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防范和化解企业关联信贷风险的思考_周明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对防范和化解企业关联信贷风险的思考_周明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防范和化解企业关联信贷风险的思考_周明栋.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防范和化解企业关联信贷风险的思考周明栋2004年初发生的江苏“铁本事件”,导致多家 商业银行贷款收回受到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 因就是铁本公司存在大量的关联贷款,而银行对 此疏于防范,最终形成风险。笔者认为,在企业资 本营运意识日益增强、相互并购行为增多和集团 化经营模式发展较快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 加强对关联信贷风险的防范,切实维护信贷资产 的安全性。一、关联贷款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关联贷款风险主要源于关联企业非正常的关 联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在股权或者经营决策 上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 业,根据这种关系,相关联的企业之间可能相互转 移资产和利润,并从中获取利益。而
2、最常见的关联 信贷,则主要是通过关联企业间的相互担保从银 行获得融资,从而形成对关联企业总体上的超额 授信。从理论上讲,关联企业以及关联信贷交易的 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单个企业与债权人原来的关 系和借贷秩序,在为企业突破担保瓶颈增强融资 能力方面提供了便利,但由于关联信贷较为隐蔽, 极易滋生一系列的风险,给银行维护金融债权人 造成了威胁和挑战。目前,企业关联信贷风险主要 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相互担保引发信贷风险。如甲公司为乙 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同时也为甲公司提供担保, 其债权人有时是同一家商业银行,有时是两家不 同的商业银行。据笔者调查,宿迁市某股份公司与 某集团公司互相担保贷款和签发银行
3、承兑汇票, 其债权银行都是某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截止 2004年8月18日,某股份公司和某集团公司在该行 的贷款余额分别为2100万元、4690万元,未结清银 行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分别为1050万元、274.8万 元,负债总额分别为3150万元、4964.8万元。在同 一债权银行,有如此高额的负债,使两家企业担保 的有效性尽失,一旦一方还款困难,担保方基本上 没有能力代偿。二是母公司为子公司担保引发信贷风险。如 宿迁市某公司为其子公司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担保 2175万元,债权银行均为同一商业银行,而当时母公司在该行的负债己相当高。在此情况下,母公司 再为其子公司提供担保,实质上形成了对母公司 的超
4、额授信,再加上母子公司是紧密层企业,银行 很难把握其资金的实际用途,加大了银行信贷管 理成本和资金风险,削弱了担保的有效性。三是间接的关联担保引发信贷风险。如甲公 司为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为丙公司提供担保, 丙公司又为甲公司提供担保。这种关联担保方式 极其隐蔽,如果债权人是不同的商业银行,则更不 容易被发现。在这种关联担保方式中,一旦这一链 条上的一个企业出现经营和财务问题时,就会使 银行的风险突然暴露,形成风险的高度集中和信 贷资金的严重损失。二、关联信贷风险的主要成因1、不当授信潜藏风险。一是关联企业利用隐 蔽不透明的复杂关系套取银行授信形成的风险。 某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投资关系、亲属关
5、系、利益 关系及控制影响关系非常复杂,甚至有些企业专 门以此种企业结构多头向同一银行或同时向多家 银行骗取授信,这些企业向银行贷款时,根本不向 银行披露,更不向社会披露。二是关联企业相互投 资和相互担保获得超额授信形成的风险。关联企 业之间相互投资,会出现资本虚增现象,致使银行 误以为公司资本雄厚,从而出现超额授信给贷款 带来风险。关联企业之间互相担保,其担保额度往 往超出实际的担保能力,使担保形同虚设,直接关 系到银行债权能否得到有效保障。2、利益受损转嫁风险。关联企业中被控制的 从属公司,在法律上具备法人资格,能够独立地向 银行申请贷款,并能以自有的资产作为其偿还债 务的保证。但是,从属公
6、司在法律上的独立地位, 往往会因控制公司的不当控制而丧失部分的或全 部的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能因为从属 公司资产及利润的不当减少而降低偿债能力,或 因控制公司转嫁的经营风险而意外受损等。对于 商业银行来说,关联企业中从属公司方而给自己 带来的风险,是风险的主要来源。控制公司还可以 与从属公司采取抵消债权的方式给债权银行带来 的损害,如果控制公司和从属公司同时享有对方的债权,按照法律规定,控制公司可以主张抵消。 但是,由于两公司之间存在控制与从属关系,控制 公司很容易运用其控制力,制造虚假债权并以此 抵消从属公司的真实债权,使从属公司的资产减 少,从而给债权人带来损害。3、审核不严导致
7、风险。一是对授信企业的调 查审核不够严格。由于受到竞争、成本和利润等方 面的压力,各银行都纷纷争抢大集团、大企业、大 项目贷款,使得银行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 监督方面不够认真和深入,在贷款审核和决策过 程中难以实行严格的问责制;还有的企业主要投 资人或企业主要管理人与直接授信银行的管理人 员存在非正常的特殊关系甚至相互串通,在银行 内控管理出现漏洞的情况下都会导致多头贷款及 过度授信。二是没有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规避多头 贷款。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登录的数据显示, 向江苏常州铁本公司贷款的共有5家金融机构9个 信贷网点,且信用、保证贷款较多,而根据该企业 年度报表利润总额分析,企业很难按期
8、归还2004 至2006年到期的银行借款。银行显然没有较好地 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录入的信息进行分 析,对公司授信总量的变化关注不够,如果企业经 营一旦在某些主要环节上出现问题,各家银行必 然都会受到损失。4、资本渗透诱发风险。近年来,城市(农村)商 业银行增资扩股风起云涌,诸多企业资本千方百 计进行渗透,而部分企业入股的动机,主要是希望 让自己参股的金融机构给自己尽可能多地贷款, 形成大股东恶意控股中小银行,通过关联交易圈 钱,其获得的授信额度往往远超过其所占银行的 股份。5、监管不力难控风险。与国外相比,我国银行 业监督管理部门监管手段还比较落后,监管力度 还比较薄弱,对关联企业贷款授
9、信还没有一套完 整的防范措施。就己发生的案例来看,监管部门还 难以及时发现、预警和控制关联风险,多是事后检 查和处理。三、防范和化解关联风险的对策建议一要建立和完善关联交易管理制度。该制度 要包括报告、承诺、识别、确认、交易种类等内容。 银行的董事会或管理层要严格执行这些制度、标 准和程序,监事会要严格监督这些制度、标准和程 序的执行情况,要加强授信前调查、授信时审查、 授信后核查,并实行严格的尽职调查和问责制。银行在受理企业客户授信申请时,要求客户提供全 面、详细的集团内部企业或关联企业的资料,对集 团客户授信时,应在授信协议中约定,要求集团客 户及时报告授信人净资产关联交易的情况,在贷 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范 化解 企业 关联 信贷风险 思考 周明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