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锦集6篇.docx
《2022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锦集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锦集6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锦集6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选取学生身边熟悉、新颖、有趣的内容作为素材。目的是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认识自己、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强化学生。2、情境串“引起问题串”。每个单元根据本单元(小单元除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密切相关的信息窗口(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口都是一个包含多少信息的“信息包”,以贯穿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活动情境的形式呈现,并将其排列成“情境串”或“故
2、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逻辑相关的问题,形成“情境串”3、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单元知识结构。该教材彻底改变了以往教材中常用的“小步骤”编排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优化了单元知识结构。比如第六单元“海边100以内的数字加减(二)”。传统教材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与否)”和“两位数减两位数(让位与否)”的书面计算放在一起,相关的口头计算放在其他单位,人为地把书面计算和口头计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本单元的知识编排中,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无进位或让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编排在一起,使口算和笔算教学有机结合,方便学生理解各种计算策略。同时根据解题需
3、要,安排了加减混合运算和带括号的混合运算。4、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相结合。这种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约束,导致学生通过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然后以新知识为工具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同一过程中整合问题解决知识学习,形成以问题解决为线索的基本框架。比如65页混合操作,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用50元钱买纪念品,珊瑚17元,贝壳25元,海豚23元,海螺13元。课本上没有直接展示公式,但是学生们解决了“50块钱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钱?”或者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再通过探索获得运算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从而实现解题能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5、培
4、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材通过信息丰富的综合态势图为学生发现问题、提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提高了学生从数学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1单元的信息窗口1“了解南极小客人数量在3335.41万以内”,学生可能会问“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几只海豹?”。本教材遵循一年级第一册的特点,在每个情境地图后面都设置了卡通问号和题袋,旨在引导学生自己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6、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旨在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比如“你说我说”,体现了一种开放、民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教学方
5、式,旨在引导学生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比如第53页的“你告诉我”,红点标注的问题是“你用多少贝壳来摆一艘船,而不是一艘帆船?”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各种策略。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和分析,自主探索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成果,从而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二、教学内容:新教材的第一卷由九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参观公园时对100以内数字的理解。第二单元:下雨了学会看钟。第三单元:农夫和牧童方向和形象。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内数加减(一)。第五单元:了解小存钱罐里的元。第六单元:海边100以内数字的加减(二)。第七单元:阿福新衣服cm,米。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第九单元:儿童乐园总
6、评。另外包括两个数学方块,两个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小信息员。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在实际情况下能正确识别、读写100以内的数字。并且可以知道计数单位“100”,知道100以内数字的组成和顺序,比较100以内数字的大小。2、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将加减法计算在100以内。结合现实材料,学会初步估计。3、在真实情况下,能正确理解整小时、半小时、刚后和不久后。4、在真实情况下,知道元和角。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一、教材分析:1、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新颖的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
7、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少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3、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本册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根据学生认知
8、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如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传统教材中,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不退位)”的笔算放在一起,将相关的口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地将笔算与口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在知识安排上,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编排在一起,使口算与笔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编排了加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4、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
9、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如第65页加混合运算,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拿50元钱购买纪念品,珊瑚每只17元,贝壳每只25元,海豚每只23元,海螺每只13元。教材没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钱去买一只海螺每只和一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运算的方法,然后利用获取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材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综合情境
10、图,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足够空间,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由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在南极实地考察的情境和天空飞着的贼鸥、冰面上的企鹅、雪地上的海豹等信息,学生可能提出“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等问题。本册教材沿用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在每个情境图的后面都设置了卡通问号和问题口袋,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6、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
11、你说我讲”体现一种开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与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第53页的“你说我讲”,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要解决这个问题,策略是多样的,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独立探索出各自的计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以此体现算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二、教学内容:新教材第一册共有9个单元:第一单元:逛公园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第四单元 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
12、认识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第九单元:儿童乐园总复习,另外还包括两个数学广场和两个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小小信息员。三、教学目标:I、知识与技能(一)数与代数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二)空间与图形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
13、圆。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三)统计与概率1、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II、数学思考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00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2、经历探索100以内容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
14、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3、在认识图形、方向及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对统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III、解决问题1、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能与同伴交流。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能综合运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
15、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IV、情感与态度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
16、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17、,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习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5、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
18、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教辅读物为辅助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以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施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五、课时安排第一单元:逛公园-6课时第二单元:下雨了-2课时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4课时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2课时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5课时第六单元:大海边-17课时第七单元:阿福的
19、新衣-4课时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2课时第九单元:雪山乐园-5课时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一、同学现状分析:一年级一班共有同学26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数学素质较好,掌握了继续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学习数学兴趣浓厚。但是部分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这学期我将继续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兴趣,加强同学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不同的同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一年级小同学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同学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对
20、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一年级同学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同学,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1 、 逛公园20以内退位减法2 、下雨了 学看钟表。3、丰收了 100 以内数的认识。4 、牧童 认识图形。实践活动 趣味拼摆5 、绿色行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一)。6、小小存钱罐 人民币的认识。7 、大海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实践活动 智慧广场
21、8 、阿福的新衣 厘米、米的认识。9 、我换牙了 统计10 、儿童乐园 总复习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1 、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 100 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 “ 百 ” ,知道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3 、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4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5 、经历探索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
22、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6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7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 1 米 =100 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8 、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重难点:20以内退位减法、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厘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精选 一年级 下册 数学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