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知识点.doc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知识点.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杨氏之子1、 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导入1.师:在历史上,汉末至晋代这一时期被合称为魏晋。魏晋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才子名士。才高八斗的曹子建,风流倜傥的竹林七贤,一个个皆是气度非凡,才情卓越。2.师:他们的言行在世说新语之中有所记录。杨氏之子就是选自于经典名著世说新语。(出示课题:10 杨氏之子)3.理解课题。(1)题目中“氏”是什么意思?“之”呢?那么“杨氏之子”的意思是什么?(2)你们能这样来介绍一下自己吗?导入 1.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杨氏之子。它选自世说新语。(PPT出示书的封面)你们了解这本书吗?(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2.师: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2、,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3.师: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 ,也是选自这本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2、 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惠、曰、禽”3个生字,正确读写“梁、诣”等生字及相关词语。理解文中“甚、诣、乃、示、未、家禽”等词的意思。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二)过程与方法能通过注释及一字一义的方法,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
3、初步感知魏晋世人的语言艺术。三、字词运用(一)自由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也就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梁国 聪惠(hu) 诣(y) 乃 曰(yu) 禽(qn) 为(wi)设果 儿应声(yng)答(d)曰(二)检查生字读音,借助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甚:很。惠:同“慧”,智慧的意思。诣:拜见。乃:就,于是。示:给看。曰:说。未:没有。(三)形近字辨析组词。梁(桥梁) 甚(甚至) 惠(实惠) 杨(杨柳) 呼(呼唤)粱(高粱) 其(其他) 慧(智慧) 扬(飘扬) 乎(在乎)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5、 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这篇课文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2)怎样读好这样的文章呢
4、?2.学习提示:(供教师参考)(1)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比较,想想它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不同。(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不通顺的句子画下来,打上“?”标记。(3)指名读,发现问题,重点指导“孔指以示儿曰”“为设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等句子。(4)划出节奏,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3. 梳理小结:(PPT出示)这篇课文难读,难懂,但它语言十分精练,属于文言文。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文言文的诀窍。(PPT出示)“孔指以示儿曰”(示:给看,文中是指孔君平指给孩子看。)“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家禽
5、”指家养的鸟类动物。这里的“家禽”是指家里的鸟。)(PPT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六、精读领悟(一)词句入手,读懂文意师述: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你们觉得可用哪些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来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来交流。1.问题引领:(PPT出示)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情呢?2.学习提示:(供教师参考)(1)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句子“梁国
6、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了解“一字一义”的方法。(2)自主学习后面的句子,采用“一字一义”的方法,借助注释,与同桌交流句子的意思。(3)集中交流句子的意思,对同学们提出的难懂的词句进行点拨。(4)采用师生对读方式朗读课文和译文,加深对课文意思理解。指导理解句子:(PPT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甚”是“很”的意思,“惠”同“慧”,是智慧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梁国有个姓杨的人家的儿子九岁,特别聪明。这句话在文中有总起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是拜见的意思。“乃”相当于就。这句话是说,孔君平拜见孩子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他儿子叫出来。从“诣其
7、父”可以看出,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从“乃呼儿出”看出,孔君平跟孩子也很熟悉。)“为设果,果有杨梅。”(“设”是摆设的意思。谁为谁设果呢?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由此可见,这是个有礼貌,会待客的孩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是一句玩笑话,很幽默风趣。孩子应声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3.梳理小结:(PPT出示)课文讲了杨氏之子的这样一个故事:梁国有个姓杨的人家的儿子九岁,特别聪明。孔君平拜见孩子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8、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应声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一个小故事,古人只用55个字就表达清楚了,真可谓字字珠玑,惜墨如金。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文言的简洁之美。 (二)品读词语,体会人物特点1.问题引领:(PPT出示)(1)杨氏之子有着怎样的特点呢?(2)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他的这些特点的? 2.学习提示:(供教师参考)(1)默读课文,划出表现杨氏之子特点的语句,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2) 分小组学习:品读划出的关键语句,说说你的体会,感受杨氏之子的有礼貌和聪惠。交流内容参考:(1)师:文中杨氏子有何特点?生:甚聪惠。(板书:聪惠)师:聪,聪者善耳听,眼看,口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杨氏之子 统编 语文 年级 下册 21 之子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