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丁香结|人教(部编版).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丁香结|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丁香结|人教(部编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丁香结【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缀满、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恍然”等词语。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4.品读优美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重点】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缀满、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恍然”等词语。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
2、要内容。【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一灯 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2.板书课题,齐读二、介绍作者宗璞,1928 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
3、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缀满、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恍然(重点指导生字“缀、拙”为翘舌音;,后鼻音“恍”等。)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指导读以下的词语:幽雅 笨拙 恍然 注意读准“幽、雅、拙、恍”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糊(hh)练读句子,找发现。他快把我气糊涂了。读一读:姐姐可真糊(h)涂啊,怎么能被他的甜言蜜语给糊(h)弄了呢?(3)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窥着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4、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潇洒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轻灵不整齐,不一致。妩媚指轻快灵巧,又指轻细空灵。参差忧愁怨恨。愁怨姿态美好可爱。(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写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2)梳理课文思路练填空: 课文先写(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的丁香);再写(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的丁香);最后写(作者的人生感悟)。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四、学习“会写字”缀 幽 雅 案 拙 薄
5、 妩 媚 糊 苞 襟 恍 怨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案、薄”,上下结构。 “缀、雅、拙、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幽”半包围结构。)来源:Zxxk.Com(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薄”,半包围结构的字“幽”,左右结构的字“雅”和左中右结构的字“糊”,学生练写。幽:先写里面,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再写外面,竖、竖折、竖。雅:右边不是“住”,有四横,要注意。来源:学。科。网薄: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右部是“甫”,不要少一点。糊:左中右结构,“古”要写得扁而窄,“月”的一撇
6、要穿插。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了作者描写的是丁香的不同形态,表现出作者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七、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八、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2)(3)(4)(5)(7)(8)(17-29)(9-12)(13)(14)(15)(16)(17-29)来源:学科网ZXXK第二课时来源:学科网【学习目标】
7、1.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2. 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3.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内 容 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你喜欢哪部分,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2.师: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T香花的?又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丁香结。二、品读释疑(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2.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
8、?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3.交流汇报。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得潇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 (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 ( 丁香花独特的淡
9、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T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 ( 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 ( 说明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起就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丁香 人教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