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 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在课题负责人的支持和帮助下,本年度的育种工作根据既定方案圆满完成了任务。现总结如下:1. 不育系的选育根据预期方案顺当实施共完成2大类不育材料的筛选工作,即短生育期不育材料SA系列和中长期不育材料SB系列。经过株叶形态、育性起点温度、开花习性、抗性、分蘖实力等指标的初步筛选获得了一批不育材料。其中,SA系列从1000余株群体中获得5个单株,SB系列从800余株群体中获得25个单株。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a. 超级稻/PR5号F2不育材料初选量只有21株,经过两轮筛选后只剩下5株,考虑气候等其他意外状况的出现,最终获得的植株将更少。初选材料在80株左右比较
2、相宜;b. 在打农药时,“920”飘到不育系上,使得株高发生改变,生长点上移,而冷灌水深不能完全达到,最终导致繁殖种子数量不多。而与此同时,人工施压池也没有充分利用以繁殖种子。以后应足够留意繁殖技术细微环节及繁殖的多种方式同时进行。c第一批套袋没有连续三天弹袋以促进授粉,致使牢固率较低。d用于花粉镜检的显微镜不足,且碘液出现污染,致使镜检的工作量加大和时间惊慌。应当再配备一台显微镜,平常应有蒸馏水备用。2. 复原系选育进展良好,但田间管理工作没有到位2008年下半年做有性杂交50组,选择其中杂种优势明显的30个组合手中,并对遗传背景独特的10个组合进一步杂交,以期在遗传背景独特的同时获得优良的
3、产量性状。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田间管理不善,主要是灌水不刚好。尤其是在出穗期,由于灌水不刚好导致部分亲本生殖发育不完全,还有杂交后的缺水使得杂交的牢固率低,有性杂交种子的量不大,部分杂交甚至失败。3. 新组合的配制达到选育目标依据育种目标,以超级稻和株1S为母本,与部分现有父本测交20组。同时视察了2008年下半年所测交的3个组合。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测交时,母本没有剪颖,因而不能充分利用父本花粉,使得测交种子量不大。应当前天下午移蔸,其次天早上剪颖,中午赶粉,连续三天赶粉。4. 主动帮助光温敏不育系超级稻的繁殖工作帮助课题负责人进行了不育系超级稻的夏繁和秋繁工作,收获不育系种子3000余斤,
4、对光温敏不育系超级稻的繁殖特性及繁殖技术有了进一步的驾驭,圆满的完成了所部下达的任务。 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a. 秋繁时,电厂排放热水使得河水稳定大部分时间处于20左右, 抽水量处以较低的水平;b.冷灌面积7.5亩;c.其他课题组亦处于用水期。由于以上状况,在大部分抽水时间保持10 h左右,有时甚至达到12 h的状况下依旧冷灌的平均水温不够,导致育性不能完全转化,种子的繁殖量较低。在河水温度处于20左右,繁殖面积2亩地左右时,繁殖产量达到最佳水平;而当河水温度16左右,繁殖面积6亩地左右时也可以满意冷灌温度要求。5. 实施方案制定基本合理,但不够完善年初方案制定不完善,各项目发生时间冲突。如
5、,在初选SB系列不育材料时,与中稻有性杂交、“双抢”冲突;*的秋繁与SA、B系列不育材料的其次轮筛选、晚稻有性杂交、晚稻测交冲突。解决方案:1选育中晚稻不育材料一人课题组以1个材料为佳,两人课题组也不能超过两个材料。2一人课题组不能进行不育系的秋繁工作,否则晚稻的有性杂交和测交工作必需放到中稻一起做。6. 选育材料与方法沟通取得肯定成果,但力度尚显不足所内课题组间育种材料的沟通和选育方法的共同探讨,同时对*农科所、*农科所进行了考察,就*的选育方法进行了沟通,使得选育方法、技术更趋完善。引进材料近40份,尤其是引入一批常见三系父本,为新型复原系的选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光温敏不育系材料的引入方面没有任何突破。7. 基本选育工具进一步得到了配备,但仍需加强配备了杂交剪、工具袋、杂交凳等一系列必需工具,为选育工作供应了必要的基本工具。显微镜数量不足,无法满意镜检须要。建立了育性起点温度筛选的人工压力池,为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供应了最根本设施保证。 总结人:*年12月3日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