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_病灶_和_症结_本报评论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准_病灶_和_症结_本报评论员.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日报/2006年/10月/19日/第001版找准“病灶”和“症结”“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系列评论之六本报评论员此次学习整改活动要真正取得实效,就要通过深挖思想根源,找出“病灶”,找准“症结”, 唯此,才能深析病因,查实问题,“对症下药”。在医学上,病灶是指肌体发生病变的关键部位。所谓症结是指被不同的力量拉扯而卡住无法 解决问题。一个人感冒发烧了,到了医院少不了要先查个血,弄清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只有透析了病灶,才能确定治疗方案,把痛治好。同理,学习整改活动也只有找准“病灶”,才 能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怎样找准“病灶”和“症结”?按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就要对疾病进行科学
2、分 析,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辨证施治”。在查找问题阶段,就是要以“执政为民、服务发 展”为标尺和镜子,明了本单位、本部门在制约发展、阻碍发展、危及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时照“大力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的要求,深入查找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对照“大 力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的要求,深入查找部门利益、单位利益至上的问题;对照“大力 强化实事求是的观念”的要求,深入查找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严重的问题:对照“大力强化对外 开放的观念”的要求,深入查找视野不宽、开放思维欠缺的问题:对照“大力强化改革创新的观 念”的要求,深入查找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不活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手中握有行政审批权
3、的部门,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的一言一 行、一举一动,体现的是行政素质,关系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传递的是判断发展环境好坏的第 一信号,因此,要切实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的要求,认真查找问题,切实把脉拿准、 把病根找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难等突出问题,更要重点查找“症结”何 在。要找准“病灶”和“症结”,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具体到部门、岗位和个人,立足自身进行 查找。只看到别人的毛病,而对自身的“症姑”讳莫如深,认为重庆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已 无关,这种“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的态度,只会拖延“治疗”时机,使“病情”愈益深重。 找准“病灶”和“症结”,要
4、坚持群众参与,问政于民。一个地区的发展环境好不好,最终要由 市场主体说了算,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强不强、水平高不高,最终要由服务对象说了算。“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找准“病灶”和“症结”,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自己 找自己的问题,总是有一定局限的,勇于听取别人的批评,有利于形成一套反映和查找问题、解 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当然,查找“病灶”和“症结”,还需要高超的“医术”和勇气,查找水平不高,就难以确 诊“病灶”所在。而“抽血” “查病”的过程也是个痛苦的过程。时于那些握有实权的部门而言, 更是要触及到自身利益,这是一次艰难的自我革命。通常而言,找别人的问题易,找自己的难: 找
5、一般化的问题易,找深层次的“病灶”和“症结”难。况且,要深挖“病灶”,亮出“症结”, 就要触及到部门的“潜规则”,触及到众多的利益群体。因而查找“病灶”就成为学习整改活动 必须突破的难点。知耻近乎勇,不讳言自身的“病情”,勇于找准“病灶”和“症结”,就是一种积极的治病态 度。对自身的“病灶”和“症结”,是真心实意进行查找,还是讳疾忌医,这其实反映了机关公 务员对待错误和缺点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次学习整改活动本来就是一次自我教育、自我整第1页共2页改、自我提高的实践。市委、市政府也明确表示,对于在自查、自省中找出的问题,一律不予追 宄。因此,各机关部门一定要解剖自己不怕严,听取意见不怕刺,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灵魂不 怕痛。古人云:“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因此,作为机关公务 人员,积极找准“病灶”和“症结”,这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正确态度;积极找准“病灶” 和“症结”,这是巩固学习整改活动第一阶段的成效,推进第二阶段活动深入进行的关键,更是 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大势所趋。第2页共2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