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十一单元课题1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条件与盐的化学性质.ppt





《20第十一单元课题1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条件与盐的化学性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第十一单元课题1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条件与盐的化学性质.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生活中常见的盐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生。 2.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3.了解盐的化学性质。了解盐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进行适当的理论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进行适当的理论提升。提升。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实验现象。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由现象到本质及事物变化受
2、条件影响的唯物辩证观念。培养由现象到本质及事物变化受条件影响的唯物辩证观念。2培养同学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同学们养成严谨务实的培养同学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同学们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生活态度。(P75)1酸、碱、盐之间酸、碱、盐之间 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或或 或或 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有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有 与与 ,其,其他沉淀虽不溶于水但一般能溶于酸。他沉淀虽不溶于水但一般能溶于酸。请阅读课本请阅读课本P7
3、5,完成相,完成相应实验探究并思考如下问题:应实验探究并思考如下问题:3从溶液中自由离子存在多少的角度来从溶液中自由离子存在多少的角度来看,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是溶液看,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是溶液中中 。 向两支各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分向两支各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分 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P75)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验【实验11-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探究CuSO4溶液溶液+NaOH溶液溶液CuSO4溶液溶液+
4、BaCl2溶液溶液现象现象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CuSO4+ BaCl2 =BaSO4+CuCl2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CuSO4+ 2NaOH =Na2SO4+Cu(OH)2 1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观察到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观察到 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生成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讨论与思考讨论与思考2前面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是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前面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是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3碳酸钠、碳酸钙等含碳酸根的盐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
5、,可碳酸钠、碳酸钙等含碳酸根的盐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可(P75)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规纳与提升规纳与提升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1.交换位置:交换位置:Na H2.定化学式:定化学式:NaCl+H2CO3Na2CO3 + HCl 例:例:3.判断发生条件、若能发生则配平化学方程式:判断发生条件、若能发生则配平化学方程式: NaCl+H2O+CO2 HCl+Na2CO3 HCl+Na2CO3 Cl+ CO322 HCl+Na2CO3 基本反应类型比较:基本反应类型比较:化化 合合 反反 应应分分 解解 反反
6、应应置置 换换 反反 应应复复 分分 解解 反反 应应定定义义由两种或两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物的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应类类型型 A+BABABABA+B+ A+B+ AB + CA +BCA +BCAB + CD AD+ BC AD+ BC特特征征反应物为多种反应物为多种
7、而生成物只而生成物只有一种,有一种,即即“多变一多变一”反应物只有一种反应物只有一种而生成物有多而生成物有多种,种,即即“一变多一变多”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两种,都是两种,且都是单质且都是单质和化合物和化合物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化合物化合物(P75)(P75)分析归纳分析归纳氯化氢溶于水:氯化氢溶于水:HClH+Cl-氢氧化钠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NaOHNa+OH-结论: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结论: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潍坊)反思、归纳与提升(潍坊)反思、归纳与提升 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是
8、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知识回顾知识回顾(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固体不导电。(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导电。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P75) Na2SO4 。探索发现探索发现(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右上图):微观示意图(右上图):(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
9、应的微观示意图(右下图):微观示意图(右下图):分析归纳分析归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实质:反应的实质:H+OH-H2O,反应能,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H+和和OH-的数目减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2Na+SO42-解析:本题考查溶液导电原理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酸、碱、盐溶解析:本题考查溶液导电原理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酸、碱、盐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结合生成
10、水、气体、沉淀。NaOH+HCl=NaCl+H2O 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目减少(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P75)分析归纳分析归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实质:(略)反应的实质:(略)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 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BaCl2+Na2SO4=BaSO4+2NaClBa2+和和SO42-H2O+CO2(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
11、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为例,反应实质:2H+CO32- = 。总结规律总结规律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 。 (P75)4实验实验11-3说明盐溶液可以与某些说明盐溶液可以与某些 溶液或某些溶液或某些 溶溶液反应。该实验两个化学方程式为液反应。该实验两个化学方程式为 、 。5讨论讨论3的结论告诉我们碳酸盐都能与的结论告诉我们碳酸盐都能与 反应,生成反应,生成能使能使 的气体。这也是碳酸盐的气体。这也是碳酸盐(即含(即含CO32-的盐)的验证方法。的盐)的验证方法。请阅读课本请阅读课本P75,观看短片完,观看短片完成相应实验探究并思考如下
12、问题:成相应实验探究并思考如下问题:发生的条件是: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 例:例: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1盐盐+金属金属 新金属新金属+新盐新盐 (P75)四、盐的化学性质四、盐的化学性质 回顾与归纳回顾与归纳发生的条件是:发生的条件是:盐可溶,而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相对靠前盐可溶,而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相对靠前的金属(的金属(K、Ca、Na不能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其他金属)。不能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其他金属)。 例:例:Cu+2AgNO3 = 2Ag+Cu(NO3)
13、 2 2盐盐+酸酸 新盐新盐+新酸新酸 发生的条件是:发生的条件是:除碳酸盐外,反应物都应可溶,而生成物中有沉淀除碳酸盐外,反应物都应可溶,而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碳酸盐均可和酸反应)。或气体或水(碳酸盐均可和酸反应)。 例:例:AgNO3 + HCl = AgCl+ HNO3, CaCO3 +2HCl = CaCl2 +CO2+H2O3盐盐+碱碱 新盐新盐+新碱新碱 (P75)4盐盐+盐盐新盐新盐+新盐新盐 发生的条件是: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 例:例:Na2CO3+CaCl2=2NaCl+CaCO3五、物质的分类五、物
14、质的分类 物物 质质讨论讨论(按组成是否单一)(按组成是否单一)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按组成元素的异同)(按组成元素的异同)单单 质质化合物化合物(按性质)(按性质) (按组成的差异)(按组成的差异)金属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非金属单质单质酸酸碱碱盐盐氧化物氧化物(P75) (武汉)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武汉)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步骤已知,步骤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第十一 单元 课题 课时 复分解反应 条件 化学性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