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信息报告登记管理制度.docx
《传染病信息报告登记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信息报告登记管理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目的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流程和报告时限,杜绝疫情漏登、漏报和迟报现象发生,提高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院感部。3.定义(无)4.职责4.1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4.1.1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4.1.2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按要求进行电话和书面报告。4.1.3报告的程序为:本院规定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报告卡院感部负责收卡、登记与上报电话报告和书面报告。4.1.4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4.1.4.1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
2、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电话)向*市历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电话:*-*)。4.1.4.2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在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4.1.4.3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4.1.5说明: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4.1.5.1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4.1.5.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3、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4.1.5.3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4.1.6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5.标准5.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院内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院感部为本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部门。5.2门诊部、住院部、影像科、检验科各有关科室建立基本的诊疗工作登记本和传染病专用登记本并落实登记工作,按登记本规定的项目进行登记,要求填写项目齐全、准确、字迹清晰、内容真实可靠。5.3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按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登记报告传染病疫情,按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后交院感部。报告卡填写要求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不缺项、不漏项、符合逻辑和规范。5.4院感部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将卡片分类登记,核实无错项、漏项、逻辑错误后,按规定及时进行电话报告和书面报告;发现传染病漏报要及时补报。5.5加强资料管理。健全疫情报告资料档案管理,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要保存3年。疫情资料要存放于加锁的柜内保管,不得对外泄露疫情资料,疫情资料使用按相关程序办理。6.流程(无)7.表单7.1附件一:传染病报告卡8.相关文件8.1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附件一:传染病报告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信息 报告 登记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