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心肺复苏的指南解读.pdf
《2019心肺复苏的指南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心肺复苏的指南解读.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9 2019 年心肺复苏年心肺复苏(CPR)(CPR)指南解读指南解读) ) 201 0 年心肺复苏( CPR) 指南解读 新指南 20 条核心建议(1 ) 进一步强调胸部按压的重要性, 建议尽量减少胸部按压的中断; (2) 强调跟踪和触发系统可以检测病情正在恶化的患者, 且能预防院内的心搏骤停; (3) 增加了在院外设置心源性猝死相关的警告标识的认识;(4) 对于院外、 非急诊医疗服务人员目击的电除颤, 不推荐特殊的 CPR 时间点;(5) 在除颤器充电时持续行胸部按压, 减少电击前后的间隔。(6) 不再强调心前区捶击的作用;(7) 在心导管室或心脏外科术后立即出现的室颤和无脉室速,
2、 可使用 3 次快速、 连续电击;(8) 在不能建立静脉通路时, 不再建议气管插管内给药, 可通过骨髓腔途径给药;(9) 在治疗室颤或室速时, 应在第 3 次电击后、 胸部按压再次开始时给予肾上腺素, 然后每 35min 给药 1 次。第 3 次电击后, 也应给予 300 mg 的胺碘酮;(1 0) 在心室静止或无脉电活动时, 不再建议应用阿托品。(1 1 ) 早期行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下降;(1 2) 进一步强调了 CO2 图的重要性, CO2 波形图能够证实气管插管的位置,持续监测气管插管的位置和 CPR 的质量,能为恢复自主循环提供一个早期标识;(1 3) 超声成像在高级生命支持中的潜在作用
3、得到认可;(1 4) 自主循环恢复(ROSC) 后高氧血症的潜在危害也得到了认可。1. .专业资料. .一旦自主循环恢复,应认真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吸入的氧气浓度应该被滴定,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498;(1 5) 对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进行了更多的细化和强调。(1 6) 一个有结构的复苏后治疗计划可改善 ROSL 后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这一点已得到认可;(1 7) 进一步强调初期经皮冠脉介入术在 ROSL 后患者(包括昏迷) 的应用;(1 8)修订了血糖控制的建议: ROSC 后成人血糖值超过 1 0 mmol/L 应进行治疗, 但要避免低血糖; (1 9) 应用治疗性低体温治疗心搏骤停
4、后昏迷的存活者;(20) 承认目 前许多公认的预测因子不可靠, 尤其对已用治疗性低体温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关键点一成人基本生命支持 初始人工呼吸在需要行 CPR的成人中, 心搏骤停更多可能是来自于心脏的原因, 所以 CPR 应从胸部按压开始。最佳的胸部按压技术包括:(1 ) 按压胸部至少 1 00 次/分, 深度至少为 5 cm, 但按压深度不应超过 6 cm;(2) 在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3)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只行胸部按压的 CPR对接受过培训的救援者及相关专业人员来说, 胸部按压联合人工呼吸是实施 CPR 的首选方法。如果旁观者不能或者不愿意进行人工呼吸, 则应鼓励他们
5、只2. .专业资料. .进行胸部按压, 或者是在急救电话中指导他们进行胸部按压。抢救者的危险抢救人员应每 2 min 进行轮换, 以免因抢救者疲劳而引起按压质量的下降。变换抢救人员不应中断胸部按压。自动体外电除颤未接受过培训的普通人和专业人员使用自动体外电除颤器均安全有效。在专业人员到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人可以使用自动体外电除颤进行电除颤。公共场所行电除颤程序自动体外除颤器程序应在公共场所广泛应用。研究表明, 警务人员作为第一反应人行 CPR, 可使存活率达4974。自动体外电除颤器使用尽管证据有限,但为了早期电除颤(目标为在发病后 3 min 之内) ,应在医院内使用自动体外电除颤器。
6、应使足够的医疗保健人员接受培训, 从而保证在医院内任何地点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能够在 3 min 内接受第一次电击。手动与半自动模式电击许多自动体外电除颤器能够以手动模式与半自动模式进行操作,但在已经证实的研究中,两者在ROSC、 存活率、 出院率等方面没有总体差异。尽量减少电击前间隔停止胸部按压与实施电除颤之间的延迟必须保持在一个绝对的最小值范围内; 即便是 51 0 s 的延迟3. .专业资料. .也可降低电击的成功率。通过以下两点可将电击前间隔缩短到 5 s 以内:一是在除颤器充电时持续进行胸部按压; 二是由指挥者进行协调, 组成一个高效的团队, 在电击后立即开始胸部按压, 将电击后间隔最
7、小化。整个除颤过程不应使胸部按压中断大于 5 s。除颤前的 CPR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现,如果患者发病已超过5 min, 则急诊医疗人员在除颤前应先进行约 2 min 的 CPR。在除颤器恢复与充电时进行胸部按压, 已被证实可以改善存活率。对于没有目击的心搏骤停的患者, 在除颤器恢复、 应用和充电时, 急诊医疗人员应进行高质量的 CPR, 但是不再建议在除颤前进行常规的 CPR(如 23 min) 。 1 次电击对 3 次连续电击 在需要电击除颤时,进行数次电击除颤, 并且在除颤后立即行胸外按压。不要延误时间进行节律分析或脉搏检测。如果室颤/室速发生在心脏导管介入或早期的心脏外科手术后(这时胸部按
8、压可能引起血管缝合的破裂) , 在开始胸部按压前可给予最多 3 次临床电击除颤。单向波与双向波除颤目前,双向波除颤已代替了单向波除颤器。与单向波除颤相比, 双向波除颤首次除颤效果更好。4. .专业资料. .在房颤的电转复方面, 双向波电除颤也优于单向波。双向直方波首次电击能量不应低于 1 20 J, 双向截顶指数波首次电击能量不应低于 1 50 J。理想情况下,运用各种波形的双向波进行电击除颤, 其首次电击能量不应低于 1 50 J。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如果考虑患者有威胁生命、需要电击的心律失常危险或曾经发生过此类情况, 则应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 释放电量水平较低, 对救援者无任何伤害
9、。危重症的处理通常由急救医疗团队、快速反应团队以及重症监护外展队对重症或可能成为重症的患者进行救治。重症监护外展队的主要基础是单个的护士或一组护理人员。荟萃会析表明, 快速反应团队(急救医疗团队) 可使院外心肺呼吸骤停的发生率下降, 但对院内死亡率没有影响。院内复苏的设备要求所有的临床区域应能立即获得复苏设备及药物, 以利于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快速复苏。理想情况下, 在全院范围内, CPR 所用的设备以及药品应标准化地摆放。关键点二高级生命支持治疗程序新指南对可电击节律及不可电击的节律进行了区分。每一个循环大致相近, 在评估节律、 感触脉搏前应先给予 2min 的 CPR。5. .专业资料
10、. .每 35 min 给予肾上腺素 1 mg, 直到获得 ROSC。心前区捶击只有医师在现场目击了监护仪监测到的心搏骤停, 且手边无除颤器可用时, 心前区捶击方为一种合适的治疗。在临床实践中, 这仅在重症监护的环境中可行。静脉通路如仍无静脉通道, 则应建立静脉通道。外周给药后必至少给予 20 ml 液体冲洗。如静脉通道难以建立或不可能建立, 应考虑骨髓腔通道。阿托品心室静止通常是由原发性的心肌病变所致,与过高的迷走神经张力无关。不再常规推荐在心室静止或无脉电活动时使用阿托品。高级生命支持超声应用如果有接受过超声训练的临床医师, 应用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心搏骤停潜在的可逆性病因, 有助于对这些病
11、因进行治疗。超声进入高级生命支持治疗需要大量的培训, 应尽量减少胸部按压的中断。指南已推荐使用剑突的探头位置, 应在胸部按压暂停(计划进行心脏节律评估) 之前放置探头, 一个受过良好培训的操作者在1 0 s 之内可获得检查结果。气道管理与通气数据表明, ROSC 后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对预后不利。准确测定动脉氧饱和度后就应吸入氧气, 使动脉血氧饱和度在 94%98%。6. .专业资料. .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 CO2 波形图是证实气管插管位置并对之进行连续性监测的最敏感、 最特异的方法, 可以补充临床评估 (听诊与气管插管通过声带时的视诊) 的不足。现有的手提 CO2 波形监测仪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
12、证实气管插管是否到位。如无 CO2 波形监测仪,建议高级气道管理措施最好应用声门上气道装置。关键点三复苏后治疗 自主循环恢复成功仅仅是心搏骤停后完全复苏的第一步。心搏骤停后综合征常并发于复苏后期,包括心搏骤停后脑损伤、 心搏骤停后心肌功能损伤、 全身 性缺血/再灌注反应、 持续进行性损伤。心搏骤停后常可发生严重的心肌功能障碍, 但一般在 23 d后即可恢复正常。心搏骤停后全身性缺血再灌注反应可激活免疫系统及凝血系统,这两个系统的激活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与脓毒症常有许多相同之处。循环对于所有怀疑存在冠心病的心搏骤停患者,都应考虑行冠脉介入术。研究表明,
13、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搏骤停, 联合应用治疗性低体温及 PCI 安全可行。血糖控制基于目前的证据,自主循环恢复后血糖值应被控7. .专业资料. .制在 1 0 mmol/L, 并应避免低血糖。对心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 严格控制血糖可增加低血糖症的风险, 因此不推荐应用严格的血糖控制策略。治疗性低体温动物及人体研究表明,轻微的低温有神经保护作用, 可以改善全脑缺血、 缺氧的预后。低温可以抑制许多可以引起细胞死亡的途径、 降低脑组织氧代谢率和减少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相关的炎症反应。动物数据表明, 在自主循环恢复后, 越早进行降温, 预后越好。在体温维持期, 可首选有效体温监测的降温方法,
14、避免体温波动。复温必须缓慢地进行, 目前的共识推荐每小时复温 。胸痛观察规程使用脉氧计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判定是否需要给氧。如果患者不存在低氧血症, 就不需要额外的氧气。有限的数据表明, 高流量吸氧对于不复杂的心肌梗死患者有害。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目标值为 94%98%,如患者存在高碳酸性呼吸衰竭危险, 则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目标值为 88%92%。关键点四儿科生命支持 在心搏骤停后 1 0 s 内,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增加脉搏的触诊来诊断心搏骤停, 从而决定是否应该开始胸部按压。8. .专业资料. .根据儿童的年龄, 可以应用颈动脉(儿童) 、 臂动脉(婴幼儿) 或者是股动脉搏动 (儿童或者是婴幼
15、儿) 检测, 但必须在 10 s 内决定是否进行 CPR。儿童的按压通气比率取决于是单一抢救者,还是多个抢救人员。非专业救援者应该采用 30: 2 的按压通气比。对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口对口人工通气的抢救者, 应鼓励他们进行胸部按压的 CPR。强调高质量的按压应该有足够的深度,而且应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和无血流时间。在所有的儿童中, 按压胸部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 1 /3(在婴幼儿接近 4 cm, 儿童接近 5 cm) ,每一次按压后应完全放松。对于婴幼儿和儿童, 按压次数至少为 1 00 次/分, 但不应超过 1 20 次/分。按压技术包括单人两手指按压和双人或多人的两拇指围绕方法。对于更大的儿
16、童,单手或双手技术均可使用。对于 1 岁以上的儿童, 应用自动体外电除颤安全有效。对于 1 8 岁的儿童, 建议使用相关性能分析系统或软件,将机器的输出能量减少至 5075 J。9. .专业资料. .如果电击能量不能减少或者不能进行手动调整, 未修改的成人体外自动除颤器也可以在 1 岁以上的儿童中应用。在一些少见病例中,对于 1 岁以下的儿童应用体外自动除颤器进行电击也是合理的(最好使用剂量衰减器) 。为了减少无血流时间,在应用手动除颤器除颤和对电极板充电时应继续进行胸部按压(如果儿童胸部的大小允许) 。一旦除颤器充电完毕准备实施电击时, 胸部按压可以暂停。建议在儿童除颤中应用单次电击策略,
17、剂量为 4 J/kg(最好为双向波, 但是单向波也可应用) 。在婴幼儿和较小儿童中应用套囊气管插管是安全的。可以应用验证公式来选择气管插管的尺寸。在气管插管过程应用环状软骨按压的安全性及价值不明。如果环状软骨按压阻碍了通气, 或者是降低了气管插管的速度、 增加了气管插管的难度, 应该修改或中断环状软骨按压。监测呼气末 CO2(可通过 CO2 波形图实现) 有助于证实气管插管的位置。在 CPR 过程中监测呼气末 CO2 有助于评估按压的质量, 优化按压过程。一旦发生 ROSC, 吸入氧气的浓度应该被滴定, 以限制高氧血症的危害。在儿科住院环境中, 应用快速反应系统可以减少院内心搏骤停和呼吸骤停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复苏 指南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