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项目建设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项目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项目建设方案.doc(1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项目建设方案3.1 标准规范建设3.1.1 管理制度建设管理制度本身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定应尽量做到科学全面,符合实际情况,使人们在接受制度管理时,能够乐于接受。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的建设涉及资源提供方、资源管理方、资源使用方、平台管理运维单位、平台建设单位等其他相关部门及人员,管理对象包括信息资源、平台软件系统。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自订管理制度是信息资源能够长效共享交换的关键因素,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维护制度、技术平台管理维护制度两类。3.1.1.1 项目建设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制度是在平台建设期间为建设方、承建方的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的制度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可以分为资源建设、平
2、台建设和应用(服务)建设三大类,与原来以部门为中心的建设不同,大都是跨部门的建设需要项目的计划、投资、立项、招投标、建设、验收、运行维护、外包(特许经营)、项目成果、试点示范等全项目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本制度依循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相关章节进行制定。-36-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3.1.1.2 资源管理维护制度资源管理维护制度涵盖信息资源目录的采集、编目、注册、审核、发布、注销、访问的整个生命周期以及资源提供方、资源需求方、资源管理方等相关涉众,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3.1.1.2.1 信息资源公开制度通过本制度,鼓励政务部门公开内部可共享信息资源,规范约束资源提供方及
3、时准确提供最新共享信息资源,明确资源提供方的信息公开职责,公开信息资源的备案制度,奖惩考核办法等。信息资源公开制度还需要针对信息资源公开方式、公开周期、公开程序作详细规定。3.1.1.2.2 信息资源动态管理制度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管理架构包括三类角色、六类活动,三类角色资源目录的提供方、管理方和需求方,六项活动包括编目、注册、审核、发布、管理和使用。信息资源动态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规定三类角色的职能,以及六类活动的操作流程。提供方的管理职责主要包括在*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中对本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编目,设置本部门信息资源的使用权限,注册信息资源目录,更新信息资源目录版本已经提供与目录关联的资
4、源的定位信息(服务地址)。-37-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管理方的管理职责主要包括管理信息资源标识符前段码、后段码,审核提供者的目录注册请求,发布目录内容,管理目录内容以及提供目录查询服务。需求方的管理职责主要是在授权允许的范围内对目录内容进行查找、获取和使用。六类活动由不同角色负责完成,其中编目由提供方完成,注册由提供方和管理方配合完成,审核、发布、管理由管理方完成,使用由需求方完成。具体操作规程与要求,按照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 2部分:技术要求(GB/T21063.2-2007)第 4章的规定执行。本制度参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 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GB/T21063.6-2007
5、),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3.1.1.2.3 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保证信息资源在采集、存储、备份、访问授权、传输、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规范信息资源保密等级和使用限制。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资源使用权限、使用配额的申请流程,规范信息资源的使用限制和安全保密制度。*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目录日常管理釆取多人负责、职责分离的原则,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3.1.1.2.4 信息资源共享查询制度本制度明确信息资源使用方共享查询信息资源的管理流程,获取信息资源后的备案制度等。-38-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3.1.1.3 平台管理维护制度平台管理维护制度对平台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进行规
6、范。包括共享交换中心和前置交换机的内部管理、对外服务管理以及安全运行管理三个部分的内容。3.1.1.3.1 平台管理办法为使*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有效的运行,必须明确资源提供方、信息资源使用方、平台管理运维单位、平台建设单位等其他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平台运行维护、日常管理中的责权利关系,岗位职责等。平台管理办法适用于干台中心的日常管理、前置交换机的对接与管理以及*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日常维护,分为平台管理要求、平台运行维护要求两大部分的内容。3.1.1.3.2 平台对外服务管理办法本办法说明技术平台为各部门应用系统提供的支撑服务,技术平台支持的不同接入方式,每种接入方式的特点及适
7、用范围,各政府部门将应用系统接入到技术平台过程中,应该填写的表单、所遵循的工作流程等。3.1.1.3.3 平台安全运营管理制度本制度从技术平台部署环境、设备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人员安全,运营管理,安全审计等各方面做出规定,全面保护技术平台安全运营。-39-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3.1.1.4 考核监督制度考核监督制度对*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参与部门、平台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3.1.1.4.1 部门考核制度对作为*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资源提供方、资源需求方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资源提供量、提供服务次数、数据质量等内容,并设置奖励办法。3.1.1.4.2 管理
8、员考核制度对平台管理人员的机房管理、平台管理等日常工作进行考核,并设置奖励办法。3.1.2 标准规范建设标准规范为信息资源一致性和*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各参与方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应围绕信息釆集、组织、分类、保存、发布与使用等信息生命周期各环节建立规范和标准。*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建设中需制订的标准规范大致如下:3.1.2.1 平台建设标准平台建设标准规定了*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总体架构、硬件和网络要求、技术要求、服务接口、前置机接入标准等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40-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3.1.2.1.1 平台总体框架规定支撑*电子政
9、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信息系统、信息库组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系统、前置管理系统、交换传输系统、桥接系统;信息库主要包括:前置交换库、业务信息库等。参照 GB/T21062.1-2007的规定进行建设。本部分内容在自建标准: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总体框架中进行详细规定。3.1.2.1.2 接入规范接入规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交换中心环境要求:规定承载共享交换中心各信息库、信息系统及其交互的基础环境的要求,主要包括硬件、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的要求。2.前置机环境要求:对各平台参与部门前置交换环境所需的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等提出配置要求,规范前置交换机器的
10、 IP地址、交换节点服务器的命名规则、各项配置要求,方便各部门技术人员快速搭建本单位前置交换环境。网络环境要求:规定对各政务部门接入*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所依托的网络的要求。本部分内容在自建标准: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接入标准中进行详细规定。-41-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3.1.2.1.3 应用接口规范规定*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和应用支撑的应用接口标准,主要包括技术要求和接口报文规范两部分。技术要求规范了各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环境的功能组成及要求、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的技术要求;接口报文规范规范了交换数据格式、数据类型、表达方式等内容,并包含通信模型的
11、规定。参GB/T21062.22007以及国内大型数据交换项目的成功经验进行建设.*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应用接口使用接口报文来表示,主要由报文头、报文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报文头包含一些基本的信息,比如报文唯一识别号、参考报文号、资源编号、资源版本、源节点代码、目源赋予一个唯一不变的标识符。本部分规定了信息资源标识符的编码方案。标识分为前端码、后段码两个部分,参考GB/T21063.5一 2007进行建设。3.1.2.2 安全保障规范安全保障标准为*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安全方案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标准涉及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公钥基础设施等方面,由以下几个部分
12、组成。3.1.2.2.1 物理安全技术要求本部分涉及*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的配套部件、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能、所处的环境安全以及整个平-42-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3.1.2.2.2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本部分包含为实现所需安全等级的操作系统应当釆取的安全措施,关于信息安全等级,参照 GB/T178591999的规定。本标准参考GB/T202722006进行建设。3.1.2.2.3 网络安全技术要求本部分包含对网络设备的技术要求,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本标准参考 GB/T21050-2007.GB/T18018-2007、GB/T210502007等规范进行建设。3.1.
13、2.2.4 公钥基础设施技术要求在*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中,公钥基础设施提供鉴别、加密、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服务。本标准对公钥基础设施的在线证书状态协议、数字证书格式、证书管理、密钥备份与恢复、交叉认证、认证机构的组件的建设提供指导。参考 GB/T197137-2005、GB/T20518-2006.GB/T210532007等规范进行建设。3.1.3 数据标准建设*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涉及到多个应用系统的整合,数据结构复杂,将在调研各个挂接服务和各个客户端的基础上,建立平台本身的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的数据标准建立规范:-43-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3.
14、1.3.1 数据元描述方法及规则3.1.3.1.1 数据元描述方法信息资源的数据元由一系列属性来描述,这些属性包括:1.中文名称:数据元的中文名称。2.定义:描述数据元的基本内容,给出信息资源某个特的概念和说明。3.英文名称:数据元的英文名称,一般使用英文全称4.数据类型:描述数据元的数据类型,对数据元的有效治愈及运行的有效操作进行了规定。例如整型、浮点型、布尔型、字符串、期、时间等,其中日期、时间使用特定格式的字符串来表示,参照GB/T74082005执行。5.值域:说明数据元可以取值的范围6.短名:数据元的英文缩写。短名同时作为在报文规范里的 XML元素的名称。7.约束:说明数据元是否必须
15、选取的属性,包括必需/可选。8.最大出现次数:说明数据元的最大出现次数。不限制出现次数则使用“N”表示。9.注解:对约束、最大出现次数进行说明10.示例:数据元示例-44-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3.1.3.1.2 短名命名规则短名是数据元的一个关键属性,因此在对每一个数据元命名时应采用相同的规则,来保证短名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命名规则参考 GB/T19488.1-2004的规定进行,需要遵守唯一性规则、语义规则、语法规则,具体如下:1.短名应由构成指标项名称的各个成分(即对象类词、特性词、表示词和相关限定词)的英文单词转化而来。2.短名可以使用英文单词的全拼、缩写词、缩略词或其他的截
16、断表示法。这些表示法尽量与常人的认知一致,最好不要引起歧义。3.短名应采用 Camel-Case拼写法,首字母使用小写。4.字段名不应包括任何空格、破折号、下划线或分隔符等。5.字段名不应使用复数形式的英文单词,除非该单词本身就是复数形式。3.1.3.2 目录核心元数据目录核心元数据是描述信息资源特征所必须的数据元,主要包含资源名称、资源分类、资源编码、资源提供方、资源的时间空间范围、资源使用限制、资源秘密等级等元数据项。详细内容参照GB/T21063.32007的基础上在自建标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核心元数据中进行规定。-45-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3.1.4 标准规范索引本节包含
17、*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执行、参考的国家、地方性标准,以及自建标准。名称信息资源交换体系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编号类型国标国标国标GB/T 21062-2007GB/T 21062-2007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物理安 GB/T 21062-2007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 GB/T 20272-2006术要求国标国标国标国标国标国标国标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交换机安全 CB/T 21050-2007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路由器安全技术 CB/T 18018-2007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在 CB/T 19713-2005线证书状态协议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数 CB/
18、T 20518-2006字证书格式信 息 安 全 技 术 公 钥 基 础 设 施 CB/T 21053-2007PKI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技术要求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 CB/T 7408-2005-46-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期和时间表示法电子政务数据元CB/T 19488-2004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CB/T 2260-2002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总体框架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技术要求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接入规范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服务接口规范国标自建标准自建标准自建标准自建标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总体框架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技术要求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核心元数据自建标准自建标
19、准自建标准3.2 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3.2.1 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是在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所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和利用的一切信息具有社会性、可证性、可信性、时效性等特征,这些信息是行政管理工作预测的前提、决策的基础、科学管理的纽带,也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信息资源规划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为目标,通过综合信息资源规划 IRP理论体系,对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类,建立统一、完善、标准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47-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3.2.1.1 实施规划根据*各政府部门情况,本次信息资源规划采用逐步规划,需求导向为思路,结合应用需求,
20、以厅局为单位逐步梳理。3.2.1.2 实施范围1、基础信息资源基础信息资源主要是建立以经济信息数据、人口基础信息、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等基础数据的基本信息、扩展信息、应用共享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资源,为各职能部门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2、业务信息资源业务信息资源主要指各部门围绕经济建设、资源环境、科技教育、道路交通、社会发展、公共安全、文化休闲、卫生健康、民生服务、机构团体、城市建设等业务主题,满足决策指挥、应急管理、综合服务、内部办公需要,完善的业务信息,可为跨领域、跨部门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撑。3.2.1.3 实施内容3.2.1.3.1 职能域
21、规划职能域(Function Area)是对管理中的一些主要业务活动领域的抽象,而不是现有机构部门的照搬或翻版。这些职能域按照层次,纵向上可以分为决策、管理和业务 3个层次,横向上可以分为业务和职能两类。-48-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第一步就是根据政府部门的三定方案,及其工作经验,科学划职能域。3.2.1.3.2 业务过程确认业务过程就是完成职能域需要的具体工作内容。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第二部就是在归纳划分好职能域之后,清理职能域的业务过程。业务过程包含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程。3.2.1.3.3 信息资源梳理信息资源是指政府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务 数据 交换 共享 平台 项目 建设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