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书.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书.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我市乡村公路网不断完善。如何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逐步推行城乡公交化” ,把城市与乡村的公共交通纳入到同一幅发展蓝图中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共交通事业改革和发展力度,推动了城镇公交快速发展,为下一步我市全面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打下了基础。为了当好市委、市政府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参谋,8 月 4 日至 5 日,我局一行 7 人在宋
2、波副局长的带领下赴莱芜市和邹平县学习考察了当地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一、莱芜市城乡公交的基本现状莱芜市辖莱城区、钢城区、 1 个省级高新区和 5 个省级园区,20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1083 个行政村(居) ,1266 个自然村,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人。2010 年 GDP 完成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30 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3600 公里。莱芜市于 2010 年 10 月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于 11 月开始全面推开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全市 98 条线路、347 辆个体车辆的收购工作:首先
3、委托中介机构对每条线路、每辆车的年纯收入和残值进行评估,根据评估价值和剩余的经营期限由经营企业给予原车辆经营者一次性经济补偿。对 2008 年以前更新的车辆,补偿价值为到期后的车辆残值和剩余经营期预期收益(车辆残值为到期后的残值,19 座以下的 8 年期万元,6 年期 2万元,5 年期 2 万元;20 坐以上的 8 年期 2 万元,6 年期 3 万元,5 年期万元。 ) ;对 2009 年以后更新的车辆,补偿价值为车辆购置费用和 2 年的预期经营收益。收购过程中,对规定期限内退出的业户给予一定奖励,逾期不予收购,经营期满收回经营权。此次收购过程每辆车补偿 15 至 50 万元不等,共计花费 7
4、000 万元,按照“政府规划指导,企业规范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全部由两家公交运营企业自筹资金支付。目前莱芜市已初步形成城区、市镇、镇村公交三位一体的城乡公交新格局:在延伸调整原城区公交线的基础上,以莱芜城区为中心,设置主线和支线,主线是从市到镇(节点)的线路,支线是从镇(节点)到村的线路。客运价格执行“3、2、1” ,即主线 2 元(12 公里内) 、3 元,支线 1 元,发车密度为每 10 至 60分钟一班。截止目前,已开通主线 9 条(2 条环行线、7 条辐射线) ,日发 280 个班次;14 个节点(中转站)到村的支线 80 条,日发 798 个班次。 按照车型与路况相配套、 同线车
5、型统一的原则,主线新上 10 米以上高档空调燃气车 114 辆,支线投放收购的中小型客车 92 辆,全部实行公车公营、无人售票、全程票价的公交模式。此举主要为城乡居民进城下乡提供了巨大便利:平均票价由原来的元降至元,客流量明显增加,比原来翻了近一番,平时每天达到万人次,高峰时达到万人次以上,仅次一项,每年可为全市农村居民节省出行费用 4000 万元以上。二、邹平县城乡公交的基本现状莱芜辖 12 个镇、 4 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58 个行政村,73 万人口,版图面积 1252 平方公里。2010年 GDP 完成 540 亿元,财政收入 75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截至
6、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 2600 公里,其中县道公里、乡道 308 公里、村道 1979 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 207公里,所有行政村均通达等级路。近年来,邹平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猛, 现拥有各类营运车辆 23000 部, 其中出租车 473 部,公交车 282 部,公交线路 38 条,全县 853 个行政村通上了客车或公交车,通达率达到%。邹平县于 2007 年投资 400 余万元顺利完成了魏、码、台三镇 34 连客运班车改制,由县内客运班车顺利过渡为公交车运营,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2009 年 6 月在长山镇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工作:邹平县公交客运有限公司投资 380
7、 万元,投入 14 辆公交车,新建站牌 216 个,新规划公交线路 7 条,覆盖长山镇 107 个村庄,惠及群众万人,顺利实现了镇(办)农村公交与城区公交的对接。2010 年邹平县成立了以县委常委、 副县长为组长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分级负责;面向群众、改善服务;公车公营、归口管理;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思路和原则,全面推开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借城区 6 条线路 68 辆公交车承包经营合同到期之机,县交通局积极协调公交公司和承包业户进行沟通, 于 2 月 12 日达成了 “经营安全押金全部退还承包业户,公交公司一次性补贴承包业户每车 10 万元(含车
8、辆残值及就业补助金等)收回公交车辆及有关手续,解除公交车承包经营合同”的协议,收回了所有承包经营车辆,并全部实行公车公营。8 月底,原挂靠在邹平县出租公司的 36 辆县内客运班车每车补偿 7 万元,全部过户到公交公司并改制为公交车,截止 11 月基本完成了一二级公交网络的改造和实施工作。12 月 1 日,韩店镇三级免费公交网络正式开通,2 条线路投入公交车 5 辆,沿途经过 38 个村庄,惠及群众 3 万多人。邹平县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先后分别投资 2100 和 3300 余万元,统一新购置 73 辆和 109 辆公交车。截至目前,全县公交网络基本上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各镇(办)的格局:一级公
9、交网络(城区运行)规划 9 条运行线路,计划投入公交车 120 辆,现已开通 7 条运行线路,投入运行公交车 88 辆;二级公交网络(县城直达镇(办)驻地)规划 9 条运行线路,计划投入公交车64 辆;三级公交网络(镇(办)驻地通往行政村)规划 44 条运行线路,计划投入公交车 104 辆,现已开通 23 条运行线路,投入运行公交车 46 辆。共覆盖 15 个镇(办) ,惠及人口 70 余万人。邹平县公交网络现全部实行公车公营、无人售票、全程票价的公交模式:一级公交网络每人每次 1 元,二级公交网络每人每次 2 元,三级公交网络每人每次 1 元或免费。其中,使用 IC 卡乘车的 65 周岁以上
10、老年人全部免费,普通乘客 9 折优惠,学生乘车 8 折优惠,残疾人乘车 5 折优惠。在此基础上,县财政投资260 余万元安装了 3G 智能调度管理系统, 实现了公交车智能调度管理信息与公安、城管等部门信息共享、部门联动,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邹平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一是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凡经全县综合交通规划、城乡公交网络线路方案确定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农村客运站、公交停车场、首末站、换乘点、加油加气站、调度中心等重要公交基础设施,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计划。二是实行补贴、补偿制度。积极支持各镇(办)建设标准化农村公交客运站、站台、站亭、站牌,补贴资金纳入县财政交通工程建设经费预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 公交 一体化 调研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