康、 工作与家庭冲突 和职业倦怠状况 等。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按 调查员的指导统一填写 ,由县(区、市) 卫生局负责组织填写、收集和质量核查。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描述性研究。 数据用 SPSS13.0 处理 , 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和单因素 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的影响因素 研究采用 Logistic 回 归 分析。 结果 :共调查三级医院 3 所,二级医院 52 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 所,乡镇卫生院 35 所。共调查医生 1366 人,护 士 713 人; 其中,三级医院医生 55 人,护士 35人;二级医院医生 9
4、73 人,护士 521 人;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108 人,护士 72 人;乡镇卫生院医生 230 人,护士 85 人。结果显示: (1)贵州省 有 42.2%的医护人员呈 轻度抑郁 状态 ,其 95%的可信区间为 40.1%-44.3%。 其中, 在三级医院中, 有轻度抑郁的医护人员占 31.1%;二级医院中, 有轻度抑郁的占 41.6%;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 41.7%的医护人员患有轻度抑郁;在卫生院里,有轻度抑郁的医护人员占 48.3%。 调查 还 发现, 抑郁与 医院 等级 、 行政职务 有关,未发现 年龄、工龄、 学历、技术职务、 执业 资格等 与抑郁有关。 (2)一般健康
5、问卷 调查显示 ,因担忧而失眠者占 6.6%, 觉得精神有压力占 6.7%,觉得心情抑郁不快乐占 9.6%。 (3)研究发现,有 50.9%的医护人员处于中度倦怠,而处于重度倦怠的医护人员占 11.3%; 在个人成就感方面, 1.8%的医护人员个人成就感低,有高个人成就感者占 46.4%。 (4)研究发现,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工作家庭冲突与 抑郁具有相关 性 。 (5)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最大是 工作压力 ,其次是 医院等级 、 行政职务、 医疗环境 、 个人成就感 、 情感耗竭 。 结论 : (1)贵州省有 42.2%的医护人员呈轻度抑郁状态,且行政职务越高抑
6、郁越严重,医院级别越低抑郁越严重。 (2)医护人员抑郁 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工作压力、医院等级、行政职务 、 医疗环境、个人成就感和情感耗竭。 (3)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医护人员的抑郁 呈 正 相关。 关键词 :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2 前 言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给“心理健康” 作了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在关于心理健康标准方面,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一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二是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
7、的能力,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1。 当前用来测量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主要 由国外引进,主要包括 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前者以症状自评量表( SCL-90)为代表的综合评定量表和以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等为代表的专项评定量表,后者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MMPI)、 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等为代表2。 心理健康教育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不少教育家、思想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真正重视并系统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从 20世纪开始 。 近代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运动是由 20 世纪初的美国人比尔斯倡导
8、的, 1908年在家乡成立了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康州卫生心理协会。次年,美国成立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后,世界各国相继推行此项学说与运动。 1930年,美国召开了 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并正式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1959-1960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共同举办国际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人类重视心理健康。目前,西方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规模已相当可观,在拥有 40多个分支学科的美国 心理卫生学会中,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临床心理学是最大的一个分支。 国外 关于心理 健康的研究群体主要是青少年和教师。而对于医护人员的报道比较少见。 Cohen3的研究发现医生的心理健康比较差,且有精神
9、症状者达到 28%。而另 一项研究显示,大约有 12%的医生在一生中曾经患过抑郁症,但他们很难 接受这一事实 4。 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开始于清代末年改革教育制度、创办新式学校的时候。在当时的师范学校里首先开设了心理学课程,用的教材多是从日本和西方翻译过来的。 1907年王国维从英文版重译丹麦霍夫丁所著心理学概论。 1918年陈大齐著心理学大纲出版,这是中国最早以心理学命名的书籍。 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其调查对象大多是教师、公务员、学生、护士,而关于医生的报道却比较少。除此之外,关于心理健康测量的工具大
10、多数学 者主要采用的是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综观 文献发现,大多数关于医生和护士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某一科室或某一个等级的机构,缺乏横向的比较。且研究的样本量比较少。目前, 有关贵州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贵州省扩大样本调查资料,研究样本涵盖了贵州省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中的医生和护士。试图通过对贵州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现况分析,展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现况, 探讨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健康 问题 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改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况的对策 ,为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3 1 材料与
11、 方法 本研究 资料来自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贵州省扩大调查中医护人员执业环境与满意度问卷调查的资料,由贵州省卫生厅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提供。 1.1 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以乡镇和街道为基本抽样单位,根据卫生部统一规定,全省共抽取 30 个乡镇和 30 个街道。其中,街道指地(州、市)首府所在地城市和省会城市的街道 。 1.1.1 将全省所有乡镇、 街道 ,按其名称第一个字 的拼音字母顺序,以地(市)分别编号,参加抽样。 1.1.2 分别计算各地(市)内乡 镇、街道的抽样数。即: 30 本地(市)参加抽样乡镇、街道数 /全省参加抽样乡镇、街道总数。 1.1.3 确定各地(市)的抽样
12、间隔。即: 本地(市)参加抽样的乡镇、街道数 /本地(市)应抽样乡镇、街道数。 1.1.4 确定样本乡镇。首先随机抽取 1 张人民币,取其末四位数,该数除以抽样间隔后的余数确定为 K 值,要求 K 值抽样间隔。 K 值为被抽第 1 个样本乡镇、街道的编号; K 值加抽样间隔为第 2 个样本乡镇、街道的编号; K 值加 2 个抽样间隔为第 3 个样本乡镇、街道的编号,以此类推。 1.2 抽样结果 贵州省共有 9 个地(州、市), 88 个县(市、区)。本次调查, 9 个地(州、市)都作为样本地区参与抽样。共抽出 30 个样本乡镇和 30 个样本街道。 30 个样本乡镇分布于29 个县(区), 3
13、0 个街道分布于 15 个市(区)。 1.3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样本乡镇、街道所属市(县、区)的所有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二级综合医院及样本乡镇及街道中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每所医院随机抽取临床医护人员 30 名,其中医生 20 名,护理人员 10 名;每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随机抽取临床医护人员 10 名,其中医生 7 名,护理人 员 3 名,如机构内人员数量不满足样本需要时,按实际人数进行普查。样本个体抽取原则为: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均要抽到,要求职称分布均匀,兼顾高、中、初级职称。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4 调查内容为医护人员的执业
14、 环境和满意度。包括医护人员个人基本情况,抑郁 评定 、一般健康问卷、 工作与家庭冲突 、职业倦怠 等 分量表 。 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按要求自行填 写 ,由县(区、市)卫生局负责组织 实施 和质量核查。 1.5 测量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调查问卷由卫生部统一编制的一般情况问卷、 BECK 抑郁自评量表、一般健康问卷 、工作与家庭冲突量表 、职业倦 怠量表。 1.5.1 BECK 抑郁自评问卷( 13 项版本)(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简称 BDI-II) BDI 又名 Beck 抑郁自评量表( Beck Depression Rating Scale),用以研究正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现状 影响 因素 研究 杨丽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