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面层验收规范及检验标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面层验收规范及检验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面层验收规范及检验标准.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页眉内容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1 1原材料原材料1.11.1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1 1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 城市快速路、 主干路应采用 42.5 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等级的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不低于 32.5 级。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含化学成分、物理指标) ,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2 2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 3用于不同交通等级道路面层水泥的弯拉强度、抗压强度最小值应符合表 1.1-1 的规定。表表 1.1-11.1-1道路面层水泥的弯拉强度、
2、抗压强度最小值道路面层水泥的弯拉强度、抗压强度最小值道路等级特重交通重交通中、轻交通龄期(d)328328328抗压强度(MPa)25.557.522.052.516.042.5弯拉强度(MPa)4.57.54.07.03.56.54 4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应符合表 1.1-2 的规定。表表 1.1-21.1-2各交通等级路面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各交通等级路面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交通等级特重、重交通中、轻交通水泥性能不宜9.0%不宜12.0%不得1.5%不得6.0%不得4.0%怀疑有碱活性集料时,0.6%;碱含量Na200.658K200.6%无碱活性集料时,1.0%混合材种类
3、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有抗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石灰、石粉出磨时安定性雷氏夹或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标准稠度需水量不宜28%不宜30%烧失量不得3.0%不得5.0%比表面积宜在 300450m2/kg细度(80m)筛余量10%初凝时间1.5h终凝时间10h28d 干缩率不得0.09%不得0.10%耐磨性3.6Kg/m2注:示 28d 干缩率和耐磨性试验方法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道路硅酸盐水泥GB 13693。10.1.210.1.2粗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1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并应符合表 1.2-1 的规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有抗(
4、盐)冻要求的次干路、支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级。 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 1.0,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 2.0。1.2-11.2-1粗集料技术指标粗集料技术指标来源于网络铝酸三钙铁铝酸三钙游离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硫不宜7.0%不宜15.0%不得1.0%不得5.0%不得3.5%项目碎石压碎指标(%)砾石压碎指标(%)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含泥量(按质量计%)泥块含量(按质量计%)有机物含量(比色法)硫化物及硫酸盐(按 S03质量计%)空隙率页眉内容技术要求级1012550.50合格0.5级15148151.00.2合格1.047%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无裂缝、
5、酥缝、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碱集料反应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小于 0.10%抗压强度(MPa)火成岩100,变质岩80,水成岩602 2粗集料宜采用人工级配。其级配范围宜符合表 1.2-2 的规定表表 1.2-21.2-2人工合成级配范围人工合成级配范围粒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径累 计 筛 余(以 质 量 计) ( %)级配4.751695100851004060010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2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
6、4060050353 3粗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 26.5mm,碎石不得大于 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0mm;钢纤维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19.0mm。1.31.3细集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1宜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 2.5 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2 2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3 的规定。表表 1.31.3砂的技术指标砂的技术指标项目技术要求粒径筛孔尺寸(mm)颗0.150.300.601.182.364.75粒粗砂90100809571853565535010级累计筛配余量中砂90100709241701050025010()细砂90100558
7、516401025015010一级二级三级泥土杂物含量 (冲洗法)()123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0.5(折算为 S03)()氯化物 (氯离子质量计)0.010.020.06有机物含量(比色法)颜色不应深于标准溶液的颜色其他杂物不得混有石灰、煤渣、草根等其他杂物3 3使用机制砂时,除应满足表1.3 的规定外,还应检验砂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来源于网络页眉内容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4 4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宜采用一级砂和二级砂。5 5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1.41.4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的规定。宜
8、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 值为 68。1.51.5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1 1外加剂宜使用无氯盐类的防冻剂、引气剂、减水剂等。2 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的有关规定,并应有合格证。3 3使用外加剂应经掺配试验,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的有关规定。1.61.6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 1钢筋的品种、规格、成份,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应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2 2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等缺陷。3 3钢筋应按类型、直径、钢号、批号等分别堆放,并应
9、避免油污、锈蚀。1.71.7用于混凝土路面的钢纤维应符合下列规定:1 1单丝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宜小于 600MPa。2 2钢纤维长度应与混凝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相匹配,最短长度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 13;最大长度不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 2 倍,钢纤维长度与标称值的偏差不得超过10。3 3宜使用经防蚀处理的钢纤维,严禁使用带尖刺的钢纤维。 4 4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钢纤维YBT151 的有关要求。1.81.8传力杆(拉杆) 、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可用镀锌铁皮管、硬塑料管等制作滑动套。1.91.9胀缝板宜采用厚 20mm、水稳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经防腐处理。1
10、.101.10填缝材料宜用树脂类、 橡胶类、 聚氯乙烯胶泥类、 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 并宜加入耐老化剂。2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2.1混凝土面层的配合比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技术要求。2.2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1混凝土弯拉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1)各交通等级路面板的设计 28d 弯拉强度标准值(?r)应符合表 2.2-1 的规定。2.2-12.2-1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r r)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轻弯拉强度标准值(MPa)5.05.04.54.02 2应按下式计算配制 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r?cts(2.
11、2-1)11.04c式中:?c配制 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 ;t保证率系数,应按表 2.2-2 确定;c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应按统计数据在表 2.2-3 的规定范围内取值;在无统计数据时,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应按设计取值; 如果施工配制弯拉强度超出设计给定的弯拉强度变异系数上限,则必须改进机械装备和提高施工控制水平。表表 2.2-22.2-2保证率系数(保证率系数(t t)来源于网络页眉内容样本数 n(组)道路等级判别概率 p3691520城市快速路0.051.360.790.610.450.39主干路0.100.
12、950.590.460.350.30次干路0.150.720.460.370.280.24其他0.200.560.370.290.220.19表表 2.2-32.2-3各级道路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各级道路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变异系数(c c)道路技术等级城市快速主干路次干路其他路路混凝土变拉强度低低中中中高变异水平等级弯拉强度变异系数0.050.050.100.100.100.150.100.100.150.150.150.20(c)允许变化范围2 2不同摊铺方式混凝土最佳工作性范围及最大用水量应符合表 2.2-4 的规定。表表 2.2-42.2-4不同摊铺方式混凝土工作性及用水量要求不
13、同摊铺方式混凝土工作性及用水量要求摊铺方式混凝土类项 目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轴机组摊小型机具型铺机摊铺出机坍落度2040406030501040(mm)砾石混凝摊铺坍落度20401030020555土(mm)最大用水量155153148145(kg/m3)出机坍落度2550406030501040(mm)碎石混凝摊铺坍落度106520401030020土(mm)最大用水量160156153150(kg/m3)注:1为设超铺角的摊铺机。不设超铺角的摊铺机最佳坍落度砾石为 1040 ;碎石为1030 ;2为最佳工作性允许波动范围。3 3混凝土耐久性应符合下列要求:1 1)路面混凝土含气量及允许偏
14、差宜符合表 2.2-5 的规定。表表 10.2.2-510.2.2-5路面混凝土含气量及允许偏差()路面混凝土含气量及允许偏差()最大粒径(mm)无抗冻性要求有抗冻性要求有抗盐冻要求19.04.01.05.00.56.00.526.53.51.04.50.55.50.531.53.51.04.00.55.00.52 2)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宜符合表2.2-6 的规定。最大单位水泥用量不宜大于 400 kgm3。来源于网络页眉内容表表 2.2-62.2-6路面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路面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主干次干路其它道路路最大水灰
15、比0.440.460.48抗冰冻要求最大水灰比0.420.440.46抗盐冻要求最大水灰比0.400.420.44300300290最小单位水泥用量(kg42.5 级水泥3m )32.5 级水泥310310305320320315抗冰(盐)冻时最小单位42.5 级水泥3水泥用量(kgm )32.5 级水泥330330325注:1水灰比计算以砂石料的自然风干状态计(砂含水量1.0%;石子含水量0.5) ;2水灰比、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宜经试验确定。3 3)严寒地区路面混凝土抗冻标号不宜小于 F250,寒冷地区不宜小于 F200。4 4路面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 1)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搅
16、拌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 3h,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2 2)外加剂的掺量应由混凝土试配试验确定。3 3)引气剂与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复配在同一水溶液中时,不得发生絮凝现象。5 5配合比参数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1)水灰比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碎石或碎砾石混凝土:W1.5684(2.2-2)Cfc1.0097-0.3595fs砾石混凝土:W1 . 2 6 1 8(2.2-3)Cfc1 . 5 4 -0 9 .24 7s0 9 fw式中:水灰比;cfs水泥实测 28d 弯拉强度(MPa) ;fc配制 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水灰比应在满足弯拉强度计算值和耐久性(表
17、2.2-6)两者要求的水灰比中取小值。2 2)砂率应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种类,查表 2.2-7 取值。表表 2.2-72.2-7砂的细度模数与最优砂率关系砂的细度模数与最优砂率关系砂细度模数2.22.52.52.82.83.13.13.43.43.7碎石30403236343836403842砂率 SP(%)砾石28323034323634383640注:碎砾石可在碎石和砾石之间内插取值。3 3)根据粗集料种类和表 2.2-4 适宜的坍落度,分别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砂石料以自然风干状态计) :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应按公式 2.2-4、2.2-5 计算。碎石:W01
18、04.970.309SL11.27C/W0.61SP(10.2.2-4)砾石:WO86.890.370 SL11.24C/W1.00SP(10.2.2-5)式中:W0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 SL坍落度(mm) ; SP砂率() ;来源于网络页眉内容 C/W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数。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应按公式 2.2-6 计算。WowWo(1/100)(2.2-6)式中:Wow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m3) ;所用外加剂剂量的实测减水率。单位用水量应取计算值和表 2.2-4 的规定值两者中的小值。4 4)单位水泥用量应由公式 2.2-7 计算,并取计算值
19、与表 2.2-7 规定值的大值。C0(CW)W0(2.2-7)式中:C0单位用水量(kgm3) 。5 5)砂石料用量可按密度法或体积法计算。按密度法计算时, 混凝土单位质量可取 24002450kgm3;按体积法计算时,应计入设计含气量。6 6)重要路面应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配合比优选。6 6采用真空脱水工艺时,可采用比经验公式 2.2-4 和式 2.2-5 计算值略大的单位用水量;在真空脱水后, 扣除每立方米混凝土实际吸除的水量, 剩余单位用水量和剩余水灰比分别不宜超过表10.2.22.32.3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1弯拉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1)各交通等级道路面板
20、28d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cf)应符合表 2.3-1 的规定。表表 2.3-12.3-1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cfcf)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轻弯拉强度标准值(MPa)6.06.05.55.02 2)配制 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应按本规范式 2.2-1 计算,以?cf和?rf代替?c和?r。2 2混凝土工作性应符合下列要求:1 1)坍落度可比本规范表 2.2-4 的规定值小 20mm。2 2)掺高效减水剂时的单位用水量可按表 2.3-2 初选,再由搅拌物实测坍落度确定。表表 10.2.3-210.2.3-2钢纤维混凝土单位用水量钢纤维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搅拌物条件粗集料
21、种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 Dm单位用水量(kg类(mm)m3)长径比 L?d?=509.5、16.0215碎石f=0.619.0、26.5200坍落度 20 9.5、16.0208中砂,细度模数 2.5砾石19.0、26.5190水灰比 0.420.50注 1 钢纤维长径比每增减 10,单位用水量相应增减 10kgm3; 2 钢纤维体积率每增减 0.5%.单位用水量相应增减 8kgm3; 3 坍落度为 1050mm 变化范围内,相对于坍落度20mm 每增减 10mm,单位用水量相应增减7 kgm3; 4 细度模数在 2.03.5 范围内,砂的细度模数每增减 0.1,单位用水量相应减增 1kgm3;
22、5 f钢纤维掺量体积率。3 3混凝土耐久性应符合下列要求:1 1)最大水灰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表 2.3-3 的规定。表表 2.3-32.3-3路面钢纤维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路面钢纤维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来源于网络页眉内容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及其它道干路路最大水灰比0.470.49抗冰冻要求最大水灰比0.450.46抗盐冻要求最大水灰比0.420.4342.5 级360360水泥最小单位水泥用量(kgm3)32.5 级370370水泥42.5 级380380水泥抗冰(盐)冻要求最小单位水泥用量(kgm3)32.5 级390390水泥2 2)严禁采用
23、海水、海砂,不得掺加氯盐及氯盐类早强剂、防冻剂等外加剂。4 4配合比设计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1 1)计算和确定水灰比应符合下列要求:以钢纤维混凝土配制 28d 弯拉强度?cf替换?c, 按本规范公式 2.2-2 或式 2.2-3 计算出基体混凝土的水灰比。取钢纤维混凝土基体的水灰比计算值与表 2.3-3 规定值两者中的小值。2 2)钢纤维掺量体积率宜在 0.601.00范围内初选,当板厚折减系数小时,体积率宜取上限;当长径比大时,宜取较小值;有镦端者宜取较小值。3 3)查表 2.3-3,初选单位用水量 Wof。4 4)钢纤维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应按公式 2.3-1 计算。Cof(CW)Wof(
24、2.3-1)3式中:Cof钢纤维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kgm) ;3Wof钢纤维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m) 。取计算值与表 2.3-2 规定值两者中的大值,但不宜大于 500kgm3。5 5)砂率可按公式2.3-2计算,也可按表2.3-4初选。钢纤维混凝土砂率宜在 3850之间。SfSp10f(2.3-2)式中:Spf钢纤维混凝土砂率() ;f钢纤维掺量体积率() 。表表 2.3-42.3-4钢纤维混凝土砂率选用值()钢纤维混凝土砂率选用值()搅拌物条件最大公称粒径 19mm 碎石最大公称粒径 19mm 砾石L?/d?=50;f1.0%;4540WC=0.5;砂细度模数 Mx3.0L?/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工程 水泥 混凝土 面层 验收 规范 检验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