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千米的认识》教学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千米的认识》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千米的认识》教学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千米的认识教学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和推算,让学生体验、联想,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三)情感与态度: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1、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2、熟记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课前活动:1、请学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记录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数。(一步大约是半米,100米大约走200步)。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内从哪
2、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00米。(从学校操场的东墙一直到西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从学校大门一直走到学校小操场的南墙大约是100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软尺。教学过程:一、多元复习、需求导入:(一)多元复习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吗?先估计一下,再用软尺测量。2、咱们上课的教室有多高呀?谁来估计一下3、大家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了两个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字母表示吗?板书:米m,厘米cm(二)需求导入1、(出示图片)北京到天津的距离能用米和厘米作单位吗?用厘米做单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单位是120000米。2、读一读,说说读这两个数时的感受。(预设:不会读、数
3、太大了)3、谁能换一个单位表示?读一读,说一说感受。(120千米,数比较小,读起来容易。)(预设1:能,可以换成千米。出示:120千米。)(预设2:不能,不知道。引导: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二、利用体验、认识“千米”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千米也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会用字母表示吗?板书:千米(公里)km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1)同学们说一说在哪儿见过或听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2)老师找到了一些用千米作单位的数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长城全长大约6700千米;地铁1号线全长大约30千米;珠穆朗玛峰大约高9千米;地球的最深点在斐查兹海渊,深度大约为1
4、1千米。(3)说说测量什么长度时适合用千米作单位?小结:特别长、特别深、特别高3、猜测1千米有多长同学们猜一猜1千米有多长?同学们谁猜的对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三、推算联想、感悟“千米”1、在手拉手活动中,初步感悟1千米(1)同学们知道1米有多长吗?用手比一比。(2)请5个同学手拉手,说说大约有多长?(3)10个同学手拉手呢?100个同学呢?(4)1000米有多长,需要几个同学手拉手?1000个同学手拉手的长度大约是1000米。我们全校才有600多学生,还要再来300多个。说说1000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000米很长很长)2、通过教室的长度累加,再次感悟1千米(
5、1)知道咱们的多媒体教室有多长吗?咱们手拉手量一量。(2)算一算,1000米相当于多少间教室排列在一起的长度?感觉怎么样?3、借助学生的活动体验,进一步感悟1千米(1)(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走完100米跑道,大约走了多少步?(2)小组汇报: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是100米?千米的认识教学教案2设计说明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的“可视性”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1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千米”。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
6、主动地探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2注重交流,概括换算方法。在学生掌握了千米和米的进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法思考问题,使学生掌握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引出“千米”1在数学王国里,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教师伸出四根手指),猜一猜,这里住着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2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3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别有多长吗?(学生动手比划)4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回想了长度单位中的四
7、兄弟,那么拇指峰上住着谁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学习新知作铺垫。联系生活,建立表象1建立1千米的表象。(1)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2)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米有多长。预设 生1:用米尺要量1000次。生2:100米的路,要走10次。生3: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20xx步。生4:绕200米的操场走5圈。生5: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
8、需要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2估计1千米的距离。(1)初步估计:从我们的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2)想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3)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知,逐步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了解用途,体会价值1引导学生举例。师:千米也称公里,用符号km表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摩托车的表盘上等)2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出示课件)(1)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全长约6671千米。(2)
9、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是884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师引导学生小结: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或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的认识教学教案3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认识,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2、通过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 导入:认识千米(课件出示二年级小朋友的数学日记)20xx年9月1日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学校报到。我很高兴,因为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长2分米,宽6厘米,高3厘米的铅笔盒,但是我也累了,那是因为我们来回一共走
10、了2米的路程。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年级小朋友写的一篇数学日记,我们大家来读一读。(齐读)师:他们来回只走这么长的路程会累吗?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千米?(高速路牌、表盘等)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千米,看!(出示课件:千米 km 公里的图标)师;这是同学们说的高速路牌,说说什么意思?指着“限速”标志 你认识吗?说说什么意思?(学生说不出,老师解释)师: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千米可以用km表示,又叫公里)(板书:km 公里)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千米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而且我们还发现了千米用字母km表示,又时还把它叫做公里。二、 感受千米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我们就从100米来研究
11、。(出示千米) 师:你熟悉这个地方吗?猜一猜从新西巷路口到学校的什么位置大约100米?(学生讨论 交流)师:想知道100米到底在哪吗?看!(播放录像:老师做适当的解释)师:哦,原来从新西巷口出发,经过操场,还要路过校门口,一直走到体育器材那大约100米师:想知道走100米大约花多长时间吗?大约花1分半,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100米有多长。(闭眼睛体会)师:如果走10个这样的长度,你知道走了多少米吗?(1000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10个100米就是1000米)大约多长时间?(十几分钟)师:原来我们步行1000米要用十几分钟。现在你们对千米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你估一估:从天龙到迎泽桥
12、东走,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学生讨论)师:老师也做了调查,发现从天龙到迎泽桥东加油站大约1千米,你想说什么?(1千米很远,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师:如果老师站在天龙,你在加油站,我大声喊你的名字,你能听见吗?师:通过刚才我们了解到了10个100米就是1千米,步行1千米大约花十几分钟,而且还发现千米是比米大的单位。师:我们感受了生活中的1千米,现在回到学校里。(出示课件:操场)师:一圈200米,几圈是1000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写?(板书:1千米=1000米)师: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单位不同,数字也不同)师:虽然单位、数字不同,但他们表示的距离?(出示课件:操场250米、400米)
13、追问:你是怎么想的?(4个250米是1000米,也是1千米)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1000米,你能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出示课件:想想做做1题)师: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读一读,找找关键字三、 巩固练习师:小花参加跑步比赛,体育老师让他绕400米的操场跑5圈,小花一听,5圈?是多少米,多少千米?你知道吗?打开课本45页,你来写写。(汇报)师:20xx米=2千米,那么(出示课件)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师:现在我们对千米和米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考考大家的判断力,认为对的站起来,认为不对坐着不动。(出示课件) 汽车每小时行60米1千米又叫1公里跑道长400千米50千米和5
14、000米同样长师:你们真了不起,那老师到想问问你们,什么时候用千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千米)师:说得好,(老师做手势)(出示课件:天安门城楼高、南京长江大桥、长江) 师:你会填吗?追问:为什么?师:你们太聪明了。(老师表情)师:这又是什么图呢?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呢?师: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师:第二个问题你要怎么解决?(同桌讨论)师:你们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四、 欣赏(鸟类飞行速度、长江长度、地球半径等自然界有关千米这一单位的知识)五、 小结今天我们有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它是?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千米 (km)1千米=1000米千米的认识教学教案4数学学习要建立在
15、学生的已有经验上,但这里的经验,不单指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的直接经验;也包括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中或从老师、教材及其它媒体中获得的已有间接经验。教学中,不单应当重视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需要的直接经验;更应强调激发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与当前的数学学习建立联系,学习数学。在学习“千米”这一长度单位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对“米”的感性认识,现在就是要通过实践预设生成“千米”与米的联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知1千米有多长,我把学生带到运动场上,借助体育锻炼来帮学生链接“千米”与“米”。我们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我把学生5人一组进行接力赛跑。在跑的过程中每个接力的都必须把前一位跑的米数加起来,等5个人跑
16、完,我让学生汇报他们跑的成绩,每个小组都跑了1000米。“像这么远的距离就是1千米”,我乘机告诉学生。最后我问:“1000米要跑几圈?想一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使学习有了挑战性,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给学生自主生成1千米的概念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通过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千米的经验,我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物、场景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把1千米与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很好地联系了起来,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精确的动态生成过程。如:如果一个人的两臂伸开长度约1米的话,那要多少人这样两手张开拉在一起才是1千米?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
17、数学思维,产生爱数学的情感,突出数学本质,强调活动与数学学习的联系与整合,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和交流等活动中,生成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在学生生成千米概念的活动中,有实际动手测量1千米的实践活动,也有想象1千米有多长的思维活动等等。在建立千米的概念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在这节课中,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既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既有直观的也有抽象的,重要的是学生真真确确感受到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千米的认识教学教案5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一1000 步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8、,并在实践活动中掌握1 千米的测量方法。2.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 步的空间观察,实际估测和数学表达能力,发 展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 践,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老师发现我们三(2)班的 同学身材普遍较高,有的同学都赶上管老师 高了。你们看看管老师身高是多少呢?师生交流。(略)师:你能把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 小有序地说一说吗?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厘米大约有多长呢?学生比画。师:如果测量1 支钢笔的长度,你想使用 什么长度单位?生:我想用厘米作单位。师:那测量1 枚硬币的厚度,你想使用什 么长度单位? 生:用毫米这
19、一长度单位。师:能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度吗? 你想用什么作单位? 生:也可以,但我想用米作单位更合适。师:那如果测量淮安到北京的距离,用什 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用千米来测量,因为如果还用 厘米或米作单位就太麻烦了。师:测量较长距离的长度,已经学过的长 度单位就嫌小了,需要使用更大的长度单位, 这个单位就是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千米。(板 书:千米)看到千米你最想知道什么?生1:1 千米有多长?生2:1 千米等于多少米?师:什么情况下用千米作单位呢?1 千米 有多长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这个 长度单位。(板书:千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教学教案6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
20、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卒,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节时高效。三千米的应用(一)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小圩到大圩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1公路边的里程碑2指路标志3限速标志4摩托车的速度表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米的认识 2022 千米 认识 教学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