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言文翻译讲评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文言文翻译讲评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文言文翻译讲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讲评,纠正学生存在的翻译不严谨的毛病。2. 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文句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语境理解文句。难点: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三、考点解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它的考查内容, 既涉及到语言形式的把握, 又涉及到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它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文言文翻译是考察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正确理解文句,就要综合运用各种文言知识,对文句进行分析。我们有必要在注重课内知识积累的同时,强化学生结合语境理解
2、文句的意识,以便更好地驾驭这一题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上阶段复习文言文翻译时,我们就提到过,文言文翻译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 本次作业的情况。一共做了5 个文段,除了第一个文段平均得分是5 分,其余文段的平均得分在3-4.2分之间,离我们文言文翻译要拿5 分的目标有一定差距。文段平均得分(一)5.1 (二)3.5 (三)4.3 (四)4.2 失分的原因究竟在哪里?这些分数我们如何争取把它拿回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家的翻译情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二)讲评。示例:(1)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学生译文】你好像并不犹豫。(0 分)你好像有忧郁的样子。(1 分,译出了“然”。)您好像有不会犹豫的样子。(2 分,译出了“夫子”“然”。)【结合语境】下文“前日虞闻诸夫子曰: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怨”“尤”是“埋怨”的意思,可推断出“不豫”是“不快乐”。(2)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学生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来抵挡,群臣都不能逮捕他。(0 分)楚庄王正在讨论事情,群臣没有谁能够反对。(1 分,译出了“莫”。)【结合语境】文段中并没有群臣要造反的信息,译文1 的“抵挡”“逮捕”明显有误。译文 2 将“当”译为介词“正在”
4、,但从“当”字所在的位置,可判断出其不是介词。下文“ 莫之若者”,“莫之若”是“没有人比得上他”,可推出“逮”是“比得上”。由此进一步推出,这里的“当”应该是对楚庄王“谋事”的评价,译为“妥当”。【联系课内】 惴惴恐不当其意(促织),成语“大而无当 ”,可推出“当”是“妥当”。成语“ 力有未逮 ”,可推出“逮”是“及,到”。(3)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学生译文】当今的世上,除了我没有谁了。(1 分)【结合语境】本译文没有译出反问句式。从“其”所在的位置看,不可能是代词,它是语气副词。句末有问号, 另外下文的 “吾何为不豫哉” ,都提示我们这是一句反问句。“其”表反问,翻译成“难道”。【学生译
5、文】如今的世界,除了我难道还有谁。【思考】这一句译文已经译出了反问,能拿满分吗?【细节】忽视了语气词“也”的翻译,标点不对。其他示例:(4)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学生译文】筑土工人再度起义,老百姓因为被征用而罢工。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在战争中疲惫不堪。【结合语境】上文“帝问修太乙祠”,而要翻译的句子是董槐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即对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缮房屋的看法,可推断“土工洊起”是“土木工程再度兴起”,译文1 的“起义”无依据。同理,译文2 的“战争”亦不合文意。【联系课内】 丁壮苦
6、军旅,老弱罢转漕。 ( 项羽本纪 ) (罢,通“疲” ,疲惫)(5)吾是以有忧色也。【学生译文】所以我有忧愁的神色。【细节】没有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是以”是宾语前置句,应该翻译为“以是”,即“因此”。(6)民,吾民也。【学生译文】百姓,是我的百姓。【细节】这个同学注意到了判断句的翻译,但却忽视了代词的翻译。“吾”,“我,我们”的意思,但结合语境,董槐是一个臣子而非一个皇帝,那他又怎么会有资格说“我的百姓”呢?应该翻译为“我们”或者“我国”。(7)中济船破,皆游。【学生译文】渡到江中间时,船破了,都游泳。【细节】漏译省略部分。原文应补充为“(氓)皆游”,翻译为“(船上的人)都游泳”。(8)发吾
7、粟振之,胡不可?【学生译文】派发我们的粮食振济他们,为什么不可以?【细节】“振济”应写为“赈济”。在得分点上写错别字,你的翻译就等于做了无用功,这是最不应该的失分。【小结】 文言文的语境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词义句义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课内已经积累的字词, 我们可以根据语境辨清一词多义;对于一些在课本上没有见过的文言实词,更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它的意义。能把关键字词翻译出来,就能得到该拿的分数。同时, 很多同学在翻译时都比较随意,能够直译的地方没有直译,忽视特殊句式, 忽视结构助词、 语气词和代词的翻译,漏译省略部分,写错别字等。今后在翻译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到严谨。从作业的情况可以看到,没拿到
8、该拿的分,丢掉不该丢的分,这正是很多同学分数上不去的关键。联系课内、 结合语境、关注细节,以上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投影】失分的主要原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1. 翻译时没有关注语境,导致关键字词的翻译不准确。解决方法:结合语境,联系课内知识(课文、成语等)2. 翻译时不严谨,不注意细节。解决方法:字字落实,审读译句。(三)练习。下面我们一起完成练习卷的文段(五)(六)。注意老师刚才的提醒。(五)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
9、,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1.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2.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六)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注】黑色。纺:有里子的衣服,即夹衣。禅:读d n 单,没有里子的单衣。1.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2. 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四)课堂
10、小结。在文言文翻译中,我们要注重课内知识的积累,充分结合语境进行翻译。写出句子后,要认真审读,注意细节。翻译口诀通读全篇,领会文意;字字落实,坚持直译;句不离篇,词不离句;关注细节,不可大意。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 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 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 他说: “ 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 “ 为什么
11、不丢掉它呢?” 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 你愚蠢到了极点,糊涂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财干什么呢? ” 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象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译文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
12、 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 没有人理睬。 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 “ 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 去看看我的马, 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 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 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 看了一看, 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说明】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 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 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 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比b 较量高低、
13、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 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 譬喻,摹拟:如。方。兴(x ng )(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 比” 是譬喻; “ 兴” 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 靠近,挨着:(一个挨一个,如“ 皆是 ” )。肩继踵。邻。鳞次栉。 和,亲:顺。 及,等到:及。 比 b动(1) (会意。从二匕 ,匕亦声。甲骨文字形 ,象两人步调一致 ,比肩而行。它与 “ 从”字同形 ,只是方向相反。说文 : “二人为从 ,反从为比。 ” 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比
14、物四骊。 诗 小雅 六月南方有比翼鸟焉 ,不比不飞 ,其名谓之鹣鹣。 尔雅 释鸟危东六星 ,两两相比曰司空。 史记 天官书比其具。 周礼 世妇。注 : “次也。 ”及献比禽。 周礼 田仆子比而同之 ,是乱天下也。 孟子 滕文公上比诸侯之列 ,给贡职如郡县。 战国策 燕策纳比笼中。 聊斋志异 促织(3) 又如:比肩(肩碰肩 ,谓高矮差不多 );比物(排比同类事物 );比集(排比汇集 );比缀(编排连缀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15、 家人失火 ,屋比延烧。 史记 汲黯列传(5) 又如:比户(比家 ,比舍,比屋。 一家挨着一家 ;家家户户 );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compare;contrast 与天地兮比寿 ,与日月兮齐光。 楚辞 涉江(7) 又如:比量(比照 );比类(比照旧例 );比句( gu, 核对检查簿籍 );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 ;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 (8) 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 ,再破 秦军。史记 项羽本纪(9) 比拟 draw an anal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 ,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
16、物 );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 为政立其子 ,不为比 (偏爱)。左传 襄公三年(11) 又如:朋比为奸 ;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 (12) 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 ,无所比数。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 庀” 。具备 possess;have 比乐官 ,展乐器。 周礼 大胥及祭祀 ,比其具。 周礼 世妇以敦比其事业。 荀子 荣辱(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set a time limit for 宰严限追比。 (追征。县令严定期限 ,催促交纳
17、。 )聊斋志异 促织(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 );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 卯簿” 。百姓有欠粮的 ,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 ,如到期不缴 ,拘衙受刑叫 “ 比卯”)编辑本段 词性变化 比 b形(1) 接近;亲近 intimate 使小国事大国 ,大国比小国。 周礼 夏官(2) 又如:比近(亲近 );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 );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 稀” 、“ 疏” 相对) dense 比,密也。 说文其比如栉。 诗 周颂 良耜是与比周。 左传 文公十八年
18、。注 : “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 (5) 和谐 harmonous 声比则应。 班固汉书 比 b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1) 比喻,比方 metaphor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 );比兴(比与兴 );比讽(用“ 比” 的方法讽喻 )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ratio 。如:三与五之比 ,等于五分之三(3) 姓 比 b副(1) 皆,都,同等地 all 再战比胜。 战国策 齐策(2) 又如:比隆(同等
19、兴盛 );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 比投不释。 礼记 投壶间者数年比不登。 汉书 文帝纪比年日蚀。 汉书 张延寿传三人比坐事死。 汉书 公孙贺传地比震动。 汉书 翼奉传比三年日蚀。 汉书 外戚传始至之时 ,岁比不登。 (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4) 近来 lately;recently 臣比在晋也 ,不敢直言。 吕氏春秋 先织澄子亡衣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 不如速与我衣。 昔吾所亡者纺缁也, 今子之衣禅缁也。 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注释】选自
20、吕氏春秋 &S226;淫辞。亡:失去。缁:读z资,黑色。涂:道路。援:拉。舍:放开。纺:有里子的衣服,即夹衣。禅:读 dn 单,没有里子的 单衣。【译文】宋国有个名叫澄子的人,丢失了一件黑衣服,急忙跑到路上寻找。他看见一个妇女穿着一件黑衣服, 就追过去拉住不放, 想要取下人家的那件衣服,嘴里还嚷着:“今天我丢了一件黑衣服。”那位妇女解释说: “你虽然丢了一件黑衣服, 我身上穿的这件黑衣确是我亲手做的啊。”澄子说:“您不如快点把衣服给我! 原来我丢的是件黑 夹袄;而您现在穿的是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心整
21、理欢迎下载单褂。用单褂顶替夹袄,您难道不是占了我的便宜了吗?”【题旨】巧取毫夺,是 强盗逻辑 ,骗子行为。 澄子亡缁衣一、原文宋有澄子者,亡缁衣, 求之凃。见妇人衣缁衣, 援而弗舍, 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诚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襌缁也以襌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二、注释亡缁( z)衣:亡,丢失。缁,黑色的衣服。求之凃( t ):求,寻找。凃,同“途”,道路。衣缁衣:前一个“衣”,动,穿;后一个“衣”,名词,衣服。援而弗舍:援,拉。弗,不纺缁:夹的黑衣服。襌(dn)缁:单的黑衣服。襌,单。当:抵,偿。得:便宜。三、导读这是选自吕氏春秋的一则寓言。寓言中的澄子是一个强横的不讲道理的人。他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 肆无忌惮 的损害别人的利益, 而且公然宣称自己损人利己的行为使被 掠夺者 得到了利益。这是典型的强盗逻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限制150内