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_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_1.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物质的改变和性质教学反思1在进行“物质的改变与性质”教学时,学生对一种改变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改变”简单区分,对一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也简单区分;但是对一种描述究竟是“改变”还是“性质”却不简单区分。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简洁易行的“改变”和“性质”的区分教学法。老师这样给学生举例讲解:同学们,现在飞机场上停着一架飞机,我说“这架飞机能飞”,这是飞机的一种物理性质,指飞机具有这样一种实力,但飞机实际并没有起飞;同学们,看天上一架飞机在飞,还有一架飞机飞走了,这就是一种物理改变,表示“正在发生着”或“已经发生了”。然后老师给学生归结:
2、“性质”指的是物质具有的一种实力,能发生但是未发生,常用“能、会、易、可以、简单”等字眼表示;“改变”指的是“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一个过程,两者是有根本区分的。经过这样讲解以后,学生比较简单区分“改变”和“性质”了,然后老师再精选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巩固。比如,老师可以出关于木炭的习题训练学生: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木炭能燃烧;木炭被粉碎;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改变的是 ;属于化学改变的是 。从答题状况看,学生驾驭还是很不错的。物质的改变和性质教学反思2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老师有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个方面上,我觉的自己
3、做的比较差,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去说。其实,听了张英丽老师的课后,我觉的他的试验设计很好,把1、4试验老师做,2、3试验学生做。把比较危急的、比较困难的留给老师,简洁的、简单的留给学生,既有了老师的引导又有了学生的放手去做,效果较好。在我的课堂上,还是老师的主导作用占了主要方面,留给学生去想的、去说的比较少,比方说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的本质区分上就是老师投影出来的,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就是学生在回答问题上,急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往往打断了学生的回答或者是引导学生回答,说究竟,学生的思维还是驾驭在老师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观念更新。一个问题问出来,往往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的指向性不明
4、。所以,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太低,不能松懈。打造一节精品课是很磨练人的,很能提高人的水平。物质的改变和性质教学反思3探讨物质性质的时候,例如水,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物理性质,我们可以让他相识更多的性质,我们可以让物质发生一些三态改变。问:水变了吗?前面通过让学生鉴别,利用学生已知的.物理性质,如软硬、溶解性、发生形态改变,让学生知道要让物质发生物理改变,可以让它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样相识物质的物理改变就有了功能,有了动身点和落脚点。我们接着问:还想探讨什么?学生一般想不到化学性质,我们要进一步相识物质的性质,就给他一个人为的操作,给他展示一个奇异的现象,例如让镁与温水反应,再问:水
5、变了吗?让他去说明。只有在说明的活动中,他才会有一种动机,想了解现象背后的缘由,这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确定的。是因为这个物质有这样的化学性质,所以它才能表现出这样的事实。那么这个化学性质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再给他化学改变。这种改变的特点是什么?它说明白这个物质的什么特点?这种物质的性质在生活有怎样的应用?这些都是探讨物质的性质,为了探讨详细物质的性质而进行的改变,到最终我们才概括出来,反思一下我们刚才经验的改变究竟有什么不同?化学上认为一类是物理改变,一类是化学改变。这样我们从物质的性质和改变的相识维度建立一级框架,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化学改变是可
6、以帮助我们相识性质的,因为我们要探讨物质的性质,所以我们要让它发生改变,让他有初步的联系,这是核心相识发展的任务,就是关于物质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和改变建立一级相识框架。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爱好激发起来,他们关切物质更多的性质,接着进行镁与盐酸的反应,镁条的燃烧,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化学的探讨方法:试验。在试验的过程中要仔细视察试验的现象,让学生对试验现象进行说明。再让学生思索镁条的燃烧及联系前面的“暖宝宝”,让学生思索如何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检验生成物进而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生成新物质,这样巩固了学生对化学改变的相识。物质的改变和性质教学反思4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物质 变化 性质 教学 反思 _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