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标DB37T1663 毛木耳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地标DB37T1663 毛木耳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地标DB37T1663 毛木耳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65.020B 01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16632020代替 DB37/T 16632010毛木耳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security and high quality for Auricularia polytricha production2020-02-25发布2020-03-25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7/T 1663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7/T 16632010良好农业规范林地毛木耳生产技术规程。与DB37/T 1663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2、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毛木耳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修改了基地选择与管理的内容(见4和2010年版的4); 增加了栽培场地与设施的内容(见5和2010年版的5); 修改了栽培季节的内容(见6和2010年版的5); 修改了品种选择的内容(见7.1和2010年版的6.1); 修改了毛木耳基质配方、接种等其它环节生产技术要求(见8和2010年版的7); 增加了采收及后潮管理的内容(见9和2010年版的7.6); 删除了生产投入品管理和水源管理的内容(见2010年版的8、9); 修改了有害生物防控的内容(见10和2010年版的10); 增加了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档案的内容(见11、12);
3、 删除了劳动保护的内容(见2010年版的11); 修改了原标准附录A的内容。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鱼台县农业农村局、菏泽市定陶区特色农产品服务中心、威海鑫宝食品有限公司、东平县科海菌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玲、万鲁长、刘永、孙振福、孙德光、任鹏飞、任海霞、郭惠东、李瑾、杨鹏、商成龙。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7/T 16632010。7毛木耳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优质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的质量要求、产地环境、设
4、施、栽培季节、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控、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毛木耳(包括白背木耳和黄背木耳)的安全优质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
5、制品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749绿色食品食用菌 NY/T 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 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 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3 质量要求3.1 感官要求耳面呈黑褐色、浅褐色、紫色或紫红色,有光泽,耳背密布较均匀灰白色或酱黄色绒毛,朵片完整,大小均匀一致,耳片厚、耳基小,无虫蛀,无霉烂。不得混入动物毛发和排泄物、碎耳基、菌料、泥土、沙石及金属物等杂质。3.2 理化指标要求应符合GB 70
6、96和NY/T 749的要求。4 产地环境栽培场所远离工矿业的“三废”及微生物、粉尘等污染源;栽培场地及菇房应建在地势平坦、朝阳、通风、便于排水和生产操作的地方;周围500 m内无污染河塘、污水、污染物及畜禽养殖场、废品垃圾、粪便场等,并与医院、生活区、公路及其他公共场所、原料、饲料、粮食仓库隔离;水源水质清洁,土壤无污染。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条件进行总体布局,可分为堆料场、制种区、制袋区、灭菌区、培养区、栽培区、产品晾晒区、仓库区。产地环境质量符合GB 3095、GB 15618和NY/T 391的要求。5 栽培场地与设施5.1 林地林间露地出耳易“二阳八荫”,以荫郁度80 %以上为宜。选荫郁度
7、较高的林地,可采用林间露地平畦栽培,以排灌方便、场地清洁、无杂草为宜,排袋前将林地平整、作畦、浇水、消毒;选择荫郁度较低的林地,采用林间简易荫棚平畦或墙式栽培;墙式栽培荫棚需在耳棚顶部每隔3 m开一个50 cm50 cm的通气窗;耳场平畦地面可铺设草帘、塑料编织袋等保湿材料,并设置自动喷水系统,提高生产效率。5.2 荫棚耳房采用竹草棚、冬暖式塑料大棚、钢架大棚等设施栽培。菇房坐北朝南,采用东西长60 m80 m、内宽9 m11 m,边高1.5 m1.8 m,中间高2.5 m2.8 m,墙体厚0.8 m1.2 m,北墙高出地面2.5 m以上,每隔3 m设一个高出地面30 cm、直径为30 cm3
8、5 cm的通风孔或安装排气扇。棚内菌墙立体出耳,操作道宽70 cm80 cm。棚顶覆盖单层或双层无滴膜或黑色薄膜,上覆草苫以保温、保湿,高温季节棚顶上方架空50 cm搭盖遮阳网,菇棚两端装置湿帘和风机。6 栽培季节利用林下栽培毛木耳以12月至翌年2月份制袋,4月上旬至10月上旬出耳。利用大棚栽培毛木耳,春栽,2月上旬制袋发菌,3月底摆袋出耳;秋栽,8月中旬制袋发菌,9月底摆袋出耳,即“冬养菌,春出耳;夏养菌,秋出耳”。塑料大棚栽培可比露地栽培提前和延后15 d左右,且不受雨季影响。7 品种选择与菌种质量要求7.1 品种选择从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进转潮快、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毛木
9、耳品种(菌株)。7.2 菌种质量要求母种外观洁白、纤细、均匀、平整,呈绒毛状平贴培养基生长,无角变,菌落边缘整齐,无杂菌菌落,培养基不干缩。生产种要求生活力强,不带病、虫和杂菌,菌龄适宜,无老化现象。成品菌种质量符合NY/T 1731、NY/T 1742的要求。8 生产技术要求 8.1 栽培基质8.1.1 主辅原料适宜栽培毛木耳的原材料为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秸、阔叶树木屑、豆秸、麦麸、米糠、玉米粉、饼(粕)粉等,要求干燥、干净、无霉变、无虫、不结块、无硬杂物、无有害污染物。作物秸秆在收获前1个月不施高残毒农药,主辅原料在使用前经日光曝晒2 d3 d。主辅原料符合NY/T 1935的要求。8.1
10、.2 生产用水采用清洁的自来水、泉水、井水等,喷水中不得随意加入药剂、肥料或成分不明的物质。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符合GB 5749的要求。8.1.3 基质添加剂栽培基质中不得超量加入化学添加剂,不允许添加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成分不明的混合型添加剂。基质添加剂符合NY/T 1935要求。8.2 培养料配方毛木耳栽培料料水比应为1+1.3左右,配方宜选用:a) 配方1:棉籽壳56 %,玉米芯粉30 %,麦麸11 %,硫酸钙1 %,轻质碳酸钙1 %,磷酸二氢钾0.5 %,尿素0.5 %;b) 配方2:棉秆粉75 %,麦麸或大米糠17 %,玉米粉5 %,硫酸钙1 %,轻质碳酸钙1 %,磷酸二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地标DB37T1663 毛木耳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山东省 地标 DB37T1663 木耳 安全 优质 生产 技术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