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六种伸长率的对比与分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金属材料六种伸长率的对比与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六种伸长率的对比与分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心整理精心整理金属材料六种伸长率的分析金属材料六种伸长率的分析摘要摘要金属材料伸长率分为金属材料伸长率分为 6 6 种:断后伸长率、断裂总延伸率、最大力总延伸率、最大力非比例延伸率、残余伸种:断后伸长率、断裂总延伸率、最大力总延伸率、最大力非比例延伸率、残余伸长率和屈服点延伸率。本文介绍国标中各伸长率的测定方法,揭示各种伸长率的含义、用途、区别、影响因素长率和屈服点延伸率。本文介绍国标中各伸长率的测定方法,揭示各种伸长率的含义、用途、区别、影响因素以及换算关系。以及换算关系。关键词关键词伸长率;延伸率;伸长率;延伸率;1 1 前言前言伸长率是衡量金属材料塑形的一项参数,其种类、定义及换算执行
2、国标伸长率是衡量金属材料塑形的一项参数,其种类、定义及换算执行国标 GB/T228GB/T228 的规定。国标的规定。国标GB/T228.1-2010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 1 部分:室温实验方法参照国际标准部分:室温实验方法参照国际标准ISO6892-1:2009ISO6892-1:2009 进行了修订,整进行了修订,整体结构、层次划分等均与体结构、层次划分等均与 ISO6892-1:2009ISO6892-1:2009 基本一致,代替了原国标基本一致,代替了原国标 GB/T228-2002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实验方法金属材料室温
3、实验方法 。GB/T228.1-2010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 1 部分:室温实验方法将伸长率分为部分:室温实验方法将伸长率分为 6 6 种:断后伸长率(种:断后伸长率(A A) 、残余伸、残余伸长率(长率() 、断裂总延伸率(、断裂总延伸率() 、最大力总延伸率(、最大力总延伸率() 、最大力非比例延伸率(、最大力非比例延伸率()和屈服点延伸率()和屈服点延伸率() 。其中其中 4 4 项延伸率均为在应力状态下测定的指标,项延伸率均为在应力状态下测定的指标,2 2 项伸长率为卸载应力后测定的指标。项伸长率为卸载应力后测定的指标。 (在原国标(在原
4、国标 GB/T228-2002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实验方法中,残余伸长率在应力下测定)金属材料室温实验方法中,残余伸长率在应力下测定) 。2 2 伸长率种类、定义和用途伸长率种类、定义和用途GB/T228.1-2010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 1 部分:室温实验方法定义伸长时采用了两个近义术语:伸长和部分:室温实验方法定义伸长时采用了两个近义术语:伸长和延伸。拉伸试验期间任一时刻,试样原始标距(延伸。拉伸试验期间任一时刻,试样原始标距()的增量称为“伸长”)的增量称为“伸长” ;延伸可以理解为拉伸试验期间任一给;延伸可以理解为拉伸试验
5、期间任一给定时刻,引伸计上标距(定时刻,引伸计上标距()的增量。试验中用测量延伸的方法测定伸长,两者并无本质区别。)的增量。试验中用测量延伸的方法测定伸长,两者并无本质区别。2.12.1 断后伸长率断后伸长率国标中定义断后伸长率: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国标中定义断后伸长率: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与原始标距()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之比的百分率。断后伸长率是在拉断后的试样上测取得,国标规定: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断后伸长率是在拉断后的试样上测取得,国标规定: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
6、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计算方法如下:计算方法如下:式中:式中:试样原始标距,试样原始标距,mmmm;断后试样拼接后的标距,断后试样拼接后的标距,mmmm。精心整理精心整理如规定的最小断后伸长率小于如规定的最小断后伸长率小于 5%5%,建议采取特殊方法进行测定试验前在平行长度的两端处做一很小的,建议采取特殊方法进行测定试验前在平行长度的两端处做一很小的标记,使用调节到标距的分规,分别以标记为圆心画一圆弧。拉断后,将断裂的试样置于一装置上,最好标记,使用调节到标距的分规,分别以标记为圆心画一圆弧。拉断后,
7、将断裂的试样置于一装置上,最好借助螺丝施加轴向力,以使其在测量时牢固地对接在一起。以最接近断裂的原圆心为圆心,以相同的半径借助螺丝施加轴向力,以使其在测量时牢固地对接在一起。以最接近断裂的原圆心为圆心,以相同的半径划第二个圆弧。用工具显微镜或其他合适的仪器测量两个圆弧之间的距离即为断后伸长。划第二个圆弧。用工具显微镜或其他合适的仪器测量两个圆弧之间的距离即为断后伸长。如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时,可采用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试验如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时,可采用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试验前将试样原始标距细分为前将试样原始标距细分为 5mm5
8、mm 到到 10mm10mm 的的 N N 等份,试验后,以符号等份,试验后,以符号X X 表示断裂后试样短段的标距标记,以符表示断裂后试样短段的标距标记,以符号号 Y Y 表示试样长段的等分标记。如表示试样长段的等分标记。如 X X 与与 Y Y 之间的分格数为之间的分格数为 n n,按如下测定断后伸长率:,按如下测定断后伸长率:断后伸长率也可以通过引伸计测得,断后伸长率也可以通过引伸计测得, 见图见图 1 1。 图中图中图图 1 1 用图解法测定断后延伸和断裂总延伸用图解法测定断后延伸和断裂总延伸实际上代表塑性伸长与局部缩颈伸长,实际上代表塑性伸长与局部缩颈伸长, 计算方法如下:计算方法如
9、下:2.22.2 断裂总延伸率断裂总延伸率国标定义: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延伸(弹性延伸加塑性延伸)与引伸计标距国标定义: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延伸(弹性延伸加塑性延伸)与引伸计标距之比的百分率。之比的百分率。断裂总延伸率是在应力下测定的伸长率。试验时记录应力断裂总延伸率是在应力下测定的伸长率。试验时记录应力- -延伸曲线,确定图延伸曲线,确定图1 1 中的中的 C C 点,点,OCOC 为断裂总伸长为断裂总伸长() ,则断裂总延伸率计算方法如下:,则断裂总延伸率计算方法如下:2.32.3 最大力塑形延伸率最大力塑形延伸率国标定义:最大原始标距的塑性延伸国标定义:最大原始标距的塑性延伸与引伸计上标
10、距与引伸计上标距之比的百分率。之比的百分率。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即为塑性延伸中扣除弹性延伸部分即为塑性延伸。最大力塑。最大力塑在用引伸计测得的应力在用引伸计测得的应力- -应变曲线图上,从最大总延伸应变曲线图上,从最大总延伸性延伸率实际反映了试样塑性变形伸长率。其计算公式如下:性延伸率实际反映了试样塑性变形伸长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式中,引伸计标距;引伸计标距;应力应力- -应变曲线上弹性变形部分的斜率;应变曲线上弹性变形部分的斜率;抗拉强度;抗拉强度;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最大力下总延伸。最大力下总延伸。也可用图解法测定最大延伸率,也可用图解法测定最大延伸率, 见下图:见下图: 当最大力出现平台
11、时,当最大力出现平台时, 取平台中点的最大力对应的塑性延伸为取平台中点的最大力对应的塑性延伸为此时,最大力塑性延伸率的计算如下:此时,最大力塑性延伸率的计算如下:图图 2 2 用图解法测定最大力延伸率方法用图解法测定最大力延伸率方法。2.42.4 最大力总延伸率最大力总延伸率国标定义: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总延伸国标定义: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总延伸与引伸计标距与引伸计标距之比的百分率。之比的百分率。除以引伸计标距除以引伸计标距,即为最大,即为最大最大力总延伸率是在应力下测定的延伸率,见图最大力总延伸率是在应力下测定的延伸率,见图 2 2,将最大力点的总延伸,将最大力点的总延伸力总延伸率,即力总延伸率
12、,即2.52.5 残余伸长率残余伸长率残余伸长率是在引伸计上测定的伸长率,指试样施加并卸除指定应力后,引伸计标距的残余伸长量与引伸残余伸长率是在引伸计上测定的伸长率,指试样施加并卸除指定应力后,引伸计标距的残余伸长量与引伸计标距(计标距()之比的百分率,曾称为永久伸长率。)之比的百分率,曾称为永久伸长率。2.62.6 屈服点延伸率屈服点延伸率屈服点延伸率是在应力下测定的伸长率,对呈现不连续屈服的材料,指从应力屈服点延伸率是在应力下测定的伸长率,对呈现不连续屈服的材料,指从应力- -应变曲线图上,均匀加工硬应变曲线图上,均匀加工硬化开始点的延伸减去上屈服强度对应的延伸得到的延伸化开始点的延伸减去
13、上屈服强度对应的延伸得到的延伸即即如图如图 3 3,均匀加工硬化开始点的确定方法为:根据经过不连续屈服阶段的最后的最小值点做一条水平线,或,均匀加工硬化开始点的确定方法为:根据经过不连续屈服阶段的最后的最小值点做一条水平线,或经过均匀加工硬化前屈服范围的回归线,与均匀加工硬化开始处曲线的最高斜率线相交点确定。经过均匀加工硬化前屈服范围的回归线,与均匀加工硬化开始处曲线的最高斜率线相交点确定。图图 3 3 屈服点延伸率的不同评估方法屈服点延伸率的不同评估方法( (左为水平线法,右为回归线法左为水平线法,右为回归线法) ), 再用再用除以引伸计标距除以引伸计标距即得到屈服点延伸率,即得到屈服点延伸
14、率,2.72.7 小结小结从上述对国标从上述对国标 GB/T228.1-2010GB/T228.1-2010 相关内容的解读中不难发现断后伸长率(相关内容的解读中不难发现断后伸长率(A A) 、残余伸长率(、残余伸长率() 、断裂、断裂总延伸率(总延伸率() 、最大力总延伸率(、最大力总延伸率() 、最大力非比例延伸率(、最大力非比例延伸率()和屈服点延伸率()和屈服点延伸率()这六种伸长率(延)这六种伸长率(延伸率)不同而互有联系,总结起来就是:伸率)不同而互有联系,总结起来就是:1 1)概念不同,所代表的含义不同。)概念不同,所代表的含义不同。2)2)对于同一件试样,这六种伸长对于同一件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材料 伸长 对比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