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下1《北京的春节》知识点.docx
《统编版语文六下1《北京的春节》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六下1《北京的春节》知识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春节是一年当中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谁来和大家我们分享一下过春节的感受?2.师:想了解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我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老舍先生描绘的北京的春节。板书课题北京的春节3.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
2、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二、目标引领知识与能力1.会写“醋、饺、拌”等13个生字,积累“腊月、展览、风筝”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体会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传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体会散文特点,培养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学习揣摩语言文字,感悟文章描写北京春节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写法;小组交流,品味语言,感受作者通俗风趣的语言风格,体会散文特点,培养阅读散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情趣,激发热爱中华传统文
3、化的热情。三、字词运用(一)词语认读。腊月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 间断 除非 万不得已 必定 光景 截然不同 燃放 亲戚 拜年 轿车 骆驼 元宵 张灯结彩 一律 才会 广告 分外(二)看谁写得又对又快。ch xn sun bn jio zi fi cu (初旬) (蒜瓣) (饺子) (翡翠) z bn zhn zi mi y tng(杂拌) (榛子) (麦芽糖) o zhu m c l zi (熬粥) (米醋) (栗子) fng zheng bin po gung mio hu(风筝) (鞭炮) (逛庙会)(三)多音字组
4、词。正更gng(更正) zhng(正月) gng(更加) zhng(正好) 分间jin(间隙) fn(过分)jin(空间) fn(分钟)(四)把词语补充完整。色如(翡)(翠)色味(双)(美) (截)(然)不同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各(形)各(色) (日)(夜)不绝 张(灯)结(彩)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课文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2.“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
5、特点。3.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活动为纬线编排全文。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四天写得详细,其他略写。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五、初读感知(一)通读全文,感知内容,理脉络1.问题引领:(1)在作者的感受里,北京春节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全文主要描写了北京春节的哪些内容?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2.学习提示:(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PPT出示生字:(朗读、组词、理解意思)醋(陈醋) 饺(饺子) 拌(拌面) 擦(擦洗) 眨(眨眼)宵(元宵) 旦(元旦) 戚(亲戚) 贩(贩卖) 摊(摆摊)轿(轿子) 骆驼 浒(水浒)(2)点名分自然段(13个自然段)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感受,找
6、出文中反映北京春节特点的一个词语。(分外热闹)(3)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写了北京人在春节里家家户户热闹过春节的情景。)(4)PPT出示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春节的来历: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年、新岁,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
7、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春节的习俗:出示相关图片: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除夕真热闹。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从时间词上判断,是按照过春节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6)小组交流: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个日子?春节前:腊八腊月二十三;过春节: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春节结束:正月十九。(7)试着按照“春节前、过春节、
8、春节结束”给文章分段。第一段(16):春节前的热闹准备;第二段(712):过春节的热闹场景;第三段(13):春节结束。3.梳理小结:课文以时间为线索,把老北京春节的各种民俗活动如串珍珠般地连起来,条理清楚,生动有趣,突出老北京春节民俗的独特之处,使人印象深刻。六、精读领悟(一)春节前的准备1.问题引领:(1)如果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北京人春节前的“准备”,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2)读完这一部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哪句话最引你注意?2.学习提示:(1)自读课文16自然段,说说你找到的概括句。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9、2)这一部分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番景象?结合具体句子分析。(3)理解句子。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从“熬腊八粥”这一自然段中,可以感受热气腾腾、庆祝丰收、喜悦、暖暖的)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恐怕第三件大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孩子们忙碌着买吃的、玩的,这是充满了欢喜的自我满足。)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
10、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通过对糖形、糖味的细致描写,写出了人们对过年的感受不仅是“热闹”的,更是“甜美”的。)3.梳理小结: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作者用俗白又充满画面感的语言,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分外热闹!(二)团圆之夜除夕1.问题引领:(1)除夕是个什么日子,你感受到北京除夕的气氛了吗?(2)展开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学习提示:(1)说说除夕是什么日子。(除夕,又叫团圆夜,是旧年的最后一个节日,与新年的第一天连接在一起,是全家团聚、辞旧迎新的时刻。)(2)结合书中的插图,自由读“除夕”片段,边读边想象:你感受到除夕特有的气氛了吗?(3)“除夕真热闹。”你从哪些
11、方面感受到除夕的“热闹”?(从感官方面:“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通过嗅觉、视觉、听觉,从气味写到色彩又写到声音,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从活动方面:人们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等活动,表现了除夕的“热闹”。)3.梳理小结:亲情和团圆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春节亘古不变的主题。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珍惜光阴和为家庭祈福,希望来年财富充实的意义。(三)不同的光景初一1.问题引领:(1)什么叫“光景”?(2)“全城都在休息”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12、2.学习提示:(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光景”指风光景物、情景。(2)同座交流,想象品味“全城休息”实则那样的光景。(3)这部分写了哪几种人的活动?有什么感受?(4)对比除夕,正月初一则是另一番光景,这与“分外热闹”是否矛盾?(不矛盾,这是视角的问题。对于大人们过年的忙乱,初一是休闲的;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则又是另外一番的热闹!)(5)既然是比赛,为什么不赛个谁第一第二呢?(正月初一的比赛,是为了表现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反映了老北京人淳朴善良、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突出了北京春节习俗的独特魅力。)3.梳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的春节 统编 语文 北京 春节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