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_3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教案_36.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中班教案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简洁了解种子、蝌蚪、毛毛虫等动植物成长变化的过程,增加对自然物生长变化的探究爱好。 2、借助生动的故事情节,在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旋律的基础上学习创编歌词,并能大胆地演唱。 二、活动预备: 学问阅历预备:1、在春天主题背景下已间续开展了有关种子、春天里的小动物等活动内容;2、已熟识我爱我的幼儿园歌曲旋律。 教具预备: 1、小葵花子指偶、红房子(纸箱制作)、故事背景图; 2、葵花子向日葵生长变化图、蝌蚪青蛙生长变化图; 3、作画用纸、笔; 4、食物种子等。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红房子,引起幼儿爱好。 师:这可是一幢奇妙的红房子,为什么说它是
2、一幢奇妙的房子呢?下面让我们来听一个发生在红房子里的故事。 (二)叙述故事,了解物体生长变化的过程。 1、了解“葵花子向日葵”的生长变化过程 。 (1)边叙述故事第一段,边演示葵花子住进红房子,出来变成向日葵,提问:“谁住进了红房子?”“毕竟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2)出示图(一),依据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逐步丰富图(一)的相关内容。参考提问:你们猜小葵花子陷进了哪里?从体内舍命往上窜的是什么?奇妙的红房子里确定有哪些东西会让小葵花子发芽?小葵花子睡的时候,它其实在怎样的变化呢? (在该过程中,老师依据与幼儿的共同争论,逐步完善图画)。 (3)唱一唱:我是一粒葵花子,住进奇妙的红房子,变呀变
3、呀变变变,出来变成向日葵(结合肢体语言的表现,引导幼儿感受种子的不断生长)。 2、了解“小蝌蚪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1)猜一猜:过了几天,又有一位小客人住进了奇妙的红房子,(出示小蝌蚪)它是谁呀?(小蝌蚪)这次小蝌蚪住进去,出来的时候会变成什么呢?小蝌蚪在红房子里又是怎么变的呢?(幼儿自由猜想争论) (2)请一幼儿上来试着画出蝌蚪小蝌蚪在红房子里的隐秘(由于是分阶段画,老师需适时指导,让幼儿了解分解画图的特点)。 (3)唱一唱:小蝌蚪变成青蛙很兴奋,它会怎么唱歌呢。 老师带孩子一起编唱:我是一只小蝌蚪住进奇妙的红房子,变呀变呀变变变,出来变成小青蛙。 3、了解“毛毛虫蝴蝶”的生长变化。 (
4、1)猜一猜:又过了几天,又有一位客人住进了红房子,(出示毛毛虫)毛毛虫住进了红房子,它出来的时候又会变成什么?(幼儿自由猜想) 难看的毛毛虫怎么会变成美丽的花蝴蝶?你知道毛毛虫在红房子里的隐秘吗?(幼儿相互争论) (2)老师依据幼儿的争论画出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再引用故事语言完整描述。 (3)唱一唱:毛毛虫变成了花蝴蝶也很兴奋,他想邀请小伴侣一起唱歌呢。 幼儿编唱:我是一条毛毛虫,住进奇妙的红房子,变呀变呀变变变,出来变成花蝴蝶。 (4)争论:现在你知道红房子奇妙在哪里了吗? 师:红房子里肯定藏着奇妙的东西,由于动物植物在里面可以快快长大。(帮助幼儿简洁了解动植物成长需要的一些条件。) (三)
5、运用(迁移)已有阅历,加深对其它动植物生长变化的了解。 看到葵花子、小蝌蚪、毛毛虫住进奇妙的红房子后,出来都变了一个摸样,它们的好伴侣特别艳羡,它们也想住进奇妙的红房子里去变一变,看看都有些谁呀? 1、出示实物种子,说说、唱唱其变化过程。 2、出示蛋,引发思索:它住进红房子会怎么变。 3、请幼儿自由想象自己是一粒小种子(毛毛虫、小蝌蚪、蛋等),在唱唱、玩玩中巩固对动植物生长现象的了解。嬉戏23遍。 延长活动:问题探究还有谁会住进奇妙的红房子,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导幼儿可用创编歌曲或绘图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探究结果。 附故事:奇妙的红房子 春天的一个早晨,一粒葵花子从妈妈暖和的怀抱里醒过来,它呀,静静
6、摆脱了妈妈的怀抱,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树上的小鸟叫喳喳,天气真好啊。小葵花籽走着走着,咦!前面有一幢房子,红红的墙,红红的屋顶,“好美丽的红房子!我要进去看看!”小葵花推开门,呀!里面好黑啊,什么也看不见。这时,门关上了,小葵花子突然觉得自己在不断地往下陷,身体慢慢地开头膨胀,体内有股力气在舍命地往上窜,一会儿头开头晕起来,忍不住睡了过去。等它醒来的时候,发觉自己已经站在房子外面了,看看自己,咦!碧绿的叶子,金黄色的花盘,太阳公公正对着自己眯眯笑呢。它忍不住问:“我是谁啊?” 圆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在奇妙的红房子里先长出了两条后退,渐渐地长出了两条前腿,四条腿长齐了,尾巴没有
7、了,换上了绿衣裳,最终就变成了一只呱呱叫的小青蛙了。 毛毛虫吃了树叶后身体慢慢长胖,原先的衣服就穿不下了,于是就换上了新衣服,(毛毛虫)换了几次衣裳后,它就吐出丝把自己紧紧的裹起来,渐渐变成了蛹,当它从蛹里钻出来的时候,惊异的发觉,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啦。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进展的平衡,跳动力量,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育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力量。 活动预备:小椅子若干把(同人数);录音机和音带;一块较宽敞、松软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带领每人拿一把小椅子进入场地,四散站立。 2、在伴奏下,师幼一起做热身操。 3、带领进行各种椅子嬉戏。 今日我
8、们一起骑马去郊游吧!这椅子就是我们的马,我们上马。 骑马。引导将椅背朝前时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秋起,仿照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行时2-3次。 马术。鼓舞幼儿仿照马术做各种动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脚越过椅背跳下、单脚站在椅子上等等。鼓舞合作嬉戏。 爬山。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将椅子纵向并排放置成“小由”,进行“爬山”练习,即踏上椅面跨过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后将全部的椅子排列起来。引导一一跨过全部的“小山”。 走独木桥。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引导将全部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练习走“长独木桥”1-2次。 走脚印。引导椅背着地,
9、把椅背与椅面之间的空间当成马蹄印,沿“马蹄印”行进1-2次。 4、带领进行放松活动。 我们来到了草地,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听做放松运动)下面我们把马牵回马厩吧!(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动室。) 活动反思: 1.虽然“骑马”有的幼儿玩过,但也很考验幼儿的手脚协调性,对那些力量弱的小女孩我们要降低难度,从而鼓舞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观性。 2.在活动中,我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幼儿活动,如给每个幼儿一张椅子,以削减等待,削减不必要的整队,从而使活动具有肯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让幼儿在进行搭建、尝试运动的活跃氛围中把握活动的重、难点。让幼儿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练习走、骑、平衡的技能,也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10、3.在活动中注意嬉戏难度的循序渐进,先让幼儿做最常见的骑马,再让有儿走单一的“椅子平衡桥”,再让幼儿跨走平衡桥。 嬉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嬉戏能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本次活动主要是以纲要为精神,幼儿的学习状况为主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活动。嬉戏法在整个活动中较为突出。 中班教案 篇3 “新学期,我方案,我能行”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在新的一个学期,同学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来指导新的学习及生活,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方案,进行这次以“新学期,我方案,我能行”为主题的班会课,培育同学在新的学期、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做好各种方案的习惯,并提示同学仔细执行方案目标,为自
11、己的目标奋斗;同时增加同学自信,使同学懂得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肯定能获得胜利。 二、活动前期预备 1、在同学中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新的学期里的困扰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制定出本次班会的主题:“新学期,我方案,我能行”。 2、班主任预备班会课上的ppt,找相关资料,例如“如何制定方案”、“方案的意义及作用”等。并制作“新学期,我方案,我能行”学期方案表,提前打印好。 3、课前让同学思索本学期的方案及目标。 4、课前请班委在黑板上写好班会主题:“新学期,我方案,我能行”。 三,活动流程: 1、班主任宣布主题班会开头。 班主任说:生活中有些人由于自己在事情来临前没有做好相应的方案,并且不努力
12、,最终一无所获。以此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新学期,我方案,我能行”。 2、提问同学:新学期,如何才能做到“我能行”? 得出结论:制订学习方案,根据方案依次实现自己的目标。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有了方案就简单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方案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 (2)防止被动和无目的学习。毫无方案的学习是散漫疏懒,松松垮垮的。很简单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 (3)方案是实现目标的蓝图。目标不是什么花瓶,你需要制定方案,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通过方案合理支配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促使自己实行方案。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总是在
13、引诱你去偷懒。制定学习方案,可以促使你根据方案实行任务,排解困难和干扰。 (4)实行方案是意志力的体现。坚持实行方案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经过磨练,你的学习收获又会更一步提升。这些进步只会能使你更有自信念,取得更好的胜利。 (5)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根据方案行事,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从而,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玩的时候能快乐地玩。久而久之,全部这些都会形成自觉行动,成为好的学习习惯。 (6)提高学习效率,削减时间铺张。合理的方案支配使你更有效的利用时间。你会知道多玩一个小时就会有哪项任务不会完成,这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影响。有了方案,每一步行动都很明确,也不要总是花费心思索虑等下该学
14、什么。 3、小组争论: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呢? 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小组看法。老师并把小组结论写在黑板上,最终老师总结该如何制定学习方案。 (1)方案要考虑全面。 学习方案不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有时,休憩有时,消遣也有时,全部这些都要考虑到方案中。方案要兼顾多个方面,学习时不能废寝忘食,这对身体不好,这样的方案也是不科学的。 (2)长远方案和短期支配。 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比分说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你应当有个大致方案。由于实际中学习生活变化许多,又往往无法猜测,全部这个长远的方案不需要很详细。但是你应当对必需要做的事情心中有数。而更近一点,比如下一个星期的学习方案,就应当尽量
15、详细些,把较大的任务安排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长远方案中的任务逐步得到解决。有长远方案,却没有短期支配,目标是很难达到的。所以两者缺一不行,长远方案是明确学习目标和进行大致支配;而短期支配则是详细的行动方案。 (3)支配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指按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学问。而自由学习时间指除常规学习时间外的归自己支配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弥补自己学习中欠缺的、或者提高自己对某一学科的优势和特长、或者深化钻研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自由学习时间的支配是制定学习方案的重点。抓住了和合理利用的自由学习时间,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都会有极大的好处。所
16、以我们应当提高常规学习时间的效率,增加和正确利用自由学习时间,把握自己的学习主动权。 (4)对重点突出学习。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学习要有重点。在这里,重点一是指你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学问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只有抓住重点,兼顾一般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率。 (5)从实际动身来制定方案。 制定方案,不要脱离学习实际,要符合自己现在的学习压力和水平。有些同学制定方案时,满腔热忱,方案得特别完善,可执行起来却寸步难行。这便是由于目标定得太高,方案定得太死,脱离实际的原因。 虽然这么说要从实际动身,可你未必明白怎么样是实际?实际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学问力量的实际:每个阶段,方案学习多
17、少学问?培育哪些力量? 时间的实际: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分别有多少? 教学进度的实际:把握老师教学进度,妥当支配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以免自己的方案受到“冲击”。 (6)留意效果,准时调整。 每一个方案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回顾一下效果如何。假如效果不好,就应当找找缘由,进行必要的调整。 这里是一份简洁的回顾列表: 是否完成了方案中的学习任务? 是不是根据方案去执行任务的? 学习效果如何? 假如有任务没有完成,那是什么缘由?(支配过紧、太松?) 回顾之后,要记得补上缺漏,重新修订方案。你也可以通过日记来记录一天的学习方案进度,便于改进和回顾。 (7)方案要留有余地。 制订
18、方案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使方案有肯定的机动性。究竟现实不会完善地跟者方案走,给方案留有肯定的余地,这样完成方案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8)劳逸结合,文理交替。 学习对脑力消化特别大,所以不要长时间学习,要适当加入休息时间。而且在支配学习方案是,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学习和熬炼可以交替支配,由于熬炼时运动中枢兴奋,而其他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比方说:学习了两三个小时,就去熬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支配科目学习时,也要文理交替支配,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 (9)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早晨或晚上,或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的时间,可以支配着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心情比
19、较开心,留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以支配比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爱的科目:零星的、留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以支配做习题和自己最感爱好的学科。这样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4、向同学派发表格,给10分钟时间同学们填写“我自信、我能行”学期方案表。 同学填写完毕后上交,老师审核并放入同学成长记录袋。 5、宣誓仪式。同学全体起立,在班长的带领下宣誓:在新的学期里,我要严格执行我的方案,努力奋斗,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我信任:新学期,我能行!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阅历,大胆地想像、叙述小纸条放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像什么。 2、鼓舞幼儿尝试动手,让纸条变成小礼花,亲身感知
20、“一朵一朵”“一丝一丝”、“很多很多”、“越来越多”,等词的含义,丰富幼儿的词汇。 3、在撕、剪小礼花的活动中,要求幼儿自己做的礼花大小差不多,进展幼儿的动手力量和目测力。 4、让幼儿体验参加嬉戏的欢乐,激发幼儿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活动预备: 1、幼儿人手一把小纸条(纸条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剪刀若干。 2、一个大篓子,四个小篓子(颜色也分别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的形式,引发幼儿活动的爱好。 1、“小伴侣,听听箱子里有什么声音?猜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出示一把小彩条,请幼儿说说像什么? 二、引导幼儿和小彩条玩变魔术嬉戏,激发幼儿大胆想像、叙述的愿望。
21、 1、嬉戏“小纸条变魔术”,引导幼儿边说边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小纸条,跳跳跳,跳到我的头发上,像什么? 小纸条,跳跳跳,跳到我的屁股上,像什么? 小纸条,跳跳跳,跳到我的耳朵上,像什么? 小纸条,跳跳跳,跳到我的脖子上,像什么? 小纸条,跳跳跳,跳到我的腰上,像什么? (鼓舞幼儿结合生活阅历,大胆地想像、分别叙述小纸条跳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像什么) 2、请小伴侣把小纸条跳到老师的篓子里来。 三、引导幼儿开动脑筋,尝试动手把小纸条变成小礼花。 1、“小伴侣过新年时,在家里放礼花了吗?”“我们把小纸条变成礼花好吗?”“请你快想想有什么好方法?” 2、幼儿相互争论、叙述,老师向幼儿提出要求:每个小伴侣自
22、己变的礼花要差不多大,不能有的很大,有的很小。 3、鼓舞幼儿动手操作,用撕、剪等方法将一根根小纸条变成一朵朵、一丝丝小礼花。 四、实际演示,关心幼儿亲身感知“一朵一朵”“一丝一丝”、“很多很多”、“越来越多”,等词的含义,丰富幼儿词汇。 1、老师在一个大篓子里放入一朵一朵小礼花,请幼儿说说篓子里的小礼花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学说“一朵一朵”“一丝一丝”等词语。 2、老师在大篓子里渐渐倒入一小篓子礼花,请幼儿说说,“现在篓子里的小礼花怎么样了?”引导幼儿理解并学说“很多很多” 3、老师不断地往大篓子里倒礼花,请幼儿说说,“现在篓子里的小礼花怎么样了?”引导幼儿理解并学说“越来越多” 五、师生一起玩
23、“放礼花”的嬉戏。 六、请小伴侣把小礼花送回家。 引导幼儿依据小礼花颜色的不同,放入相应颜色的篓子里。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了解嬉戏规章,在老师带领下学习分角色嬉戏。 2、借助灯台图片理解嬉戏的内容和情节,尝试用动作表现情节。 3、愿意参与嬉戏活动,体验嬉戏“猫来了”的紧急心情和快速跑回家的欢乐心情。 活动预备: 1、故事卡片小老鼠上灯台 2、座位排成半圆形 3、猫的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老鼠上灯台 二、出示图片(两只老鼠),引起观看的爱好导语:刚才我们唱的小胆子很小,听见猫叫得声音就吓得叽里咕噜滚下来,老师这里也来了两只老鼠,我们来看看他们
24、长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三、揭题师:这两只小老鼠,个儿一样大,一个叫圆耳朵,一个叫尖嘴巴,有一天,他们在一起谈天,都夸自己的胆子最最大(出示标题:两只老鼠胆子大)。还把自己的胆子怎么大用图画画了出来,圆耳朵在这边画,尖嘴巴在那边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用图画来告知别人他们的胆子大的? 四、观看图片,理解作品内容与主题图一: 1、图上画的是谁?圆耳朵在干什么?圆耳朵咬狐狸的脚丫它可怕吗?从哪里看出来?从图上看圆耳朵和尖嘴巴谁厉害?想想他会怎么对尖嘴巴说自己胆子大呢? 2、学学圆耳朵怎样说的图二、 1、尖嘴巴听了圆耳朵的话他怎么做了?它是怎么打的,打得重吗,从哪看出来?尖嘴巴是怎样说自己胆子
25、大的? 2、学学尖嘴巴是怎样来夸自己的。 图三、1圆耳朵和尖嘴巴谁也劝说不了谁,他们又各自画了一幅画,看看图上的圆耳朵在干什么?他有没有松手?用力拉住了不放,可以用一个好听的字来说揪幼儿学说学做。学一学圆耳朵十怎样说自己胆子大的。 图四:尖嘴巴一听不服气,画了一只更凶的老虎,它是怎么说的? 五、分组对话练习 六、设疑争论,理解主题师:尖嘴巴和圆耳朵都说自己的胆子大,他们真的敢咬狐狸的脚丫、打熊的巴掌、揪老虎的尾巴、拔狮子的大牙吗?既然不敢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假如真的这样做了,会怎样? 七、想象结果圆耳朵和尖嘴巴正在朔大话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图5,两只老鼠以为真的猫来了,他们会怎么做呢?(
26、幼儿叙述)你认为这是两只怎样的老鼠?为什么说它们的胆子很小?你喜爱这两只老鼠吗,为什么? 八、编讲故事师:我们一起把刚才又趣的是编成一个小故事,把两只老鼠怎样遇到、怎样吹牛、最终发生什么事都编进故事里。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数字,培育幼儿的观看力和思维力。 2、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自信念。 3、对自己生活中与数字有关的事物和现象有奇怪心和探究愿望。 活动预备:圣诞树数字图一副、数字卡片若干、儿歌“铃儿响叮当”、礼物盒十个、数字示范图一张。 活动重难点: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数字,培育幼儿的观看力和思维力。 活动过程: 一、 拍手组织幼儿坐好。(师:请你跟
27、我拍拍手幼:我就更你拍拍手。) 二、 绽开: 1、出示数字图片巩固熟悉数字09。 a、出示圣诞树请幼儿观看激发幼儿爱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棵圣诞树,还把它装扮得特别美丽美丽,老师现在来请它出来给珍宝们看看,珍宝们你看到了什么?) b、请幼儿观看并请个别幼儿来说说圣诞树上都有那些数字。(珍宝们老师还用彩灯来把它装扮好了,现在老师来点亮一窜彩灯你们看他变成了我们的数字宝宝,那接下那的彩灯要来珍宝们来猜一猜剩下的彩灯点亮后会变成什么数字宝宝?) 2、熟识数字:装扮圣诞树 a、说说看看:礼物上有什么?(宝宝们看老师还预备了美丽的礼物盒你们看每个礼物盒上还贴上了数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念一念都有那些数字宝
28、宝。) b、动手操作:装扮圣诞树。(宝宝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装扮我们的圣诞树,现在请珍宝们来送上礼物盒好吗?) 3、嬉戏:点亮彩虹灯。 a、老师引导幼儿观看:数字宝宝变出来。(珍宝们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数字宝宝组成的彩灯,你们来看看你发觉了那些数字宝宝?) b、实际操作:我来点亮彩灯 (幼儿自己连线,老师在旁指导) c、自由沟通争论:我找到的数字。(现在珍宝们可以大家一起和旁边的同学和老师来说说自己找到的数字宝宝。) d、实际操作:我来关心你。(珍宝们老师的彩灯还没有点亮,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来关心老师来点亮老师的彩灯了。)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2.
29、尝试想方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兴奋的娃娃。 3.萌发幼儿关怀他人、愿为好伴侣带来欢乐的情感。 活动预备: 1.心情火车六列。 2.画有圆脸的彩色纸若干,勾线笔人手一份。 3.哭娃娃和笑娃娃各一个,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老师要带小伴侣到两个小娃娃家去做客,现在我们一起动身吧!请小伴侣观看哭笑图片,说说哭笑脸有什么不同。引出幼儿兴奋与难过的大事。 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看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2.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看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3.猜猜她为什么哭? 怎样让她自己变得快乐了呢? 4.你们什么时候也
30、会哭?(重点启发、鼓舞幼儿关心同伴或娃娃想方法解决她遇到的难过事,使她兴奋起来,让幼儿懂得关怀他人。) 二、画画 1.依据自己意愿画表情卡,画完后把它插入与自己相应号数的心情火车。 2.和伴侣一起说说自己的表情卡,师观看、倾听、随机引导。 延长活动: 把心情火车处作为一个心情小站,鼓舞幼儿在那里讲讲静静话,说说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及图片了解乐曲AB(ab)A的结构,以及连贯流畅的旋律。 2、创编各种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3、嬉戏时能适当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开心地和他人协调交往,避开碰撞。 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多媒体课件(啤酒桶波尔卡:分5个
31、场景导入、A段音乐、Ba段音乐、Bb段音乐、A段音乐)、图谱。一根魔术棒、课件、电视机、电脑。啤酒桶及小老鼠服饰。 2、学问预备:已了解小老鼠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1、老师:“小伴侣喝过酒吗?爸爸喝过酒吗?” 2、老师:“酒是从哪里倒出来的?” 3、小结:有的酒装在瓶子了,有的酒装在坛子里,还有一种酒可惊奇了,它是装在酒桶里。(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动身,老师简洁的几个问题,立刻就激发了他们参加活动的爱好。) (二)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完整观赏音乐。 1、老师完整叙述啤酒桶和小老鼠的故事。 老师:“今日,老师给小伴侣带来了一段关于啤酒桶的动画片,请小伴侣认真地看看,动画
32、片里的啤酒桶在干什么?小老鼠呢?”(老师边叙述故事边展现完整课件,没有音乐,幼儿从中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爱好。) 2、完整观赏音乐啤酒桶波尔卡,体验故事和音乐的有机结合。 老师:“这个故事就是依据一首好听的乐曲啤酒桶波尔卡改编的,这首乐曲有三段,三段是怎样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吧。” 听后提问: (1)“你听了这段音乐是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 (2)“那你听出来乐曲三段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幼儿初步比较出乐曲有慢快慢三段) 3、结合图谱,再次听音乐。 老师:“究竟是不是象大家说的这样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还要想一想每一段音乐适合谁出来跳舞呢?” 小结:
33、音乐有ABA三段,A段是啤酒桶在跳舞,B段是小老鼠在跳舞。 (三)分段观赏音乐,进一步熟识乐曲旋律,并创编相应的动作。(分段展现课件场景)A段:引导幼儿创编啤酒桶生长的动作。(展现课件A段)老师:“故事中的啤酒桶长出了手和脚?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还可以怎么长呢?”(分别选择4种不同的动作集体练习后协作音乐表演)Ba段:听音乐创编小老鼠灵活活动动作。(展现完整课件Ba段)老师:“听,谁来了?小老鼠会怎么跳舞呢?”(协作音乐集体自由表演,鼓舞与众不同)Bb段:创编啤酒桶猛烈地打开,酒液流畅倒下的动作。(展现课件Bb段)老师:“小老鼠跳得这么快乐,啤酒桶也来了,它请大家喝美酒啦!”(协作音乐集体自由
34、表演,学习好的动作)再现A段:按乐句缩回四肢,恢复啤酒桶原样。(展现课件A段)老师:“后来,仙女飞走了,魔法也没有了,啤酒桶收回了手和脚,我们来学这个动作。(创编4种不同的动作集体练习后协作音乐表演) (四)幼儿完整地随老师听音乐做动作。(展现完整课件第四次)老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表演吧,可要听清晰什么地方是啤酒桶在跳舞?什么音乐是老鼠出来了?什么音乐又是倒酒了?”(老师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位置,以免碰撞) (五)幼儿分角色表演。 1、第一次分角色表演,感受音乐心情和结构。 老师:“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表演,一部分小伴侣做“小老鼠”,一部分小伴侣做“啤酒桶”,老师来做仙女。你情愿做小老鼠的站这
35、边,情愿做啤酒桶的站那边。这次“啤酒桶”和“小老鼠”之间的距离要留意了,想想怎么样才是舒适的位置,怎么样“小老鼠”来了就不会拥挤了。我们要听准音乐。”(在老师关心下穿好服装、戴好头饰,分角色表演,一部分小伴侣做“小老鼠”,一部分小伴侣做“啤酒桶”,老师做仙女。“小老鼠”找一个“啤酒桶”,并和它一块跳舞,相互逗乐。) 2、其次次分角色表演,满意表演的欲望。 (六)结束。 老师:“啊!天亮了,仙女要飞走了,小老鼠们,我们也要休息了。” 活动延长: 区域活动:鼓舞幼儿在“小舞台”中连续创编不同的动作表演,巩固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熟悉乐音和噪音。 2
36、.培育幼儿听觉感受力量和比较力量。 3.培育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激发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培育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 活动难点: 如何削减噪音。 活动预备: 活动课件ppt. 铃鼓若干.贴纸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音和噪音, 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对乐音和噪音的不同感受 1.观赏乐音、噪音能大胆地用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来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二、 区分乐音和噪音 三、了解噪音的危害 培育幼儿不制造噪音的习惯,激发环保意识。 1.争论生活中的噪音. 2.知道噪音的危害,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感受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 活动延长: 让幼儿到生活中去发觉并削
37、减噪音,尝试如何把噪音变成好听的乐音。 中班教案 篇10 音乐活动:凤阳花鼓 活动目标: 1、在学会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用锣等乐器为乐曲伴奏。 2、在老师指挥的基础上,制造性地转变指挥方案,丰富演奏内容。 3、连续培育幼儿看指挥演奏,通过反复练习,能协调协作地进行打击乐演奏。 活动预备: 1、幼儿已经观赏过乐曲。 2、幼儿已经学会身体动作。 3、乐器若干。 4、演奏图谱。 活动过程: 1、复习身体动作。 幼儿听音乐跟随老师做身体动作。 2、组织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在老师放慢速度,同时面对不同小组做不同的动作的条件下,幼儿学习快速精确地对老师的身体动作示意做出节奏动作反应。 1)、老师指挥,幼儿学习快速精确地对老师的身体动作示意作出节奏动作反应。 2)、个别幼儿轮番担当指挥,集体徒手练习。 3、幼儿练习乐器演奏。 1)、启发幼儿徒手练习锣、拨的演奏方法。 2)、看老师指挥,六名幼儿分别演奏鼓、拨、锣,其余幼儿拿小铃、铃鼓、圆舞板,集体演奏全曲。 3)、幼儿轮番演奏锣、拨,拿不同乐器的幼儿可自由交换乐器。 4)、请个别幼儿指挥,集体演奏。 4、与幼儿共同整理乐器,整理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延长: 将乐器放在音乐区,供幼儿演奏。 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