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下3《古诗三首》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六下3《古诗三首》知识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农历的节日呢?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首古诗,与传统节日有关,它们分别是寒食节、七夕节和中秋节。3.师: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去领略作者用诗句带给我们的美好节日意境。出示课题古诗三首二、目标引领知识与能力1.会写“宫、侯、素”等8个生字,了解诗歌大意,背诵古诗。2.借助注释、插图及资料了解、想象三首诗中描绘的景物。3.体会作者诗句描绘的意境,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自主朗读,正音,查阅资料,初步了解诗句意思及诗歌大意,在读中领悟,在想象中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是想情感;小组
2、交流合作,体会作者描写的意境,感受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意境美,激发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三、字词运用(一)辨字组词。御(抵御) 庭(庭院) 栖(栖息) 吟(吟诵)卸(装卸) 廷(朝廷) 晒(暴晒) 冷(冷清)(二)接句古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三)词语解释。寒食:古代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古时风俗,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御柳:皇宫中的柳树。暮:傍晚迢迢:形容遥远;也表述漫长。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五、初读感知
3、寒食1.问题引领:(1)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从诗句中,我们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学习提示:读句子,猜节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留莺独坐听。(寒食节)(1)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12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春城:春天的京城。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3)诗句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飞花”“御柳斜”是指什么?(“飞花”,柳絮;“斜”,吹动,吹斜。)
4、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春天的京城到处都飞舞着柳絮,寒食节里东风吹斜了皇宫里的柳树。)寒食节是不生火的,请你想象一下寒食节的晚上,百姓的家里会是怎样一幅画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蜡烛”是指什么?(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说说诗句的意思。(暮色降临,宫里开始传递皇上赏赐的蜡烛,燃烛的轻烟在王孙贵族的家里渐渐升起。)(4)说说整首诗的大意。京城里飘飞的柳絮,皇宫中随风摇摆的柳树都在提醒着人们,寒食节到了。到了傍晚,只有王孙贵族的家里渐渐升起的燃烛的轻烟。理解情感(1)再读诗句,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有让你感到矛盾的地方吗?点击逐个出示:“寒食节”应该
5、是没有灯火的,而“宫传蜡烛”,王孙贵族却是烛光通明。百姓家在寒食节昏暗一片,王孙贵族家却灯火通明。(2)根据诗意,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王侯贵族使用特权的讽刺。)走近作者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闻名天下。 3.梳理小结:读诗句,明诗意;近作者,晓诗情。这是我们诵读古诗的一般方法,熟读诗句,明白诗句描绘的意境;走进作者生活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六、精读领悟迢迢牵牛星1.问题引领:(1)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故事?(2)从诗句中,我们读出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学习提示:诵读
6、诗歌,探寻音韵之美。 (1)学习诗歌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用朗朗书声走入这首诗歌的学习。 (2)自由练读诗歌,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探究内容,品味相思之情。(1)古诗十九首多为抒情诗,迢迢牵牛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2)再通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点击逐个出示:这首诗写了织女(河汉女)思念牛郎的故事。织女是全诗的主人公,这是一首描写相思的古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了一种哀怨低沉的相思情感。(3)从诗中哪句可以读出哀怨的相思?(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7、(银河虽浅,但牛郎和织女却没有见面的机会;满腹相思却被一条银河间隔,只能含情脉脉遥相凝望。从中可以感受到牛郎织女的思念之情。)(5)读完这首相思之作,如果用一个感叹词来抒发你的读后感情,你愿意用哪个字呢?(6)如果用一个词语将这种感叹描摹出来,你认为哪个词语可以传递出你读出的这份情感?(伤感、哀怨)(7)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诗歌,思考:诗歌是借助了哪些语句来传递这份相思的伤感与哀怨呢?(8)诗句赏析。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牵牛星在遥远的地方,距离的旷远拉伸了主人公之间的相思之情)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札札”,一个动词就泄漏了此时织女的心境,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的样子。) 终日不成章,
8、泣涕零如雨。(“不成章” 三字蕴含着一个“思”,“泣涕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银河清澈且水不深,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又能有多远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脉脉,只是深情地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出话来。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眺望也是一种语言。)(仅仅是一水之隔。何谈遥远一说呢!河水盈盈,泪水也盈盈。欲语难诉,深情难吐,只好默默相视,以表相思。情景并生,哀怨动人。)(9)再读诗歌。体会诗歌“深深的话,浅浅的说”的语言之美。学以致用,课堂小小练笔(1)朗读叠词,体会叠词之美。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 纤纤,是织女手的形态; 札札,是织布机的声
9、音; 脉脉,是织女凝望的神情。(2)使用叠字,尝试创作一组五言诗句,书写自己眼前之景或表达内心之情。3.梳理小结:这首诗,写景状物,生动形象,细致真切;感情表达,绵密曲折,深切感人;气势连贯,音节优美,增强节奏。十五夜望月1.问题引领:(1)八月十五的夜晚,诗人望月,望到了哪些景象呢?(2)从诗句中能读出怎样的思想情感?2.学习提示:了解作者唐代王建,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张籍齐名,两人创作诗歌的风格相似,并称“张王乐府”,后人称为“张籍王建体”。读出“望”之画面美 (1)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说说读诗后的感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2)诗人写十五夜用了一个什么词?从这个词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10、?(地白)月光如水、澄澈透明、清冷之感。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仿佛看到月光像流水一样倾泻下来,地上仿佛满浸着清澈透明的水,树的影子照在地上,随风婆娑,仿佛是水草在摇曳。 (3)明明是“鸦栖树”,作者为什么写成“树栖鸦”?(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鸦栖树”,但为了押韵,诗人调整了语序。)(4)小组交流:作者还望见了什么?说说读出了什么。(诗人写了“地白”“树栖鸦”“冷露”“桂花”等看到的景物,从中可读出静美的感觉。)(5)齐读前两句,读出静美来。 诗人望月,望出月光如水,望出冷露无声,望出桂香飘逸,望出天上人间。画面有声有色有味,清美静谧,清雅隽永。 读出“望”之情感美 今夜月明
11、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师: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还在望,桂花湿润,诗人仍在望。从这个“望”中你能读出诗人什么情感吗? (2)“秋思”是指什么?(秋天的情思。)(3)谁能背出有关秋思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王昌龄秋思 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萧悫秋思 (4)秋天,天气转凉,大雁南飞,花木凋零,万物萧条,身处异乡的游子感受到这一切,感慨一年又匆匆流逝,而自己仍在漂泊,仍不能与家人团聚。这首诗中,夜深露重,诗人却久久不肯睡觉,从这个“望”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么
12、的心情? (秋思,秋天思念亲人的孤寂伤感之情。) 读出“望”之表达美(1)我们从诗句中能直接读出诗人这种怀人的愁绪吗?(没有,诗人表达得很含蓄很美。) (2)小组交流,根据诗意,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后两句“秋思”的意思。 交流示例:今夜,中秋的晚上,月亮这么明亮,所有的人都在看月,赏月,不知道这怀人的愁绪会落到哪一家。 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家里的人思念在外的亲人,这浓浓的愁思啊,到底会落到哪一家呢。言外之意:再怎么落,难道还有我的愁思深吗? (3)作者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怀人愁思,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蕴藉深沉。这种表达情感表达方法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这叫间接抒情。再如“举头望明月,
13、低头思故乡”,这叫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两种情感表达方法各有好处。 (4)诗句中还有一个动词“落”,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让人眼睛一亮。这个词语能否换成“在”?(不能,“落”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5)齐读3、4句诗,读出含蓄而深沉的思念之情。读出“望月”之情结美请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说出诗中的词语或诗句。直接表达月光如水,澄澈透明中庭地白从声音这个角度侧面表现中秋夜晚之宁静冷露无声突出诗人望月之久,表现孤寂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用委婉的疑问语气含蓄表达自己愁思之深不知秋思落谁家3.梳理小结:看到月亮,有
14、许多美妙的感受、联想就会自然而然涌上心头。淡淡的月光,浓浓的情愫,无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它,依旧恒悬于黑幕上,照在所有爱月之人的心上成就了一种淡泊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成就了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就了一种惆怅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成就了一种伤情叫“杨柳岸,晓风残月”;成就了一种安慰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种祝福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拓展。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注意写出作者及作品名。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
15、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李商隐) 七、巩固提高(一)阅读理解。寒食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韩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王侯贵族使用特权的讽刺。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代王建,他的那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用委婉的疑问语气,表达出深沉的秋思之情。迢迢牵牛星诗中直抒思念之情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二)读寒食,再答问。1.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不可以,因为以双重否定表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更能写出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那么皇宫的情景也就更可想而知了,深刻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腐败。2.诗歌的后两句中哪个字用
16、得妙?试作简要分析。“传”字用得妙,它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三)简答题。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诗义:今晚家家户户都在抬眼望着圆月,深深的思念不知会降落到哪一家呢?这两句妙在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本来月圆之时应该是团圆之时,可我只能望着明月苦苦思念。大家同是在看月,可又有谁的思念比我更甚呢?八、比较阅读(一)唐朝诗人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意思是(B)。 A.清澈明净 B.二
17、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4月4日或5、6日 (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B)描写。 A.动作 B.神态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指(A)。A.酿杏花酒的村庄 B.杏花盛开的村庄 (三)诗中用“欲断魂”形容行人“悲伤愁苦的样子”,你能写出表示“悲伤愁苦”意思的成语吗? 愁眉苦脸 一筹莫展 日坐愁城 焦眉皱眼 愁眉锁眼 愁眉不展 百苦难咽 郁郁寡欢 闷闷不乐 悲痛欲绝(四)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是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2.“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问酒家,是想“借酒消愁”。()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
18、遥指”是摇着手指。()十、检测反馈(一)我会选。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A.皎皎(jio jio) 迢迢(tio tio)脉脉(m m)B.机杼(jzh) 羁鸟(j nio) 阡陌(qin m)C.汉宫(hn gng) 侯爵(hu ju) 栖鸦(x y)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御柳 泣涕 朝露 脉脉B.日暮 冷露 秋思 桂花C.蜡烛 尘杂 五侯 札札D.机抒 嘉宾 皎皎 栖鸦(二)阅读理解。1.“十五夜”指的是中秋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活做饭,叫寒食节。“河汉清且浅”中的“河汉”指银河。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
19、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夫妻分离。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泣涕零如雨。3.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在描写静景的诗句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后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这个词就是落。(三)走进诗词小屋。1.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地白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凄清_的特点。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20、(四)默写古诗。寒 食 十五夜望月唐韩翃 唐王建春城无处不飞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寒食东风御柳斜。 冷露无声湿桂花。日暮汉宫传蜡烛, 今夜月明人尽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佳作欣赏十一、板书设计寒食蜡烛 (传) 五侯迢迢牵牛星 泣涕如雨 迢迢牵牛 相思 咫尺天涯 脉脉不语 盈盈一水十五日望月绘月下之景寂静、清冷抒怀人之思孤独、寂寞十二、动漫微课(朗读配音,动漫)十五夜望月赏析这首诗的大意是: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的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
21、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让人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