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拔桩检测方案.pdf
《抗拔桩检测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拔桩检测方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建工程(DS7-TA05DS7-TA05 标)标)桩基检测方案桩基检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桩基检测方案桩基检测方案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 标)建设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工程概况:本标段二站一区间,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和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区间。金龙路站采用1000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 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
2、KN(KBZ19a、1522a)、2400KN(KBZ1014)。金龙路站桩数总计127 根。无想山站采用1000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 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KBZ5)、2400KN(KBZ6KBZ25)。无想山站桩数总计 90 根。无想山站抗拔桩平面布置见图 2-2。检测项目及数量:基础类型抗拔桩抗拔桩直径(mm)检测项目10001000低应变静载抗拔总数量217 根217 根检测数量217 根3 根备注100%检测1%且不少于 3 根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
3、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117-2011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2014 年版本工程设计图纸检测任务:低应变检测:通过低应变动测对试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抗拔检测:测试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最大值,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测定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和变形; 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 2检测方法检测方法2.1 静载抗拔检测2.1.1 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试验
4、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两部分。在抗拔桩的顶部架设一根钢梁,将抗拔桩钢筋锚固于钢梁之上。在抗拔桩两侧的地面上对称放置两块荷载板,荷载板上方分别安装千斤顶进行并联同步加载。千斤顶加载产生的抬升力由钢梁传递给抗拔桩的钢筋笼。桩顶位移用百分表位移传感器测量。2.1.2 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部分。荷载由安放在抗拔桩顶上方、两根钢梁中间的油压千斤顶提供,千斤顶上方的钢梁与抗拔桩钢筋焊接或锚固连接。千斤顶下方的钢梁将千斤顶压力传递给检测桩两侧的支墩平台上,再传递到地基土上。抗拔桩顶部位移位移由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量。2.1.3 加载分级:按照最大加载的
5、 1/10 为一级,逐级加载,直到达到终止加载的条件。2.1.4 位移观测:每级加载后间隔5、10、15min 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 测读一次,累计 1h 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后,观察并记录桩身外露部分裂缝开展情况。2.1.5 位移相对稳定标准:每 1h 内的位移不超过,并连续出现两次(由内连续 3 次观测值计算) ,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2.1.6 终止加载的条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位移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位移的 5 倍;2)按桩顶位移控制,当累计桩顶位移超过 100mm 时;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荷载达
6、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倍;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2.1.7 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判定1) 对于陡变型 U-曲线,取陡变起始点荷载为极限荷载;2)对于缓变型 U-曲线,根据上拔量和-lgt 曲线变化综合判定,即取-lgt曲线尾部显著弯曲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2.1.8 桩头处理及现场要求1) 桩顶应比基底高约 10cm;2) 钢筋露出桩顶至少 50cm。3)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土,不应少于 7 天;对于粉土,不应少于 10 天;非饱和粘性土不应少于 15 天;饱和粘土不少于 25 天,对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
7、延长休止时间;4) 需保证施工道路畅通,桩周 10m 范围内需坚硬、平整;保证通电(220V、380V) ;5) 试验过程中现场不得有打桩机或其它因素造成的较强震动。2.22.2 低应变检测低应变检测2.2.1 低应变测试原理: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是以一维波动理论为基础的。在桩顶施加一锤击力,将产生一沿桩身纵向传播的压缩波 (应力波) 。 该波波速是桩阻抗的函数, 与桩横截面面积、 材料密度、弹性模量有关。如在桩顶部安装响应传感器,测得该波自桩顶至桩端部(或缺陷处)并反射回桩顶的幅值、符号、时间间隔,就可判断桩长、桩身缺陷性质和桩身缺陷位置。主要计算公式:t2L/C式中: t 时间间隔(s)
8、 L 桩长(缺陷位置) (m) C 反射波波速(km/s)2.2.2 现场测试方法1)测试前的准备检测工作开始之前,先搜集桩基施工资料,如:查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了解基桩施工工艺、熟悉设计图纸资料等,以便于检测时能准确设置测试参数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也更加准确、客观。2)检测前,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a 基桩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且桩身强度不低于 15MPa;b 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c 桩顶应凿至硬实混凝土面并大致水平,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应打磨光滑。3)现场测试a 传感器安装在桩顶面,传感器安装点及其附近不得有裂缝或浮动沙粒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拔桩 检测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