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12).doc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12).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第七课教学内容,本课由“马铃薯的沉浮”、“观察比较两种液体”、“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和“阅读资料”四个活动组成,是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学生对沉浮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物体本身,很少关注液体的性质,因此学会调制液体和液滴加热操作技能等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让学生亲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是本课的重点。而科学探究的过程应由儿童自己来探索,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持对探究物体沉浮秘密的研究兴趣,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
2、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学情分析: 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本课将展开对另一个变量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本课从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引入,用不同的现象冲击学生的思维,转变学生的思考角度,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并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看法,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在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实验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2、在班级
3、统计表分析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可以改变物体沉浮的液体有很多。 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马铃薯的沉浮实验中,学生能亲历一个“观察 发现推测 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在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时,学生能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索未知液体性质的过程中,学生能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2、在参与马铃薯沉浮与液体关系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能保持对探究物体沉浮秘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活动,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磁性贴、班
4、级实验汇总表、课件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两杯液体(纯净水,浓盐水)小组实验:材料一:一个小马铃薯、一只塑料杯(内装100毫升清水)、一双筷子、一只平勺、一根牙签、塑料瓶(内装食盐或味精或白糖若干)、抹布、实验记录单。材料二:一个金属盘、一支蜡烛、一盒火柴、两个带塑料柄的金属勺、两支滴管、两杯液体(和)。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3分钟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出示两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和一个马铃薯。2、提问:老师想把这个马铃薯依次放入这两杯杯液体中,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出示课题),你们觉得马铃薯在这两种液体中是沉还是浮?3、操作一:将马铃薯放入1号液体中。4
5、、操作二:将马铃薯擦干后放入2号液体中。5、提问:同一个马铃薯在液1号杯中会沉,在2号杯中会浮,这是为什么?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么?学生讨论并预测马铃薯的沉浮。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大胆猜想开门见山,聚焦问题。从观察入手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将学生对沉浮的关注聚焦到“液体”上,使学生的思维逐步预热,为下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10分钟二、液滴加热,验证猜想。1、教师:同学们认为是液体的不同才导致了马铃薯的沉与浮,科学讲求的是证据,你有什么办法证明这两种液体是不同的?2、筛选验证方法,确定液滴加热是验证不同液体的好方法,PPT出示实验注意事项。3、分发实验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12 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马铃薯 液体 中的 沉浮 教科版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