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docx
《202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doc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的:1、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会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3、会比较大小教学过程:一、复习、一千米有多长?生活中有那些距离是千米?、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时间?跑了?、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二、新课、教学例3问:大家知道三峡吗?我们的三峡大坝呀,全长2300米,他长吗?我们北碚有一条高速公路叫什么?谁知道?其中有一条隧道,长6公里你门说,大坝和隧道谁长?学生思考,回答小组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一可以把千米换成米,还可以把米换成千米、练习(1)对口令,选择合适的单位教室长8()公路长800()飞机飞行高度8000()火车每小时开60()(2)说说大约
2、几千米引导学估计1675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3)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三、作业练习十二1-42题,学生看题目要求和图,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后在做学生独立作业四、课后记第3课时教学内容:教材79页例4,80页课堂活动,81-82页练习十二5-9教学目的:1、让学生体会毫米的实际长度2、会简单的单位换算3、会选择正确的单位教学过程:一、复习、1千米有多长,生活中的1千米呢?、千米和米有什么关系?、3657米大约是多少千米?4567米呢?二、新课、教学例4学生拿出直尺,请观察,直尺上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学生逐渐观察得出许多小格,这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说是1mm,学生读这些小格把1
3、厘米分成了几份?学生观察数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1厘米=10毫米,学生读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感知1毫米请你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学生自己比划生活中有1毫米的物体吗?拿出2分硬币,量一量有多厚,大约是毫米还有吗?学生在量、整理长度单位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你可以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吗?教师板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三、练习、80页1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80页2、3学生测量、完成81页5-9四、课后记五、时分秒、能认识,写钟表的具体时刻、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能进行时分面的简单换算、能计算经过时间,
4、知道珍惜时间,会合理安排时间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旋转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感知旋转教学过程:一、体会感受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二、感受旋转的方向。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4、给
5、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三、动手做一做1、完成43页第三题。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全课总结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并
6、掌握解题思路。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4、通过鼓励性的情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学难点:懂得要解决最后问题必须先找出隐藏的中间条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桃园参观,你们想去吗?(课件演示)今年的桃子大丰收啊!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谁会算一算?(学生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如果第一棵树上有80个桃子,第二棵树上有60
7、个桃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谁会列式解答?学生口答并说一说怎样想的?二、探索新知(1)你们真了不起,遇到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猴妈妈和猴宝宝在桃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请你们帮忙。媒体演示例题(2)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猴:3筐,每筐12个。小猴:6个你能根据两只猴子的采桃情况提出问题吗?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先解决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3)怎样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23=36(个)366=42(个)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的?教师归纳:有的同学这样想:要求两只猴
8、一共采了多少个?就要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可题目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猴采了多少个,所以必须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然后把大猴采的个数加上小猴采的个数。这是从问题想起。还有同学是从条件想起,根据大猴采3筐,每筐12个,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再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并起来,就是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这两种想法都很好。我们在解决问题后要写出完整的答语。教师板书答语。回顾: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板书课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呢?(4)教学试一试刚才有同学还提了一个问题,你会解答吗?先在本子上独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指明汇报,板书
9、算式。提问: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要先算什么?比较:在解决例题和试一试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相同的是两题都用两步计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题求两只猴一个采了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计算,而第2题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减法计算。三、拓展练习(1)参观了桃园后我们再去森林公园看看,进公园先买票。我们来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体出示条件和问题)谁说说这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说一说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别忘了写答语。(2
10、)我们进公园去。这里有2个小朋友在浇树呢!这里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会做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我们继续参观森林公园,看,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根据这些条件你会提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再让学生分别解答。解决这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想的?都要先算什么?四、全课总结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解决了好多问题,真是了不起啊!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什么呢?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11、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参观数学学校,提出分7个桃,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7/3=2(盘)1(个)2.提出分17个苹果的问题,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17/3=5(盘)2(个)380个梨,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具体操作过程太烦琐,产生探索计算方法的需求。老师动画演示分的过程,分到6盘时,问学生分完了没有,从而使学生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计算有余数除法很麻烦。4.板
12、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二、以旧促新、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回到例题:有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 )盘,还剩( )个?提问:怎样列算式?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交流反馈下面的问题: 怎么想到商是2? 竖式里的6、1怎么得来的? 出示学生的错误写法,让学生改正。 为什么不商1呢?如果商1,还剩几个?行吗?小结:今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在计算时关键要看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这样的除数。2.教学试一试。数学学校布置教室:老师有18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怎样列式?用刚学到的试商方法独立计算。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做完之后,互相交流
13、。展示学生的竖式,相互评价,并交流如何试商。你是怎么想到商是5的?3.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比较例题和试一试中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先找到每题中的商和余数,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把余数和除数进行比较,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的发现吗?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如果余数大,就还可以再分。在一道除数算式中,如果除数是4,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4,除数可能是几?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三、组织练习、实践应用走进数学学校: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学生先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每组做两
14、题。学生做完之后,老师出示答案,学生核对,并说说是怎么想到商几?比较上下两行题目,发现有什么区别?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1、参观数学学校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2、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学校有位小朋友叫林林,50个果冻平均分给9个好朋友,每个小朋友分6个。够不够?为什么?还差几个?50个小朋友可以分几个?还剩几个?剩下的分给2个小弟弟,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学生口答播放阿凡提的故事25张牌,每次最多拿3张,最少拿1张。谁拿到最后一张为输。让学生回去思考这是为什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5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
15、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一、复习旧知。1、回顾。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没?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让同学做,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学会。板书:2345 1225 2455 2613 4152教师点名让几个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强调要求:列竖式并且竖式要写规范。点评每位同学所写的,并再次巩固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2、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师:同学们,大家曾经学过20以内的加法,在这里老师带着大家复习一遍。教师口述20以内的加法如:“57”、“66”、“89”等,让同学们快速地说出
16、答案,问答过程大约持续5分钟,为的是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巩固这些知识,为这节课所学的进位加法计算打下基础。二、教授新知。1、教学例3。师:同学们,记得这个单元最开始的那幅图么,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是从那副图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4页,看例3。在同学读题的同时板书:“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同学们都看完题了没有?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同学审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需要的数据。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列算式呢?同学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算式:3537。师:好,我们现在把算式列出来了,怎么计算呢?既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列竖式的
17、方法,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来试一下呢?同学们看黑板,跟着老师一起列竖式。3537教师边强调竖式的书写规范边列出竖式。师: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算,应该先从个位开始算,57是多少?(同学答:12)我们发现,个位上加起来的和大于10了,我们之前学的不进位加法中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怎样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先看书上,看怎样通过数小棒计算这个题。同学看完后,教师加以指引和解说。师:我们看到,5个小棒和7个小棒放在一起,一共是12个小棒。我们把其中的10个捆成一捆,剩下了两个小棒。再回过头看看竖式,我们不妨将数小棒的办法挪过来,也用“捆起来”
18、的方法解决我们刚才的问题。就是将57得出的12中的10“捆成一捆”,向十位进1,然后剩下的2写在结果的个位上,这样,我们的个位就算好了。现在再算十位,十位上33得6,但6不是最后的结果,还应该加上之前进上来的那个1,也就是在数捆数的时候还应算上后来加上的那一捆。这样,我们就把十位也算出来了,结果就是72。板书:3531772教师解释清楚计算原理后,继而强调进位加法竖式的规范书写,只要有这几点:依然是各位对齐;加号横线缺一不可;进的“1”是小小的1而不是点;“1”的位置应在下面那个加数的十位与个位之间。2、随堂练习。师: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进位加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大家都学会了没有啊?为了检验
19、大家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今天的新知识,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动手计算课本14页做一做的三道题。5637 4624 295教师请三名同学上讲台计算,并在教室来回巡视,观察同学做题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师:好,同学们应该都已经做好了,我来看看这三位同学做得怎么样。教师点评,并及时纠正错误,再次强调进位加法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三、课堂作业。师:我们今天所学的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学们都掌握了没有?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练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10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完成教材练习二的4、7、10、11题。希望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大家都能够仔细、认真地写,
20、写整齐、写规范、写正确,注意竖式的书写规范和计算方法。不要粗心大意算错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6详细介绍: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和千克两个重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问题,但重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重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掂数学教科书和语文教科书,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给学生建立重量的初步观念,使学生知道比较东西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接下去教材分别说明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克做单位,并通过着重
21、给学生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着重给学生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为了使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通过让学生用手掂一掂、称一称等实际活动,使学生感受到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形成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教法建议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虽然在生活中他们接触过重量问题,但对重量单位还缺乏认识,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所以在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安排了以下三个层次:1在复习准备过程,通过让学生判断语文书和数学书谁重谁轻,学生用手掂出语文书重数学书轻,老师进一步追问:语文书有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年级 数学教案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